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计划进行扩容改建,将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配套社会客车、出租车、公共巴士、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进行集散与接驳,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面向国际与国内的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针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枢纽综合交通规划方案,阐述了规划背景,介绍了机场枢纽定位及组成,对旅客集散规模进行了分析,并简要阐述了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上海虹桥枢纽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城市对外综合客运枢纽正由以往简单、单一型向大流量、综合型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规划和设计出高效便捷、快速集散的大型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增强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力,同时又不致对城市自身的客运交通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是枢纽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该文力求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以及对该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的综合交通组织的分析,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介绍了枢纽交通配套设施中出租车上下客点规模的确定方法。通过对现场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实际运营中交通枢纽的交通特征及参数,给出枢纽配套设施出租车上下客点规模需求预测方法,为综合交通枢纽陆侧交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北京星火站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对铁路枢纽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策略进行优化。通过对国内外铁路枢纽站案例以及北京星火站周边道路交通现状、交通需求、枢纽配套设施规模等进行分析,从宏观(区域影响范围)、微观(站前核心区)两个层面提出了多方式、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组织设计思路和方案,引导一体化开发,扭转区域交通结构,使公共交通成为北京星火站及其周边地区的主导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5.
大型枢纽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且车流量大,交通设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的交通设施设计是道路系统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系统梳理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基于具体工程案例,总结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总体指导准则,并对智能引导、高架交通标识、地面交通标识以及地道交通标识的核心设计要点进行了提炼阐述,可为大型枢纽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场站设施布局优化方案。随着温州市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黄田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为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远期杭温客专接入和永嘉长途客运站的纳入,原有用地规划和场站设施布局亟需优化。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实现各类交通设施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的规划设计思想和理念,对枢纽站场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提出交通组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述深圳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机场的发展,大型机场的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正向大流量、综合型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规划和设计出高效便捷、快速集散的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力,是枢纽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该文通过对深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提出了对新建或扩建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分类、功能构成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系统介绍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枢纽规划设计理念.重点对枢纽交通需求预测、快速集散系统设计原则、枢纽相关交通设施设计方法和交通组织进行介绍,为国内相关枢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多种交通方式换乘的重要节点,汇集大量人流、车流,同时也刺激带动周边的社会经济活动,形成区域经济聚集区.整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区域的交通需要高效的集输运系统作为支撑.通过对集输运系统组成部分——轨道网和道路网的介绍,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集输运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以昆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在对枢纽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轨道网、外围集输运路网、内部快速集散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及设施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阐述,探讨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集输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市政综合管沟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采用暗挖法施工,其社会、经济、技术和交通效益十分明显,但难度、风险很大。简要介绍成都三环下穿机场高速公路的市政综合管沟的施工方法、措施和施工力学计算情况,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内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换乘需求特点和换乘组织。分析旅客换乘需求,枢纽空间布局,枢纽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原则、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以及枢纽客流引导标识的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系统是一种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复杂性、多方位、立体型的复杂的系统,是城市的交通中心,是现代大都市的核心和灵魂。拟采用系统仿真技术对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进行模拟,结合认知科学、现代智能算法、现代控制理论和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方法、模型和技术应能做到为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布局、枢纽建筑设计、道路交通集疏散设计和管理等提供方案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华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53-56+61+12-13
鄂州花湖机场不但是我国采用第一个获批建设的货运枢纽机场,也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性货运机场。以鄂州花湖机场工程为例,通过定量分析、交通仿真等数字化手段,研究客货机场尤其是货运枢纽机场有别于一般客运机场交通出行的主要特点,从多维度进行方案比选,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客货运输分离,交通流线顺畅,运行效率高,为四型机场的建设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虹桥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包括高速、城际铁路、机场、磁浮、高速巴士等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对集疏运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以虹桥枢纽已有规划成果为基础,系统地对枢纽本体、道路、轨道、公交等各类换乘、集疏运交通需求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对城市综合枢纽的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以南京市浦口区浦泗综合枢纽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研究为例,阐述了城市枢纽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规划的方法和措施。利用工程实践证明,合理规划交通组织方案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减小城市交通的影响、保证工程建设和城市交通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路方式是我国枢纽机场与城市衔接的主要交通方式。枢纽机场衔接公路网的优化,能维持该区域客运交通运输网络高效运转,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我国面临枢纽机场衔接公路网优化理论不完善和经验缺乏的问题。从系统工程角度,分析国内外大型机场地面交通衔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枢纽机场地面交通衔接集聚特征及集疏运机理,探讨枢纽机场衔接影响因素(制约性、结构性、比例性)和衔接公路网优化准则,提出枢纽机场衔接公路网优化的核心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南京南站达到高效便捷、快速集散,提高道路交通对综合枢纽的保障能力,进行道路集疏运系统规划设计是必要的。该文根据南京南站的区位特征和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需求分析,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同向进出、全面对接"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包括快速环线工程、高架联络道工程,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提出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等要求,我国基于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客运枢纽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某市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重点研究枢纽内外交通一体化、交通设施布局、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与衔接、站区主要交通动线组织等,探讨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场北连接线互通设置数量多、互通间距近的现状,提出设置甘夏湾复合式枢纽互通,对区域互通群进行优化;阐述了甘夏湾复合式枢纽互通各方案的交通功能;从交通影响、交织长度、施工难度、工程成本等方面讨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
枢纽型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现阶段国内大型机场均进入新建和扩建高峰期。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具有旅客流量大、出行方式多样、组织流程复杂等特点。如何分析陆侧道路系统;如何组织高效便捷的陆侧道路交通;如何拟定科学合理的道路方案,是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问题。该文通过对首都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根据首都机场航站区规模和总体布局条件,分析航空旅客交通特性,提出了陆侧道路系统分析思路和原则,引申出来的"三主三辅"、"逐级分流"、"复循环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可以为多交通流线、多层面交通衔接转换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可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