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伴随城市整体转型和整合需求,部分早期规划实施的干路已不能满足新的交通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对区域发展和北京亦庄北环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改造设计原则和目标。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标准及道路改造设计方案,为类似城市改扩建工程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致使城市道路路网交通压力剧增,一些早期规划设计的道路条件已难以满足现况城市大交通量通行需求,特别是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路口,拥堵情况更为突出,往往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亟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并制定改善策略。本文以酒仙桥大山子路口疏堵改造工程为例,在对现状拥堵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形路口工程改造方案,并通过实地调研对方案进行效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改造实施后,交叉口交通量增加、通行能力提高,交通组织得以优化完善,路口交通秩序得以提升。验证了该方案有效性,并为该类型交叉口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破解南宁市"快环不快"交通困局,对沿线交通节点进行整治改善十分必要.以快速环路邕武立交改扩建工程为例,对城市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对邕武立交现状、存在的问题、立交功能及交通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立交改造思路,总结了立交方案选择的要点.基于现状和改造后的立交型式分别建立微观仿真模型,对立交改造后效果进行分析.结论为:立交改造后,交通顺畅、连续,改善效果显著.最后总结指出:城市改扩建立交的功能定位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相适应,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从征地拆迁、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比选;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组织,减少改扩建工程对既有道路交通和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空间日益扩张,高速公路被城市路网包围导致城市路网割裂,高速公路入城段改扩建需求越来越多。由于高速公路入城段道路两侧用地条件普遍较为苛刻,使得保通方案的优劣成为改扩建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以上海市S4公路入城段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的研究为例,提出方案制定原则、工程技术标准及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交通预评价,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拓展,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交通需求旺盛,核心区路网结构性缺陷等导致交通需求与道路供给的客观矛盾.通过分析城市核心区内涵,研判城市核心区用地开发特征及典型交通问题,提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策略.以成都市高新南区益州大道地下道路规划设计为案例,制定了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可为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市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化改造为工程案例,探讨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方法.从建设规模论证和建设形式选择两个方面研究了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路设计.采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模型对道路流量进行预测,通过路段通行能力计算得到现状道路条件下未来年高峰期道路服务水平,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在建设形式的选择中,对道路沿线交通条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地面快速路和连续高架快速路两个建设形式方案,从现有建设条件、路网规划、用地规划、交通功能、城市形态影响和总投资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了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城市中心区道路综合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结合道路改造的施工方案及周边路网条件,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判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是否显著。在满足实施条件的前提下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相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安全、有序,有助于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温州市中心城区已建主干路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温瑞大道二期工程为例,通过分析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遵从上位规划和交通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道路改造方案,对改善道路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品质有积极作用,为今后其他城区道路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新三路是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六环二十四射多联”的重要快速路射线,现状为武黄高速公路以高路基形式穿越城市建成区,严重制约区域的融合发展,暨需进行城市快速化改造,实现道路功能的转变。本次研究从道路的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建设条件、交通需求的分析,对建设形式、建设规模进行论证,对总体方案布置、立交及出入口匝道布置、主要立交节点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多方案比选,从交通功能、用地匹配、实施难度、环境景观以及经济合理性等角度充分论证,提出优选方案,为类似“高改快”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伊宁市喀赞其景区周边路网的现状服务水平为基础,以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步行街交通组织的成功经验为参照,以使步行街改造方案与城市路网体系有机融合为目标,提出了伊宁市喀赞其景区胜利街南路步行街近期改造的2个规划方案,并制定出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方案的可实施性、路网承载力、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景区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给出了胜利街南路步行街改造的推荐方案。本文旨在通过对胜利街南路步行街改造的交通组织研究,促成步行街与城市道路系统和谐共生的多元道路系统,并为步行街建设的交通组织方案制定与评价构建相对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淄博市柳泉路改造工程交通组织设计为案例,通过道路断面、沿线交通量、用地规划、周边路网等全面的现状调查分析;采用交通模型对交通量进行科学预测,统筹资源与需求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主线双向八车道(含两条公交专用道),外侧增设慢行一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新建慢行一体等措施,合理分配了路权,保障了公交优先通行权,实现了机非分行,提高了通行能力,改善了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路网快速化工程中,如何改造与利用现状立交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以宁波东环北延快速路项目中的钟包立交为例,通过全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交通功能、实施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路网规划,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共提出4种改造方案,分析论证表明,快速路系统枢纽型互通立交结合地面系统平交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商业中心区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对商业中心区土地利用模式和道路交通特性综合分析,针对中心区道路系统存在的各类交通问题,提出系统性的改善措施。以深圳市东门商业中心区为例,通过对现状问题的调查分析,从规划、工程改造角度提出道路交通改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外扩,交通功能单一的国道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地块规划、现状交通及特性等因素对国道提升改造.以福州闽侯县国道G316线洪塘大桥至旗山大道段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分析,从道路功能、技术标准、断面布设、规划河道、地块衔接等角度阐述了改扩建设计方案,总结分析了国...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城市规模扩大,交通分布调整,片区组团间出行快速增长,需要快速路网支撑。在大同市“两横两纵”快速路系统规划基础上,从交通的系统性、网络性和功能性几方面研究了开源街快速化改造工程方案,确定了工程的技术标准及规模,提出其敷设和布置形式,处理好改造工程与城市路网、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开发的关系,使工程保证了节点交通转换的畅通,具备应有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快速路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鉴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的特殊性,城市互通改造往往比较困难,受控因素多,以九洲高架互通立交的改造方案为例,通过现状分析,梳理控制因素并拟定可行方案.从线形指标、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实施难度等方面对城市互通立交的改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立体交叉改造中,将不同高程上的交叉道路赋予各转向匝道,使之相互连通以实现交通转换,疏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流,是立交改造中的重点工程。以新城立交方案为例,将现状与规划结合,从功能需求、场地控制因素、交通特点等方面浅析新城立交相关转向匝道的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张掖市西、南二环路现状分析,原本规划设计的道路已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交通出行需求,需制定改造原则与目标及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所提方案可为今后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对交通功能的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平交道口改为下穿式立体交叉工程也越来越多。结合山东某沿海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对道路下穿立交中地道桥引道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U型槽主动抗浮方案、渗沟排水方案、疏水消浮方案的分析比选,结合城市用地、水文地质、工程经济、低影响开发等因素,得出本地区改造工程适用的立交引道方案,并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受交通量变化、路网布局更新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许多已建立交面临着改扩建问题,文中提出城市立交改扩建设计方法及评价体系。以某立交改造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城市交通规划布局,通过采取交通预测的方法,确定立交的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总体需求交通功能、线形标准、对现状立交的影响等指标进行比选推荐,并通过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远期交通需求,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