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洋  陈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35-37,45,M0006,M0007
总结和分析了预制装配桥梁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养护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成果,在BIM协同管理平台上结合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施工监控等技术提高预制装配桥梁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以提升预制装配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BIM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特点,详细总结桥梁设计的基本特征和难点,从而明确了应用BIM技术对桥梁设计的改造优化。从可行性和施工图两个阶段详细总结了BIM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凸显基于BIM的全寿命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辅助工具,BIM技术已被应用于建筑、桥梁、公路、市政及水利等土木工程领域,使得设计高效、直观,施工便捷,管理简化而系统。阐述与分析近年来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BIM技术在道路基础设施全生命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依托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优化和运营维护4个阶段,应用BIM技术对水下隧道、枢纽互通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综合管控。研究表明,BIM平台有效促进了信息交流,提升了工程要素可视化,保障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为实现基于BIM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信息高效协同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外公路》2021,41(4):131-134
以BIM技术在某特大桥设计阶段的应用为例,提出了BIM模型的构建流程;探讨了BIM技术在景观设计、复杂构件精细化设计、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二维施工图纸创建、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二维码生成和数据接口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并对BIM技术在桥梁全生命周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发平台被运用到工程中,但一般都只是运用到工程的某一个阶段,没有贯穿BIM整个生命周期。该文以BIM全生命周期为核心,覆盖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个阶段,能够促进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传递。初步提出BIM全生命周期意义的公路工程协同管理平台思想,从阶段构架、功能架构和系统架构3个方面详细阐述公路工程协同管理平台,为平台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标准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杜鸣曲  杨科  张婷 《公路》2021,(1):395-398
BIM技术是继CAD之后建筑行业的又一次革命,BIM技术在桥梁施工及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依托京哈高速公路长春至拉林河段改扩建工程,从BIM技术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为桥梁工程施工阶段BIM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倩  刘立基  陈亮  叶艺  钱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72-176,I0018
BIM技术在桥梁大修项目中的应用缺乏典型案例。现基于对BIM技术应用于复杂桥梁大修工程的系统研究,实现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阶段的全寿命周期运用,在创新应用和开发3D扫描、施工监控交互平台等新技术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在桥梁大修改造工程及新建工程中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表明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内的应用能使BIM的实施效果达到最佳,然而目前市政工程领域BIM应用仍然局限于某个阶段层面上的实践,其推广也存在诸多障碍。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市政工程行业BIM发展和应用现状,梳理出现阶段所面临的障碍及相关因素,然后通过DEMATEL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加快市政工程领域BIM技术应用地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桥涵设计与施工主要采用交通运输部及各地发布的桥涵通用图(标准图),创建常规桥型和通用结构的标准化、参数化实体模型是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桥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质量和效率。文中依据桥涵通用图,基于BIM技术,提出标准化桥涵通用图BIM模型及族库的建设思路和流程,在Revit软件平台上研究涵洞主要构件的参数化模型,创建涵洞洞口组成构件和洞身组成构件等构件族库,在统一的模型组织架构中实现涵洞的实体造型。  相似文献   

11.
预制装配化技术将桥梁工程由传统的现浇工法走向建造工业化及绿色化,缩短施工工期,降低交通冲击,减少环境干扰,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安全质量,成为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化桥梁技术要求达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迈向桥梁建设工业化。目前预制装配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已由上部结构部分预制装配,向全桥构件全预制装配化发展,预制节段连接方式为关键技术,并导入BIM技术信息化管理。介绍了预制装配化桥梁技术在上下部结构、附属结构、路基之发展及BIM信息化应用,并以实际案例作为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中依托沪通长江大桥BIM应用实例,结合设计人员在BIM技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介绍了桥梁工程领域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各阶段BIM技术应用的关键点及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广泛,其在桥梁运营阶段的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BIM的概念、技术特点、主流建模平台、标准制定以及近年来其在项目运维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BIM技术在桥梁运维阶段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了BIM在桥梁运维阶段未来可能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半径平曲线网状吊杆拱桥空间关系复杂,仅通过二维图纸进行设计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建立全阶段模型进行三维展示,,辅助设计确定吊杆定位、吊杆间距等重要数据,对多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实现了项目可视化、项目质量提升及数字化交付。展现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及价值,可为同类型桥梁的BIM与设计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BIM技术已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Bentley平台软件相较其他平台在基础设施领域BIM设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对Bentley平台在道路设计中的BIM建模流程、模型校对修改以及BIM模型成果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多层次施工管理和可视化模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问题,希望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有更长远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桥梁快速智能建造问题,基于BENTLEY系列软件及其平台的技术支持,架构桥梁全生命周期BIM系统解决方案。从桥梁BIM三维结构设计与力学计算、施工现场模拟、项目资料管理及施工工作包、参与各方协同工作管理、碰撞检查、4D施工进度模拟和分析、工程算量和成本管理、施工控制和施工监测、竣工图纸管理及数字化移交运营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BIM信息化、物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逐步向桥梁建养一体化和全寿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管养转变.BIM智慧建管养一体化平台是探索计算机仿真虚拟可视化技术,采取基于三维3D桥梁模型的病害及维修档案的记录及管理,强化运营期桥梁各类事件的"可追溯性"和"定位性",注重桥梁从施工至运营建立起全过程结构安全信...  相似文献   

18.
BIM所构建的3D信息模型,可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一个信息流通平台,有着促进沟通便利、降低设计错漏率和提升工程质量的优势,能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通过介绍BIM的典型特征,简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实现;总结了BIM技术工程量造价计算、自动化输出功能;并针对BIM技术道路工程设计建模功能展开讨论,从3D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建模和快速道路整体建模3个方面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PowerCivil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能够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平台在施工全过程的应用逐渐丰富。集成整合平台背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工程建造各个环节当中进行应用,是BIM平台发挥作用的本质。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库,并传递至各个工作流程中发挥作用,是开展BIM平台建设的重点。以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为实例,重点研究BIM平台中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分析如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采集工程数据,并将工程数据库应用于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杜战军  吴继峰  任子健  温庆杰 《公路》2021,66(11):114-119
以某大跨钢桁梁桥的BIM模型建立过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及精细化建模思路,通过对BIM模型的构件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匹配和编码,可用于桥梁施工全过程监控.基于BIM模型信息,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采集终端设备,建立数据服务器和基础数据库,在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整理分析,从而构建BIM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与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归档管理.BIM建模及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为大跨钢桁梁桥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