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模型试验中采用水平推力模拟路基边坡支挡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开展了数值模拟及现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在边坡原型的滑坡推力作用下与在模型中的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规律相同,内力大小差别在4%以内,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灾区道路的路基边坡的震害调查,分析灾区公路路基边坡及支挡结构典型震害特征,指出边坡破坏与地震断裂带、岩性等的关系;比较了路基边坡有无支挡结构的震害表现形式,并对灾后道路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中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公路、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的典型破坏形式和相关总结、探讨,对传统的路基支挡结构物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及受力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成果,探索、改进和提出一些抗震性能优越、经济合理而又适宜高烈度地震区应用的新型结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清洪 《路基工程》2009,(3):163-165
通过渝怀铁路不同形态岩溶路基处治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分析岩溶特性对路基及支挡结构物的影响是决定处治效果的关键,应重视对岩溶水的疏排及倾斜溶洞或溶槽的支挡处治。  相似文献   

5.
山区公路路基新型支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受路线线形、路基稳定性和地形地质条件等影响,在陡坡路堤、沿河路堤、地形、地物受限制等路段,需要设置支挡工程。山区公路支挡结构物的形式多样,支挡结构设计和施工主要面临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沿河修筑冲刷严重、施工强度大、建筑材料缺乏或价格较高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钢管桩是路基支挡中最常用最便捷的材料,钢花管是对普通钢管桩的优化,使得注浆后的浆液能够渗透到路基土中,从而使得浆液与路基胶结,稳固路基边坡。本文介绍了钢花管的基本制作工艺、钢花管注浆支护加固的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事项。从施工效果上看,路基支挡效果良好,施工便捷,能有效稳定已失稳的边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斜插式桩板墙是支挡结构与景观绿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道路边坡支挡形式,目前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由于该结构允许墙背土体主动变形,墙背不完全垂直、光滑及墙背地下水可自由渗透等方面与传统直挡板桩板墙相比具有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挡墙墙背土压力的发挥。为此,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斜插式桩板墙与传统直挡板桩板墙在土压力分布模式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地区的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以夏秋季节大气作用下的降雨—蒸发作用对路基湿度场、温度场以及变形的循环作用机理为研究目的,采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人工填筑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详实展开了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路基土体含水率、温度、孔隙水压力以及变形的动态响应规律和稳定性研究;并对不同大气作用下,路基土体湿度场、温度场以及横向变形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非饱和黄土路基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对应着一个临界入渗强度,路基边坡的表层土体含水率的变化比较明显,中雨对路基土体湿度变化的影响深度最大,路基不同位置土体含水率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非饱和黄土路基中水分的入渗速度要大于蒸发速度。  相似文献   

9.
为防范高等级公路营运期间路基边坡滑坡风险,本文立足于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依托某高速公路路基失稳事件实例,结合现场勘察检测数据和数学仿真计算,得出路基边坡滑坡发生率为21%、安全系数为1.04;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分别从滑体上中下部三个角度提出了对应的三类路基边坡滑坡治理方案;综合对比治理后滑坡发生发生率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优选出最佳的坡面锚索框架梁支护结合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挡综合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后的路基边坡效果进行评价。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公路路基边坡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治理提供完善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GEO-SLOPE软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块SLOPE/W,针对高陡路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措施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表明,采用桩基托梁挡土墙支挡结构能有效地提高高陡路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下水上升和边坡渗水导致的路基不均匀变形问题,设计了室内路基模型试验,模拟地下水和边坡渗水对路基湿度场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部补水和边坡洒水的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地下水和边坡渗水对路基的影响;当路基底部水源充足时,路基含水率随补水时间的增长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密实度逐渐下降,其中边坡变化最为明显,路基左部次之,路基中部最小;边坡水分入渗时,路基水分迁移是以横向为主,密实度以边坡变化最为明显,路基左部次之,路基中部最小。  相似文献   

12.
常见辰 《路基工程》2010,(4):252-254
植物防护是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通过野外观察与室内试验,就大气降雨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边坡坡面植被护坡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了边坡植被的多种作用,并对路基边坡植物防护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公路路基边坡植物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公路路基边坡滑坡为实例,对存在多层滑动面的大型中层滑坡采用深层位移监测手段等勘察方法,准确获取了滑动面位置,为此类勘察及治理难度较大滑坡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运用分段治理的主要思路,主要采用了抬高路基反压、路基右侧设置支挡、滑坡中部采用抗滑桩支挡、加强地表及滑坡体内排水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做到了合理节约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资料及现场调查,明确某挖方边坡为煤系地层挖方边坡。进一步地质钻探及室内试验后,揭露覆盖层及强风化层厚度,并提出边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据此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获得边坡下滑力,确定合理的边坡支挡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含泥岩夹层顺层白云岩边坡的变形特征、稳定性及支挡防护,以某路堑边坡为例,基于midas 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观测分析边坡开挖及支挡防护后的坡体变形特征、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抗滑桩受力特性,以及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状态。结果表明,研究边坡开挖至路基标高后,泥岩夹层出露,其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稳定性系数为0.92,边坡不稳定,需做进一步支挡;边坡开挖后预应力锚索在坡体表面发生应力集中,且产生了良好的反向约束力,改善了坡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坡脚施加抗滑桩后与预应力锚索共同约束坡体,防止其沿泥岩夹层滑动,起到了良好的阻隔作用,且二者相结合后固脚强腰效果良好,确保了边坡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经长期观测,边坡采用抗滑桩+框架锚索等多种结构综合治理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建模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平台下, 以Visual C 为工具,进行了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综合设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对系统的模型实体类和窗口界面类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将该系统应用到了实体示范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公路路基的防护和加固技术。公路路基防护以原边坡坡面和有关防护结构体的稳定为前提,施工前必须检查验收,严禁对失稳的土体进行防护。路基的防护和加固工程可分为边坡坡面的防护,沿河、滨海路堤的防护和路基支挡工程三类。路基加固或支挡工程除要求自身坚固稳定外,施工前还必须查明和核实前期工程的条件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的岩土力学问题,对其现场监测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工程实际,在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列举国道213线映秀至都江堰段特殊路基(路基下支挡及上边坡)震害现象,初步研究分析震害主要破坏机理,由此提出了保通处治措施及安全措施,及该路段仍存在的问题和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托贵州省某高速公路陡坡填方路堤滑坡治理工程,对已竣工路肩墙在路基滑坡牵引下破坏垮塌的实际问题,在路肩位置采用仰斜式路肩墙与抗滑桩联合支挡结构进行治理;运用FLAC3D对桩墙联合支挡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治理后的边坡变形沉降、稳定性及其各部分受力特点。治理效果表明:桩墙联合支挡结构治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变形、裂缝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