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对市域快线建设需求巨大,其中系统选型是快线规划建设中的焦点之一。以昆明东西快线为研究对象,总结国内城市市域快线选型经验,分析建设规划阶段客流预测及工程方案对系统选型的要求,提出以速度、运能、舒适度、景观、工程可实施性为评价指标,综合比选城市轨道车辆A型车、B型车及国铁CRH6型动车组,初步提出适宜东西快线的系统制式,以期为今后大城市和都市圈市域铁路的系统制式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本成田机场快线对市郊快线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郊快线是轨道交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成田机场快线建设情况和运营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市郊快线在制式选择、运营组织及票价政策上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机场专线作为服务北京新机场航空旅客的专用快线,其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使用需求等均与普线存在差异,同时北京新机场专线具有市域快轨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快轨建设和香港机场快线运营的实例,对车站建筑设计标准进行研究并有所创新,主要包括车站站型、站台宽度、层高、交通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等,为类似工程车站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机场专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都市圈跨制式轨道交通付费区融合票价体系,首先对中国京津冀、长三角及成渝等都市圈,国外伦敦、巴黎、东京等都市圈票制票价体系进行调研.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票价制定的目标与原则,首次提出"分区段计程票价"的方案,针对跨制式跨区域票价计算问题,推荐同制式"不分段,不重新起步"计价,跨制式"分段,重新起步"计价.在...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具有线路长度超长、承担多重功能等线路布设特点,需深入借鉴其他特大城市的市域快线的建设模式,以更好地符合天津市市域交通需求。建议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快线中通过中心城区的3条线(Z1、Z2和Z4线)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在中心城区段兼顾承担地铁功能的模式,根据客流分布均衡程度选择分段运行和贯通运行。  相似文献   

7.
伴随城市群建设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呈多制式和网络化发展,多制式交通协同指挥系统是多制式交通协同运输的关键,提出打破传统各制式轨道交通间封闭的信息服务模式、运营组织方式及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基于轨道快线、轨道普线和市域(郊)铁路多制式轨道交通一体化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平台,并从管理体系、总体定位、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升多制式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协同处置能力以及乘客出行获得感,对现有交通网络化运营起到支撑和完善作用,并为后续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是按“中心穿越、串城连接、快慢运行、互联融合”理念实施的全国首条最高运行速度为140~160 km/h,兼顾中心城区、市域及机场客流,集“快慢组合、共线运营”等多种运营组织模式于一体的8A编组、AC25kV供电的复合功能快线。文章从其运营模式、线路敷设、车辆选型及升级、供电制式及电磁干扰、空气动力学、通信信号及综合监控、差异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与实践进行阐述,并进行现场试运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噪声、屏蔽门风压和车辆动力学均满足相应要求,可为国内其他市域快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指导市域快线的规划设计以引导市域快线健康有序发展,分析轨道交通的分层体系以及各分层的相互关系和所处的位置,并对容易混淆的地铁、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制式进行技术参数的详细对比分析。明确市域快线的属性及适用范围,特别是市域快线位于市区的线路和市区外围的线路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及技术特征。确定市域快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首次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且市域快线应根据速度效率和站间距、旅行速度的关系来选择速度目标值,并明确了市域快线最高运行速度与站间距、速度效率、旅行速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市域快线要提高旅行速度应提高速度效率,而不仅仅是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10.
在四网融合背景下,联通城际铁路和地铁票务系统,实现付费区无缝换乘对于轨道交通票价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国内外付费区换乘票制票价的实践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线网票价的发展基础,探讨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际铁路和地铁的换乘模式与票制,分析计程票制下城际铁路和地铁计价、跨制式和跨区段计价等不同策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付费区换乘模式及同制式跨区段采取“不分段、不重新起步”和跨制式采取“分段、重新起步”的计价策略更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票价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北京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建设阶段。2020年12月,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开通试运营,至此,北京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线路已达到23条,总里程增至699.3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地铁普线为主,地铁快线、机场专线、有轨电车为辅的快慢结合、功能清晰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系统。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重庆市首次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跨座式单轨制式,采用充气橡胶轮胎车辆,以及走行与承重一体的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车在道路中央隔离带高架运行,具有占地面积小、透光性好、不影响地面绿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与市区地铁线在功能定位、技术制式、铺设方式、运营组织等方面都有差别。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本刊特举办“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功能、特征与技术制式”征文活动,希望广大业内人士踊跃来稿。征文录用后将在本刊优先刊登,并择时与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贵安新区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分析跨越城市行政界线的国家级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注意的两大重点问题,即如何合理确定规划范围以及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线网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提出以大贵阳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引导贵安新区发展,并通过构建市域快线和市区普线的双层次线网,以加强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中心城的快速联系,支持贵安新区核心片区发展,支撑贵阳-贵安同城协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影响市域铁路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工程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外市郊铁路、城郊快线铁路等技术特点,充分剖析温州的城市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基于温州市域铁路网的构架规模及S1线的站点设置原则,以满足功能定位、工程合理为目的,对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可供选择的制式有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制式的选择主要可从与规划的符合性、适应项目特点、换乘、后期运营成本、工程经济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3)温州市域铁路宜采用国铁制式;(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在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跨座式单轨道岔的线型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座式单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典型制式,其单轨道岔技术也是轻轨关键技术之一.研究重庆轻轨2号线跨座式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的形成,推导出道岔线型的参数值,并按照道岔工程的实际要求,提出一种由简洁方式表达的道岔线形图及道岔线型检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北京机场线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市区通向机场的专用轨道交通线路,修建后可保证市中心区和机场之间交通流及时集中和疏散,缩短旅客进出机场的旅行时同.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线路功能定位、交通制式选择、线路设计方案、技术标准、运营模式的研究情况.认为采用直线电机交通制式选线时更加灵活,可以避开环境敏感点和制约因素,对城市的环境及景观影响小,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是一个多方案、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的制式选择为例,在分析了适应重庆的几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对4号线制式选择进行定量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其轨道交通制式的适用性排序,以便选择最优的轨道交通制式,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是集市域快线和机场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合理确定该线路车辆型式十分重要。文章根据线路的主要特征、功能定位,探讨了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乘坐舒适度、编组方案、供电制式等基本型式,提出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应该达到140 km/h,采用6辆编组,交流25 k V供电制式,并应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度以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逐渐失去竞争力,但低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具有极大优势,且适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尚无低运量、小型化跨座式单轨工程应用案例.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轻量化需求进行分析,对轻量化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新型车辆、转向架结构形式、桥梁、道岔等核心部件进行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