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消费者对认知价值重要性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重视消费者认知价值问题。怎样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就成为汽车企业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消费者认知价值的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在汽车购买过程中影响消费者认知价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严岿 《上海汽车》2011,(2):60-62
随着消费者认知价值重要性不断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重视消费者认知价值,怎样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就成为汽车企业关注的话题,文章从消费者认知价值的概念出发,深人分析了在汽车购买过程中影响消费者认知价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消费者认知价值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保持弹性的交通方式据美国"清洁技术新闻和评论网站"(cleantechnica.com)4月18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类在没有认知病毒、没有研制出有效药物之前,阻止"致命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截至4月中旬,全世界有超过39亿人被全面或部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网联环境下车载信息的传递效率,提出了一种驾驶人信息认知地图构建方法。在驾驶人交通场景信息认知中引入认知地图概念,通过对20名驾驶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获取视距内、外(超空间距离)交通场景语义描述,采用要素频率统计法确定驾驶人信息认知地图要素,设计概念图形完成可视化映射。构建轻量化深度学习MobileNet V2模型,实现驾驶人信息认知地图认知要素标签自动生成,并分别基于SE(Squeeze-and-Excitation Module)、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A(Coordinate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模块对模型进行改进,通过Opencv算法实现可视化认知地图的自动生成。开展20名驾驶人的实车试验,获取12 000组交通场景认知集作为测试数据,通过人工标注的方法获取认知要素标签。结果表明:驾驶人信息认知地图具有道路类型、车道数、自身车道、目标类型、方向、距离、危险程度7个认知要素;MobileNet V2、MobileNet V2-SE、MobileNet V2-CBAM和MobileNet V2-...  相似文献   

5.
认知结构不确定推理框架采用4值(最值、置信度、信任值、似真值)表达不确定认知情况,并采用认知结构运算来进行不确定信息处理。该方法可以用来处理交通不确定信息的表达、融合和决策,进一步还可以对交通仿真中面临的多种不确定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和应用。文中探讨了采用认知结构进行交通信息融合的方法,并对认知结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入了2个公设,将认知结构的运算由定义转化为定理。  相似文献   

6.
<正>1中职生职业认知及中职生的学习目标职业认知,是指人们对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是职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认知分为两个方面,即社会职业状况认知和自我职业素质认知。社会职业状况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职业分布的状况、特点、要求、发展趋势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自我职业素质认知是指人们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职业潜能及适应何种职业特点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职业认知是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形成的对某种具体  相似文献   

7.
准确评估驾驶人认知负荷水平,对于深入研究驾驶人行为特性,改善驾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驾驶人认知负荷分类方法,大多基于心电、脑电等生理信息和车辆信息,由于特征选择上的单一性,导致驾驶人认知负荷分类模型的分类精度不高。设计基于跟驰场景的不同认知负荷N-back次任务试验,通过采集受试者的生理信号和车辆信号,结合NASA_TLX主观评分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多维信息特征融合的驾驶人认知负荷分类方法。研究表明:基于生理信息和车辆信息的多维信息特征认知负荷分类方法,其精度显著高于传统的基于生理信息的认知负荷分类方法,以多维信息特征为输入,随机森林法以其稳定性好、抗过拟合能力强的特点,表现出优异的分类效果,相比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具有最高的平均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从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函数”,到新制度主义的“契约安排”,形成企业本质理论认知的基本演进脉络。新古典主义企业本质理论认知——生产函数,关注的是企业的技术层面,新制度主义企业本质理论认知——契约安排,关注的是制度层面。事实上,企业是技术与制度的结合,只有综合两个层面,才能形成更为清晰的理论认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认知分心等级时的驾驶人眼动行为,通过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对实车道路试验采集的驾驶人完成不同等级认知次任务时的眼动行为特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认知分心等级时驾驶人的眨眼、扫视及注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认知次任务复杂度、眨眼频率、扫视幅度、视野广度之间显著相关。随着认知次任务难度的增加,驾驶人眨眼频率显著增加、搜索广度明显缩小、注视点分布更加集中。可见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基于眼动行为的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魏朗  袁望方  陈涛 《公路》2008,(3):7-12
虚拟道路试验技术围绕虚拟试验技术和驾驶员道路安全感认知评价研究,首先定性评价了虚拟道路试验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MultiGen Creator仿真建模软件对210国道西铜一级路进行三维建模并实施场景驱动,组织53名驾驶人员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对虚拟一级路进行现场认知评价试验,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分析处理评价试验得到的424组数据,建立虚拟仿真道路要素对模糊认知评语子集的隶属函数。并与基于实测一级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模糊评价隶属函数对比,在绘制虚拟与实测一级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模糊评价隶属函数曲线对比图的基础上,采用计算虚拟和实测道路模糊评价隶属函数的贴近度的方法,定量评价证明了虚拟道路试验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车辆跟驰过程中驾驶人认知分心与驾驶安全的关系,采用驾驶模拟器构建城市道路车辆跟驰场景,并设计3种难度等级的认知分心次任务,采集35名被试驾驶人在试验过程中的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制动踏板力等操作参数,以及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车辆运动参数。采用重复测量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等级认知分心对上述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横向操控方面,随着认知分心程度增高,方向盘回转率增大,但车辆横向位置标准差减小,表明驾驶人处于认知分心时,采取频繁修正方向盘的补偿方式,降低车辆横向位置波动,过度补偿车辆横向安全性,且该补偿行为与认知分心程度正相关;在纵向操控方面,认知分心时,油门开度、制动踏板位置方差增大,且制动踏板位置均值增大,同时车头间距及时距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表明认知分心时驾驶人采取频繁操作油门、制动踏板,增大制动幅度等方式进行补偿,使车头间距及车头时距等表征车辆纵向跟车安全性参数处于正常驾驶水平,但加速度标准差增大,表明跟车稳定性降低。研究结果为涉及分心的人车交互装置优化设计及考虑分心状态的驾驶人状态管理系统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认知结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体系下对车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五轮仪试验系统采集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出对驾驶员的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包括前车位移、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和后车位移,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构建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结构模型,并对各个阶段做出了具体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车辆跟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跟驰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跟驰过程中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的汉字指路标志字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标志视认过程分析为基础,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推导了汉字指路标志字高模型,通过大量特殊设计的室内模拟试验和室外实际驾驶试验,以当前我国驾驶员认知特点和交通环境特点为基础,确定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经实车试验验证,该模型符合中国驾驶员对汉字标志的认知习惯,模型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具有较高吻合性。  相似文献   

14.
以30名青年人作为被试者,采用眼动追踪法,探讨了模拟驾驶过程中视觉和听觉认知负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无论是视觉负荷还是听觉负荷,高认知负荷条件下的问题回答正确率显著小于低认知负荷条件;②视觉负荷影响驾驶行为,视觉负荷越高,驾驶行为的表现越差;③听觉负荷也影响驾驶行为,听觉负荷越大,驾驶行为的表现就越差.整个研究表明,认知负荷影响驾驶行为,特别是影响了对驾驶情境中危险事件的觉知.   相似文献   

15.
<正>服务品牌的打造,是当前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服务品牌本质上是营销运动在大众心理上打下的深刻烙印。引导着大众的消费指向。品牌改变了社会大众对产品的认知,确立了大众的消费价值观,在品牌的世界里,企业进行的是能否获得消费者认知的较量。认知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必须通过只争朝夕的努力。思  相似文献   

16.
张博尧 《中国电动车》2006,(12):230-231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式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引入这一概念,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普遍存在我们的语言之中。本文支持现代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观点,认为隐喻可以有效应用于英语教学。并从英语教学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几个方面作简单论述。证明其可行性是值得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尝试的。  相似文献   

17.
从驾驶员主观认知角度出发,建立了驾驶员认知路标志信息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室内仿真和室外实地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指路标志信息量与驾驶员认知能力之间的数理关系,确定了指路标志的理论极限信息量及其发布原则。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驾驶员与指路交通标志之间的人机功效性,同时为评价公路指路标志的视认性和筛选指路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设置的有效性,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驾驶员对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视认性.根据交通信息调查统计数据,分析驾驶员养护施工信息需求;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认知模型,推导出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前置距离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最小安全前置距离约为330 m.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对大学生群体抑郁情况的相关研究,从认知图式改变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重点介绍了目前关于抑郁症的认知领域的研究,并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一、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试验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实测86处一级公路典型路段和188处三级公路典型路段道路结构基础上,确定驾驶员对国道一、三级公路的安全性认知因素集,进而针对一级公路的38处样本路段和三级公路的77处样本路段,组织47名驾驶人员进行现场认知评价试验,并应用模糊集合原理和模糊统计方法对评价试验得到的2829组(一级路673组、三级路2156组)有效认知试验评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一、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模糊评价隶属函数,从而给出驾驶人员对一、三级公路道路条件和交通环境的安全性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