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蒲铁路立交雨水泵站建于1989年,承担永定门东滨河路下穿铁路桥部分路段的雨水抽升任务。通过分析现况西蒲铁路立交积水原因,总结了下凹式立交雨水泵站及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技术特点,并提出在设计运行中需关注的相关问题。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第一批升级改造的下凹式立交桥排水系统,设计中对桥区低水收集系统及立交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建调蓄池进行削峰调蓄,将整体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由设计重现期P=2 a提高至P=10 a。  相似文献   

2.
以保定市建国路地道桥雨水泵站为例,通过分析地道桥暴雨积水主要成因,合理确定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在原用地不变基础上,将泵站规模由0.83 m3/s提升至3.0 m3/s,同时新增一座1 200 m3初雨调蓄池,共同实现缓解桥区内涝、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并为远期周边区域排水系统的彻底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排水系统末端建设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是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有效途径.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雨水泵站和调蓄池开始采用合建的形式.现以上海市某雨水泵站及调蓄池合建设计为例,分析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形式的选择,详细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及建成后的运行模式.该泵站设计流量22.2 m3/s,调蓄池设计规模11 000 m3,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泵站及调蓄池选用"平铺设置式"方案.针对项目建设用地小、周边环境复杂、景观要求高的特点,将各构筑物同基坑进行集约化布置,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建设一座花园型、海绵型泵站,并结合水力模型、BIM等新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此案例可为其他雨水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蕰藻浜泵站出现的非紧急状况下的放江现象开展研究。基于泵站及调蓄处理池现有设施设备、运行模式、运行记录的分析,发现调蓄池重力放空模式下,无法完全排空、放空速度缓慢是重要原因;并提出增设放空泵的工程性措施及相应的管理性措施,为保护受纳水体蕰藻浜水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心城区的合流制强排系统雨天放江,已成为上海城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设置调蓄池可以减少排入黄浦江的污染物总量,减轻对黄浦江的污染。该文介绍了调蓄池在大定海低标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中的作用、设置形式、调蓄容积计算、运行模式和防沉砂设计。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应用较多,特别是在城市繁华地段的工程建设中,用地紧张,地面景观要求也相对较高,这种泵站就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作为雨水排涝泵站,修建调蓄池是提高其排涝标准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运行时,可以根据降雨量调整泵站的排水量,避免泵站的集中流量对其下游排水系统的冲击,体现了“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利用泵站集水池和调蓄池的水位关系来进行径流分配设施的设计、调蓄池空间的综合利用,是一体化雨水泵站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为例,系统性地讨论了在受限空间下,泵站及调蓄池的合建方案以及管网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设空间,在泵站用地仅《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建议值60%左右的情况下完成了雨污水泵房的布置,并通过纵向空间的利用,进一步实现了泵站与初雨调蓄池的合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盾构法作为合流干管的施工工艺,较传统顶管法在主干道路上减少了50%的施工井数量,减轻了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立交桥暴雨积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交桥及其周围地形特殊,雨天较易发生积水,一旦积水则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积水成因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文中以SWMM为基础,将立交桥排水系统概化为排水管网,易积水地段概化为蓄水池,对北京市万泉河立交桥的暴雨积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频率降雨、排水控制条件下路面积水和排水情况,给出桥体附近各个积水点的积水深和积水历时,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该研究可作为城区暴雨积水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以供防汛和交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蓄池能提高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最大限度地削减河流入湖污染负荷。该文在分析调蓄池的工作原理及不同调蓄类型组合技术基础之上,讨论调蓄池的功能应用、调蓄池的设计及优化,主要包括调蓄池容积设计、调蓄池冲洗方式的设计及调蓄池优化设计研究进展,突出了调蓄池在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提标调蓄设施布局方法,选择了排水特点各异的三个排水系统,研究调蓄设施布局的一般规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提标调蓄设施的布局主要取决于排水系统的积水位置,将调蓄设施设置于积水位置上游处可获得良好的积水削减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积水削减潜力为准的调蓄设施布局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调蓄设施布局规划设计方法,为提标调蓄设...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城市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厦门成功大道下穿立交排水设计中,通过设计优化,将调蓄池与泵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工作,面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放江水质差的问题,上海规划新建设一批初雨调蓄池。泵站及调蓄池的设计应在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充分对调蓄池内雨水处理和回用、最大程度综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思考。以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全地下排水泵站及初雨调蓄池为例,通过泵站海绵化改造、调蓄雨水就地处理、回水全面利用(喷泉景观补水、绿化浇灌、道路清洁)、景观提升开放等全方位改造,探索城市排水系统末端设施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技术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水系统雨天溢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已日益受到关注。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技术是控制面源污染、削减污染负荷的一项关键技术。建设调蓄池以减少排江污染负荷是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该文介绍了调蓄池的原理和作用,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分析阐述了调蓄池的计算方法,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并可总结推广应用于上海及其他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物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发挥排水设施的防汛减灾效益,运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科学评估了上海中心城区分流制系统长桥区域排水系统的防汛安全现状调控方案。通过分析1 a一遇、2 a一遇和3 a一遇设计降雨时该地区积水点的积水面积、积水深度、退水时间,结合降雨过程强度、泵站运行等相关要素,提出该地区排水系统优化方案,并模拟分析优化调控后的防汛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初期雨水对河道污染问题的重视,通过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是有效解决初雨污染河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大部分末端调蓄池通常存在着结构深度深,调蓄量大、养护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由于初雨调蓄池排空后,必须及时对调蓄池底部沉泥清理,现常用的清理方式是设置自动冲洗装置、智能冲洗装置等。最终冲洗水通过放空泵提升后直接排入下游污水管网。现以上海市七宝镇九星雨污水泵站及合建初期雨水调蓄池工程的设计为例,简单叙述九星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方案及调蓄池运行方式,分析现有调蓄池常规冲洗方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广渠门桥为例分析了桥梁积水问题的成因,并结合长沙五一路立交桥的情况进一步深入论证了桥梁积水问题,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定的改造建议.本文从积水扇面的角度分析广渠门桥积水原因.广渠门桥因周边各处道路坡度不同、桥体周边地势高、沿路排水设施不发挥效用等原因导致其积水扇面巨大,很容易使水流汇聚到桥下.在暴雨时导致其承受着周边250 m范围的雨水,使桥下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在改造措施中,选用橡胶条导水法和圆弧挡水墙,一方面通过分流引导增加沿路各排水井的有效使用,一方面通过拦截方法阻止水流流向广渠门桥.2种方法均造价低廉、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设施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借鉴国外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以上海为例,分析上海市的降雨特征,并提出上海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设施的池容计算的经验公式法和基于水力模型的调蓄容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旧公铁立交桥下不能将地下水顺利排到泵站等问题,介绍了增设U形槽封闭地下水后排明水的维修改造方法,通过计算验证了U形槽结构的厚度、排水系统泄水的合理性,分析了施工注意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维修改造方法既能减少投资,又能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带来方便,同时节约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简易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如城市副中心因地区功能定位的提高,局部区域的暴雨重现期由P=1 a提高到P=3 a,导致已建排水系统中部分排水设施无法满足设计标准,雨水管道须翻排,雨水泵站须扩容。设置雨水调蓄池可在减少已建排水设施改建工程量的基础上,提高已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该文以真如城市副中心增设雨水调蓄池方案为例,使用目前几种较为常用的调蓄池容积简易计算方法确定调蓄池的容积,分析影响雨水调蓄池容积的因素,为类似工程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和近期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城区远期雨污分流后以分流制为主.为了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调蓄池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以武汉老城区CB小流域为例,对武汉城区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武汉城区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推导出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与溢流外排量之间的关系,并参考远期控制径流污染所需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进而得到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池的推荐有效容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