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污水管道紧急状况时的压力,在管道沿线临河处设置溢流井,必要时向河道溢流污水。在溢流井内部设置溢流堰,运用适当的薄壁堰和满管流水力计算公式,基于河流水文资料和管道流量试算堰高和紧急水位。将紧急水位绘制成线可分析管道紧急状态下沿线各检查井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中外公路》2021,41(2):41-48
为研究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对建设期碳排放的影响,该文基于碳排放因子法,结合路面工程相关定额,建立沥青路面碳排放二级评价模型,选定3种典型路面结构方案,分析各路面结构中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路面施工3个阶段建设期整体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结构对各阶段建设期整体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其中原材料生产阶段是建设期碳排放主体,原材料生产与运输碳排放与路面结构层厚度呈正相关,沥青层厚度是路面施工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期3个阶段中,主要碳排放过程分别为水泥生产、集料运输、混合料拌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一个完整隧道施工循环的气温变化规律,以红河州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在建高地温隧道-尼格隧道为研究对象。该隧道为高岩温与高水温并存的在建深埋特长隧道,最高水温达63.4℃,最高岩温达88.8℃。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气温监测装置,共实测了5个完整施工循环共计约2 200个气温值,连续测试时长达74 h,并对实测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掌子面区域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下降阶段(第1阶段),骤升阶段(第2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第3阶段),缓降阶段(第4阶段)。其中爆破及新鲜围岩散热(对应于第2阶段,第3阶段)对隧道施工区域的气温贡献最大。第1阶段对应于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随时间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下降率约6%~8%;第2阶段对应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在短时间内气温出现骤升,上升率为10%~12%,但持续时间短,出现一定的骤降;第3阶段为爆破后的围岩散热,气温出现快速上升,上升率约为4%~5%,用Boltzmann函数能比较准确地描述第2、第3阶段的气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第4阶段对应于排险、出渣施工环节,气温值变化较为复杂,整体呈现线性缓降趋势,下降率约1%~2%,受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建立了施工过程4个阶段的气温随时间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以某市护城河上所修建的溢流堰为例,实地观测其复氧效果。并长期监测位于坝体上部与坝体下部的1#、2#观测点,定期测量DO、SS、COD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河段上的溢流坝能增加了水体下游的溶解氧,最大可增加1.31mg/L在夏季和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SS、COD指标。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5)
为了掌握冷拌再生混合料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规律,将其建设周期划分为原材料生产、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5个阶段,依据IPCC定义了碳排放评价量化指标(当量CO_2),建立了基于碳排放因子的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碳排放模型。以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作对比,全面计算分析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能耗与碳排放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别降低了56%和50%。其中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原材料生产阶段能耗与排放最大,占整个过程的62.1%和67.2%;施工阶段次之,占15.8%和13.2%。研究成果对于冷拌再生沥青路面建设中各阶段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混合梁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效应是影响桥梁内力、线形乃至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应用Midas Civil对其施工阶段的相关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了钢主梁拼装阶段日照温度梯度对钢主梁、钢主塔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和规律;钢主梁铺装层高温养护阶段时温度效应对钢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和规律。研究成果表明:钢主梁拼装阶段日照温度梯度对主梁线形和主塔应力影响显著,桥面铺装高温养护对混合主梁的受力不利;在进行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并采取措施避免或缓解施工阶段温度效应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为完善相关规范条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湘高速公路湘江特大桥主桥为(115+195+11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该桥58号、59号主墩承台采用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为使围堰结构合理、施工安全,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桥58号、59号主墩承台围堰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对围堰结构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围堰封底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强度并进行堰内抽水时为最不利工况;增大环板厚度使围堰结构受力明显减小;围堰夹壁内填充混凝土较填充水可有效减少结构的最大应力和变形、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围堰最可能的失效模式为钢围堰连同封底混凝土一起上浮,增加封底混凝土与桩护筒间的握裹力(采取围堰压重、堰壁内灌水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围堰抗浮稳定性。实践证明优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5)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高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为确定其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及影响阶段,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展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其生命周期范围为建材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拆除阶段及垃圾处理阶段,完成了生命周期的LCA建模分析,得到项目数据清单;以ADP、AP、EP、GWP、HTP、POCP为评价类别,应用CMLCA软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是运行阶段,贡献率为88.88%,其次是准备阶段,贡献率为8.50%;(2)ADP、AP、EP、GWP、HTP、POCP影响主要集中在运行阶段,贡献率均超过80%;(3)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是HTP和ADP,贡献率分别为47.02%、36.05%。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建隧道群下穿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董奉山既有隧道工程,运用三维有限元研究新建隧道群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别从爆破和静力施工阶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的开挖进尺控制在1.5 m,最大允许装药量控制在7.54 kg,爆破震速可控制在3 cm/s以内,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爆破震速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既有隧道的最大变形为2.9 mm,围岩主应力的前后变化值为1.50%以内,衬砌应力的最大应力变化值为4.17%,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影响不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施工期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普和金沙江特大桥主桥基础施工为例,探讨在深水中河床覆盖层薄或裸露基岩的地质条件下,采用将自浮首节钢围堰整体下水,并在承台施工位置再接高的"先堰后桩"施工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河床覆盖层薄或裸露基岩的地质条件下采用"先堰后桩"方法进行水下桩基、承台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文中结合武汉地铁某区间隧道工程分析盾构隧道下穿加油站储油罐的施工阶段风险和运营阶段风险,从盾构掘进参数选定、土层改良、土层损失率控制等方面制定施工阶段风险控制措施。运营阶段风险分析过程中,利用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2种手段分别计算加油站爆炸引起土层的冲击荷载,取两者的较大值计算爆炸工况下结构的轴力和弯矩,得出爆炸工况下轴力和弯矩的最大影响因子为0.88,结构仍处于安全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建设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通过分析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来源,结合IPCC及CLCD数据库等资料提供的碳排放因子,采用LCA构建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典型路面结构方案得出原材料生产、场外拌和、运输和现场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及特征规律。结果表明: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高,占总排放量的47.52%;混合料拌和阶段次之,占总排放量的44.71%,节能减排措施以采用清洁燃料,提高施工机具生产效率为主。水稳基层/底基层铺筑过程中,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同样为原材料生产阶段,高达总量的90%,节能减排措施以选用低碳水泥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指导PC系杆拱桥的施工,对该类桥梁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及临时横撑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江苏省新建省道336公路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对3个施工控制阶段结构的稳定性及临时横撑设置与否、设置位置及形式对暂态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施工阶段具有较好的稳定安全系数;施工阶段的吊杆张拉对全桥的稳定性有负影响;对称设置临时横撑时,同类型横撑设置在1/4跨径处效果最为明显;在相同位置设置X形临时横撑对结构稳定性贡献最大;横撑的间距和形式选择还需综合考虑桥梁美学、经济性及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双碳”目标下,路基排水沟机械化施工不仅需要考虑施工功效和经济性问题,也应考虑碳排放问题。该文以勐绿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从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及建造3个阶段建立路基排水沟碳排放量与投资成本计算方法。引入碳交易的概念平衡碳排放量与投资成本,基于等效碳排放量实现路基排水沟传统支模法与液压动力式滑模法两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以路基排水沟上边长、浇筑厚度、建材运距与建造长度4个关键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比较两种方案的等效碳排放量,并分析因素的影响敏感性。研究表明:浇筑厚度与建造长度对两种施工方案的等效碳排放量影响均较大。建材生产阶段等效碳排放量对传统支模法的贡献率最大,建材生产与建造阶段等效碳排放量对液压动力式滑模法的贡献率较大。液压动力式滑模法的等效碳排放量优于传统支模法,其施工全阶段的减碳率为85.58%,且3个阶段的等效碳排放量均少于传统支模法,其中建材生产阶段与建材运输阶段的减碳率较高,分别为91.92%和85.06%,因此路基排水沟施工推荐选择液压动力式滑模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简支变连续T梁桥施工全过程应力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合贵阳摆拢大桥,对其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桥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变化。各阶段理论值和监测值较为吻合,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均表明:预应力是施工过程应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负弯矩区预应力的张拉对跨中应力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湿接缝处顶底板应力将在负弯矩束张拉后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6.
对低坝枢纽中常用的实用堰的堰流公式进行了计算误差分析,结合大源渡枢纽理论计算及模型试验的汇洪能力情况,得出当相对淹没度hs/Ho〉0.85时,理论计算泄洪能力可能产生较大误差,需要配合模型试验才能较准确地确定枢纽泄洪能力的结论,从而为低坝枢纽闸纽闸孔数或溢流宽度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近接地铁隧道高层建筑施工对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重庆市某近接地铁隧道高层建筑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中采用的施工工序与实际工程一致,着重分析高层建筑施工各个阶段围岩变形,衬砌位移、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修建对左线隧道影响显著大于右线隧道;隧道衬砌最大变形出现在基坑开挖阶段,最大水平、竖向位移分别为1.45、3.64 mm;由于建筑物与隧道斜交,左、右线隧道最大位移出现断面有所不同,但均出现在距模型正面40~60 m范围内;衬砌内力随建筑物施工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基坑开挖阶段左隧道衬砌内力较隧道开挖完成时降低了15.5%。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陕西省首座主跨150m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堰吉河大桥施工监控的全过程,重点讨论了其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现场实测、参数识别、过程控制与纠偏等,此外还给出了堰吉河特大桥施工监控所取得的有关成果及运营跟踪观测与实施效果后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外公路》2021,41(3):146-150
南沙港铁路洪奇沥特大桥为主跨360 m的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柔性拱结构,全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顺序,主梁采用桥面吊机进行悬臂拼装施工,通过顶落主梁各支点和纵移主梁的方式消除合龙口几何位置偏差。为保证主梁顺利合龙,使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并且考虑了温度和桥面吊机等施工临时荷载,确定了最佳的合龙方案。计算了顶落梁值、温度及桥面吊机站位等参数对合龙口线形的影响因子,便于实际施工中对合龙口进行微调。验算了各施工阶段主梁应力值与刚度,均满足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顶落主梁各支点和纵移主梁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钢桁梁的高精度无应力合龙,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过饱和交叉口的交通溢流现象,研究了一种基于优先度规则的交叉口反溢流动态控制方法.依据溢流交叉口上下游相邻路段的排队情况和上下游相邻交叉口的信号灯状况,提出溢流交叉口各流向的需求性系数和可行性系数,综合考虑需求性系数和可行性系数确定相位优先度,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避免经验选取权重的主观性,并采用模糊理论对周期时长进行确定.以NEMA双环结构为基础制定优先度规则,以此确定动态相位组合及相序排列.以北京市平乐园交叉口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反溢流动态控制的仿真结果相比定时控制,平均排队长度降低21.73%,平均排队时间下降10.12%,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缓解交通溢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