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南通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指出了南通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前景,并对南通市的能源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10,(4):59-59
美国能源部(DOE)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OEERE)近日发布能源节约计划——电动小型摩托车的能源节约标准。  相似文献   

3.
高地 《交通与运输》2012,28(3):30-30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现实使人们探寻新能源的目光再次投向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水藻炼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领先一步关系到一国未来能源产业甚至整体经济竞争力等战略利益,本文试图对现有可再生能源政策推进这个战略利益的能力提供一个评估。我们认为政策的消费者负担是这种能力的一个关键指示,而现有政策可分为“环境类政策”和“专门可再生政策”。我们表明,在对可再生能源提供同等支持时,环境类政策导致的额外消费者负担大大高于专门可再生政策,当前在我国前者是后者的1120倍。这说明,为了获取国际竞争方面的战略利益,必须主要依赖专门可再生政策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走向商业化,而不能依赖环境类政策。  相似文献   

5.
LEM作为电量传感器领域的领先者,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LEM的核心产品是电流,电压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电源、伺服、焊接、机车和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尝试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评价模型,解析兰州市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的演变决定着能源消费的基础空间格局;②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影响着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③兰州市能源消费结构的缓慢变化对减少地区碳排放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此,加快产业结构演变速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9,(7):77-77
德国威图作为世界领先的机箱、机柜供应商,一直以来全力支持环保事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尤其在风力发电行业,对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威图都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2009年7月8日一9日,威图在北京召开了“营造风电行业发展的未来”——海洋机组电柜保护方案研讨会,针对海洋风电提供一系列威图专业的解决方案,例如机柜防腐、温度控制以及海洋风机组电柜的设计等,与客户一起开展前瞻性的技术探讨,旨在通过自身在德国风电行业成功的技术经验为中国风电行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角度,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节能减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措施,倡导在今后服务区建设中树立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9.
开发利用自然界几乎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倡导常规化学能源的节约使用,遏制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之一。研究利用地热能源于高速公路服务站区的供热和空调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尝试和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在《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上对中国未来50年新能源科技的发展规划: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相似文献   

11.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4,(6):97-99
英国交通基建项目积极争取中国投资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品诚梅森(PinsentMasons)和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联合发表报告《中国投资西方——中国投资能否变革英国基础设施?》。报告预期,中国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投资总额将于未来10年实现1050亿英镑,预计2014—2025年,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额将高达435亿英镑。  相似文献   

12.
6月5日上午,珠海市首批8台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动力能源的绿色环保公交车正式上岗,开启了珠海市推行绿色公交的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对使用太阳能对车道通行信号灯供电进行论述,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太阳能即节能又环保,同时公路收费站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太阳能的采集方便,且通行信号灯功率消耗适宜于使用太阳能供电。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在四个重点领域: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向清洁化升级;先进核能进入新一轮发展热潮;清洁动力促进汽车技术大换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车用燃料WTW分析及电动车发展模式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正在使用的和潜在的车用燃料,应用"油井到车轮"方法,计算并比较了各种燃料的能量效率与CO2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工业副产氢经提纯后用于燃料电池车的能量效率最高、CO2排放量最少;蓄电池电动车在能效、排放及产业化3方面深具竞争性.还就蓄电池电动车的应用推广,在能源互联网的框架下,提出了"以可再生能源电网终端(如:太阳能发电厂、风能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等)为中心就近发展电动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试论能源结构调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必然是大力发展天然气,使其在大城市的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将新能源分为三大领域:一是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如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二是新工艺能源,如利用新工艺制造氢气作为燃料;三是新发现能源,如可燃冰等。21世纪汽车燃料将由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转向清洁的新能源。我国开发新能源汽车实施"三纵三横"布局:三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三横——电池、电机、电控。目前,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和燃料电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庾晋 《交通与运输》2008,24(2):28-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机动车规模扩张所引发的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汽车,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能源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尤其在灾害期间,能源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之一.针对传统能源保障设备污染严重、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单一等挑战,开发绿色环保、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样的绿色应急救能车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外发电车现状分析、计划停电和灾害救援场景的演练,验证绿色应急救能车在城市能源应急、民生户外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港口的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评审。项目通过对天然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控制技术,为港口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项目还提出适用于港口非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