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地下道路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多,不同规模、类型的地下道路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其规划设计标准、交通组织以及关键指标选择需要针对每种类型具体考虑。为解决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分类的不足,系统地从不同角度提出城市地下道路分类,旨在为未来城市地下道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完善以及为不同类型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机动车保有量也迅猛增长,交通出行更加困难,堵车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疾,而交通问题又引发了诸如震动、噪声、污染等次生问题,这些问题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加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进行地下道路的建设,地下道路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相对于地铁,地下道路具有施工难度低,工艺相对简单,造价低的特点,而且地下道路设置灵活,即可设置单一的地下立交,也可设置较长的过境通道或地下直径线.对多点进出的地下道路设计特点的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述城市地下道路的特点及城市地下道路发展趋势,阐述了不同地下道路成功建设案例,分析了杭州市地下道路建设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杭州今后地下道路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扩容越来越普遍,在改扩建道路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要求将市政管线收集起来,统一纳入综合管沟方便管理。该文介绍了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地下管线的情况下大尺度埋深综合管沟的设计实例,为改建道路的同时进行综合管沟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城市地下道路的开发利用,即城市隧道、地下立交、地铁、地下街、地下车库等设施的建设,结合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泰达CB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及天津市区的其它地下道路的设计实例,对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地下道路的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城市地下道路建设悄然兴起的背景下,以上海市北横通道为例,对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规划建设目的和设计要点进行剖析,并从需求引导、形式选择和谨慎决策等方面对地下道路建设提出相关策略及建议,为国内城市理性认识立体化交通扩容,择优发展集约化道路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线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分析和应对管线建设的问题尤为重要。就管线工程引起的道路反复开挖这个社会反响最大的问题,从管线规划和建设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修建城市地下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法中极其有效的一种措施,但是由于城市地下道路的规划建设往往滞后于城市的地面建设,导致地下道路匝道出入口的位置选择十分困难,改造建设成本高昂,并且压缩了有限的地面道路资源,给地面交通带来不便。为此,研究了目前城市地下道路匝道出入口设置现状,并对比埃文·马斯克的"电梯式"地下道路匝道出入口,提出一种新型地下道路匝道出入口设置方案——城市地下道路智能控制潮汐匝道。该方案可以根据交通流监控数据智能控制城市地下道路匝道出入口的开闭。通过对该方案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推荐设计参数、升降坡道安全性验证、成本计算以及通行效率进行可行性分析,证明城市地下道路智能控制潮汐匝道出入口具有成本低、位置选择灵活、匝道通行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结合地下道路的建设经验,对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进行总结,探析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经验,以期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频繁出现,为防止周边地面雨水等汇入倒灌地下道路造成损失,城市地下道路的排水驼峰设置越来越受瞩目。本文合地下道路建设经验,分析排水驼峰的设计要点,总结设置排水驼峰后与周边衔接细节,同时若因纵断面布置限制,驼峰高程难以达到要求时,提出地下通道排水应考虑的其他措施,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地下道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城市地下道路运营管控和安全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智慧化工具,新技术和新手段可以更好地赋能智慧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通过分析常规地下道路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现状和技术架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套新一代城市地下道路综合管控平台架构,旨在有效地推动地下道路运营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柳州市古灵大道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时,为实现工业设计城与湿地公园绿色、生态的融合,同时释放地面空间,提升区域的整体景观,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建设经验,提出了采用全暗埋结构地下道路的工程方案。该工程探讨的内容可为类似跨越公园、水体等景观要求高的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道路越来越多的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全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本文以日照市海曲路地道为例,着重讨论长距离地下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抗浮措施以及抗浮措施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道路适应城市交通立体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区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建设过程中,受地下空间复杂性、控制因素多样性的影响,其总体方案设计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过程.以武汉谌家矶大道地下道路总体方案设计为例,分析了地下道路建设的控制因素,并从隧道工法分析、横断面方案比选、纵断面方案设计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地...  相似文献   

16.
围绕城市发展的CBD中心区域,分析城市开发的定位,结合片区地块开发强度及相关配建指标、城市定位等进行分析,明确城市CBD中心的地下道路系统定位、路网结构及车行流量需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地面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CBD中心地下道路系统骨架,结合地下空间实行三维立体开发、功能复合化的地下综合体,打造融合交通、商业、公共服务、停车、绿色市政的复合型地下城市CBD中心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各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地下工程的不可逆性,在工程前期研究阶段对施工工法的比选论证通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明挖和盾构是常见的两种工法,在城市地下道路中均有广泛应用,经常用于工法对比分析。文章首先对城市地下道路在规划阶段进行工法选取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然后对两种工法在实施及运营阶段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通过两项工程实例的介绍,阐述了实际工作中工法比选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对几个关键点继续研究和探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的类型及特点,总结了开展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目前建设众多的地下隧道,从道路线形、横断面和安保设施三个方面浅析了地下道路的总体设计要点。特别是路线设计中需要验算平曲线和竖曲线行车视距,对直线段长度和出入洞口设计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自身的规划特点,吸取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为同类项目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项目隧道从城市综合体群穿越,与多个既有项目衔接,通过统筹规划,与多个项目组合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地下空间,并通过地库专用道连接地块与地下车库,能够发挥城市地下道路的综合交通功能。并对多交叉界面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施工重难点进行总结,调整基坑之间的位置,协调基坑开挖和拆撑时序,最终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