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余俊俏 《车时代》2021,(1):213-214
现在钻井作业时需要施工机械设备辅助生产,如江汉钻井属水网地带,井队的搬迁和安装都离不开施工机械的施工,同时钻井施工现场又属有限空间作业,很多井场的辅助生产都离不开施工机械设备,因此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是钻井工程项目的最低要求,其中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针对施工机械设备在钻井作业中的安全防范与管理这一话题,首先分析了影响设备安全的影响因素,又根据这些因素中的可控部分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以希望在钻井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保证钻井项目工程安全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的涂装工业有了较快地发展。但由于涂装作业涉及到多种危险有害因素;涂装设备存在一定危险环节,涂装工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具体分析了我国涂装行业的清洁作业和安全生产令人担忧的形势,论述了涂装的清洁作业和安全生产是涂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亟待治理;同时指出了推行清洁作业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交织区车道变换的关键特征,立足交通流的个体车辆,从二维空间提出了车辆安全运行空间的概念;通过对纵向、侧向基本安全间距和充分安全间距的量化,划分了交织区车辆运行安全的五个等级;对比不同运行状态车辆所占运行空间的大小,确定了车辆的危险度赋值;基于此建立了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模型,明确交织区的交通安全状况为安全、临界危险、危险、非常危险和极度危险五种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工人在作业空间窄、管理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隧道中进行安全、优质、高效的施工,及时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掌握工人的出勤情况,依托高精度定位系统对工人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文中以张吉怀(张家界—吉首—怀化)铁路隧道(凤凰段)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超宽带(UWB)的隧道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在白车身焊装门盖区域应用的包边模具换模小车,适用于包边模具下线运输过程中转运空间有限、作业通道狭窄的情况,在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增加车间的空间利用率以及降低人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许多客车生产厂家车身骨架拼装架都是平铺在车间内,这要占据很大的生产空间,如果生产的车型品种多,再加之要不断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相应地所需车身骨架拼装架就要有所增加,如果在有限生产空间内进行生产,那么生产车间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这对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都很不利。如何在有限的生产空间内,发挥车身拼装架的最大经济效益和提高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是许多客车生产厂家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何伟  王百泉 《隧道建设》2015,35(9):891-896
为了解决盾构在城市环境中长距离掘进时刀盘修复难题,结合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的成功经验,阐述带压动火的整体思路,介绍带压动火作业的现场实施情况,分析在焊接过程中保障作业空间安全、气体环境的防爆安全、人员健康和作业可控的技术要求,研究高压焊接技术涉及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等系列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石化企业得到了快速进步与发展。石化企业作业过程中面临着易爆易燃、高压高温等危险,为了减少人员受伤就需要重视对自动化系统的利用,要确保自动化系统足够稳定和可靠。在保障了以上条件满足以后,才能够确保石化作业安全与顺利。石化企业一定要充分考虑电气仪表的安全供电系统合理性使用,深入研究,以便减少电气仪表供电负荷、供电风险。创造最大化效益。  相似文献   

9.
1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涵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是指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车辆安全。人身安全是指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员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安全和车辆安全是指消除损坏设施设备、维修车辆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障维修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汽车维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维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10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29号,简称:《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10章79条,分为总则,危险货物托运,例外数量与有限数量危险货物运输的特别规定,危险货物承运,危险货物装卸,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及罐式车辆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而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类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工作、工程建设过程等,都涉及到临时用电作业,如切割、焊接、打磨等等。在石油化工工况下的临时用电作业,如果用电设备、安全措施稍有疏漏,都可能引发人身伤亡(触电)、着火爆炸事故。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杜绝临时用电作业引发各类事故,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是企业临时用电管理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66(10):278-282
六安站改造工程新建旅客地道位于铁路正线下方,为确保正线运营,地道开挖采用便梁+明挖方式施工。深基坑开挖深度8m,针对不同环境条件采用不同设计方案,针对地道封头端紧邻运营线路的特点,采用支护桩+锚索支护的设计方案。正线下方作业空间有限,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护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对支护桩顶部位移、锚索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深基坑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其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油气是重要的能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气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油气资源开发。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如果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文对油气开采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察、完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置机制等对策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工程车辆的作业环境恶劣危险,并行于车载控制系统的一套遥控系统,能让操作人员相对自由地选择安全位置和环境对车辆动作进行遥控操作。本研究基于英飞凌MCU进行了输入输出接口、CAN通信、串口通信等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实现了并行于工程车辆车载控制系统的遥控功能,能降低工程车辆操作风险,改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未进入塑性状态的危险区域无法得到有效划分的问题,引入屈服接近度概念对基坑工程进行区域安全度评价。基于fish语言编译求解程序,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求解,并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差分法所求得的塑性区分布及岩土体竖向位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基于屈服接近度概念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区域的安全状态进行计算,得到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屈服接近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YAI方法可对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进行有效的表达,并在其基础上求解非塑性区的屈服接近度,能有效实现对基坑危险区域的划分,并为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北车站为多项交通运输工具共构连结的交会中心,并且与地下街、百货商场相连通,成为一个融合新旧结构、空间的站体。然为了满足转乘旅客与周边商场连通之需求,场站内部动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将酿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引发社会负面舆论与批判,影响国际形象。因此,基于共构空间之实际应变作业情境需求,本研究透由台北车站共构空间之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检讨以及火害分析、烟控模拟及人员避难安全分析结果,对比定轨系统场站设计的世界性基准NFPA 130,进一步说明台北车站此一共构场站其防灾应变管理作业现况不符合火灾境况及安全目标需求的原因,以作为未来类似空间设计之借镜。本研究并就人流避难、空间安全设计、消防抢救及应变作为等不同层面,提出既存场站及新建场站安全应有之作为。  相似文献   

17.
涂装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大都为涂料及溶剂所引起的火灾、爆炸和中毒现象。涂料大都为易燃性液体,其危险范围因涂料的种类、使用量、使用场所等条件而异。如用易燃性的涂料或溶剂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危险性就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依托某地铁区间盾构机分体始发工艺,对盾构分体始发技术进行研究.由于该区间始发空间狭小,只能选择四次分体始发工艺展开盾构施工.工作井作为该区间盾构施工的唯一始发井,设计长度为18 m,且邻近山体,作业空间有限,场地无法满足常规盾构整体始发条件要求,需采取分体始发工艺.通过实践证明,盾构分体始发技术可以解决"小净空、上软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客车具有舒适性和豪华性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有油路、气路、电路、空调系统(冷暖)及车载视听系统等。由于机械因素、设计上的不合理和人为因素等引发火灾,对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保证客车的安全运行,正确地认识客车火灾发生的机理,火灾的预防和改正措施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以前家用汽车很少的年代,汽车多停放在相对宽敞的院子里或者放在车库中,安全停车并不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现在则不同了,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遍布于大中城市的居民小区。怎样在小区有限的公共空间内安全停车,成了每个车主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