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一、单轨系统的独特性 单轨系统在城轨交通中具有很长的历史。第一个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单轨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的东京开始运营。从那以后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单轨系统,其中包括很多国际大都市如纽约和迪拜等。  相似文献   

2.
李表 《交通与运输》2007,23(4):46-47
成长道路充满曲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就已有民营资本投资航运业。在这第一批民营航运企业中,大多是层次不高、盈利也不多的船舶经纪、船代、货代等公司。在经历20世纪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10,(11):31-31
迪拜公路交通局日前宣布,该市地铁红线将进一步开通商务港湾、第一海湾银行大厦、棕榈岛集团总部等5座新车站。与之相应,还将增添往返于新车站与周边商贸金融中心之间、每13—20分钟一班的区间车服务。据悉,此次开通的5座车站均位于迪拜谢赫·扎伊德大街沿途商业密集区,将极大缓解该市CBD商业区日常办公时段交通压力。至此,迪拜地铁红线沿途车站规划中的29座车站已有26座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4.
尽管桩基础应用广泛,然而对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模型试验。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学者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均取得了较多成果。国内学者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该课题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就桩基础在不同土质中桩距对群桩效应的影响作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佐周先生与市科协领导就酝酿能否打破"坚冰",通过民间学术交流来构筑一座"桥梁",开启隔绝40多年海峡两岸的交往,从而拉近两岸人民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一、中央商务区交通特征 1.概念 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城市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伯吉斯(E.W.Begess)和派克(R.E.Park)在其理论研究成果中首次提出了CBD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用CBD这一概念,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20世纪90年代的规划中提出建设CBD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斜拉桥 斜拉桥诞生于19世纪以前,但自从19世纪20年代由于出现了斜拉桥不如悬索桥之说,使斜拉桥的发展陷于停顿状态.二次大战后,由于钢材的短缺,促使人们再次研究斜拉桥.1955年瑞典建成了主跨183米的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斜拉桥枣斯特罗姆宋特桥,特别是70年代以后,斜拉桥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博英 《家用汽车》2009,(1):108-112
“已经超越了车辆的范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结实、实用、维护费用低,2CV可能是20世纪后半叶最受欢迎的汽车。”这是20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一家媒体给予2CV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1引言 集装箱运输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后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普及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集装箱生产崛起,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出口国行列,1988年出口额达0.6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城市交通堵塞现状"城市一大怪,汽车没有行人快",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在全国一线城市里的一个怪现象,也是城市交通堵塞的真实写照。但是不曾想,没过几年的时间,这句顺口溜所反映的交通堵塞现象就来到了二三线城市,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全国许多大中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就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知识竞争资源,与能源、材料并列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层面制定的一系列缓解交通拥堵的法律、法案和规章.总结各个阶段相关法律、法案和规章产生的背景、效力及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利用公路交通工程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20世纪70-80年代,增加公共交通资金的投入;20世纪80-90年代,引入绩效评估体系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治堵行动;20...  相似文献   

13.
立体停车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国内外立体停车场发展现状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停车场问题研究,1960年建成了一座四个车位的二段式立体停车场,60年代末,仅东京市就引进西欧技术建成了各种形式的立体停车场40座,1971年开始发展装配自行式立体停车场.据日本建设厅调查统计,在日本从事立体停车库及其设备开发、制造的公司约有200多家.目前日本已经投入使用立体停车位超过300万个,其中以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为主.对于日本,优势在多层升降横移类、垂直升降类、水平循环类、垂直循环类、简易升降类等产品上.韩国立体停车设备技术是日本技术的派生.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80年代开始引进日本技术,经过消化生产和本土化,90年代开始为推广使用阶段.由于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立体停车设备得到普遍开发和利用,韩国近几年增长速度都在30%左右.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从事停车设备开发和生产比较早.较好的公司有意大利Sotefin、Interpark、德国Palis等.由于欧洲国家土地资源比较富余,停车问题表现不很突出,停车设备应用量不是很大.多数为巷道堆垛式产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高潮时期,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是当时的两大特征。同时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一笔思想遗产,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对当今的现实社会仍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将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的特点,客观地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倾向的原因,并挖掘其中值得吸收和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知识精英,英年早逝的”现象不但未能缓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现象已经超越了“纯病理学”范畴,具有社会学意义。就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原因剖析,引发对当前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高级专业人才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内已建悬索桥主要技术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收集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的60多座悬索桥资料,按地锚式(分重力式和隧道式)、自锚式对跨径、矢跨比、主塔、梁型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悬索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载酒精检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预防酒后驾车技术的研究,并且追踪分析这些技术能否有效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外政府和汽车厂家通过各种技术方法阻止车辆的起动以控制司机的酒后驾车行为。早期这些技术主要基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其它酒后表现行为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由于上述方法存在检测技术的缺陷,判断驾驶员酒后驾车的方法逐渐被通过驾驶员呼出气体而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方法所代替。现代的车载酒精检测设备是随着先进的酒精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就提出发展"综合运输";80年代中后期,加快了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步伐。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就提出发展综合运输;80年代中后期,加快了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步伐。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也随之出现,并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先后经历了马车时代、轨道时代、电车时代、汽车时代,现在又形成了地下铁道、快速轻轨电车、公共汽、电车等综合的交通系统。公共汽、电车仍然是当今世界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比较迟缓,城市公共交通也明显落后。20世纪40年代,全国只有26座城市有公共交通设施,总共运营车辆只有2200多辆。50年代以后,以公共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