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铁路编组站生产作业特点,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六维模型的铁路数字编组站智能平台,实现了对编组站运输生产信息的动态有形化提示、运输安全风险的实时智能研判预警、专业管理全方位智能分析预警、施工维修智能统计分析及问题研判、室外作业人员高精度定位及行为轨迹智能预警等功能。试用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提升铁路编组站风险安全管控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载铁路港口车站作业特点,以黄骅港站为例,设计重载铁路港口车站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整合港口区域内既有作业系统资源,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编制和执行、作业过程自动追踪、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该平台已在黄骅港站应用,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黄骅港站的运输生产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我国铁路从本世纪初,开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目标是将编组站已有的溜放速度控制、进路控制、车辆管理、信息管理、决策管理等集成为一体,通过在编组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与控制平台,完成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实现作业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路局调度与车站调度一体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以提高编组站作业能力与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生产,使编组站信息管理和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5.
在全路开通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编组站中,株洲北站地理位置重要、站型布局复杂、行车作业齐全,分析系统在该站的应用情况将有益于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以便更好地保障路网运输畅通及枢纽安全稳定。在阐述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株洲北站概况的基础上,从劳效及减员情况、运输效率情况、作业卡控情况3个方面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株洲北站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减员增效、保障安全等方面成效明显,不断提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应对事故预防、预控能力,推进安全风险深化应用,结合铁路运输生产作业过程的特征,提出基于工作危害分析法的铁路运输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法,通过铁路运输作业分析和活动分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与风险定期评价,实现对铁路运输生产作业过程风险的有效管控。利用该方法对某编组站调车作业过程实施风险控制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推进铁路技术站智能化建设已成为当前阶段车务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我国铁路技术站相关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梳理未来技术站作业的通讯需求,结合目前通信手段无法满足未来技术站生产作业智能化的问题,提出5G技术与铁路技术站作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融合架构,最后基于5G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等技术特点的优势,探讨5...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车站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人员作业安全性,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基于黄骅港站既有监控、监测、调度通信等设备现状,结合车站在实际生产作业和管理中对视频业务的需求,分析视频系统利旧、可用性及智能化等要求,采用增强现实和视频分析技术,设计开发黄骅港智慧车站立体防控云防系统。通过现场验证,该系统在有效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了室外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减少车站作业人员数量,可解决黄骅港站不同业务场景的管理问题,为铁路智慧车站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述编组站机车无线综合安全控制系统的机车控制基本原则,提出实现机车控制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就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调机作业效率进行分析,为实现编组站调机最佳自动控制在理论及技术上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简讯     
《铁道通信信号》2009,(10):74-75
新一代编组站设备技术培训班暨编组站设备维修经验交流会召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编组站事业部联合铁道部铁路继续教育高新技术基地,于2009年9月15—18日在威海举办了技术培训班。北京局、哈尔滨局、沈阳局、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济南院等15家单位编组站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各驼峰编组站上使用的新型调速设备比过去的铁鞋要安全多了,但也出现过一般事故和事故隐患,为了保证驼峰编组站的调车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车站各级管理者和现场维修人员应其同努力,把调速设备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这样才能保证调车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芸 《铁道货运》2014,(4):44-47
针对郑州北站在郑州铁路局路网性货检站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从整个编组站技术作业组织及信息共享层面构建基于智能化检测的货检安全管理体系。在分析货检安全管理体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搭建货检安全集中监控平台、重塑货运检查管理组织架构、建立货检管理考核制度体系、构建货检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等实施智能化监测货检安全管理的举措,最后探讨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编组站信息化作业过程中,各专业间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资源不互通、协同配合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套针对编组站站区一体化的数据治理方案。通过构建站区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对接入生产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以建立基础数据模型,利用数据分类治理和数据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实现了编组站生产作业过程中各专业之间数据的高度共享。通过在怀化西编组站的应用表明,该方案可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价值,提升编组站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特点是到达列车流不均衡。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定量分析系统出现饱和状态的条件,即驼峰作业负荷达到临界负荷,输入流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到解系统在临界密集到达时间内进入饱和状态。临界负荷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和驼峰作业时间变异系数。临界密集到达时间受到达流强度、变异系数、驼峰作业负荷等因素的影响。改善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措施有: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保障机制,优化车流组织方案,增加编组站设备数量等等。  相似文献   

15.
徐明 《铁道货运》2014,(7):34-37
编组站在整个路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至关重要。从管理、设备、作业组织等多方面分析影响丰台西编组站效率的原因,发现存在机车运用和机列衔接不足、接入违反编组计划列车、编组站设备老化、车站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从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加强执行编组计划、加强设备养护维修、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的对策,更好地促进铁路货运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尤妮 《铁道货运》2013,31(1):11-13
在阐述铁路编组站作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编组站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安全管理的难点问题,结合有关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和我国铁路编组站现状的特殊性,提出运用预测技术研究探索编组站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运用"海恩法则"分层次实施管理和控制;建立编组站安全管理分析信息系统;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等编组站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中,作业追踪反映出编组站内的作业实绩,为系统内的其他模块提供基础数据,是系统走向智能化的保障。根据已开通SAM系统的编组站作业追踪的运行情况,从分散自律的角度提出作业追踪的方式,旨在提高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货运站场设备采集数据与生产作业脱节、采集效率低、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设计铁路货运站场数据采集系统。梳理数据采集内容,阐述系统总体架构和逻辑架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数据获取和存储、基于云边协同形式的数据采集等技术。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货运全流程作业数据、设施设备运用状态数据和关键安全风险环节数据的采集,为铁路货运车站智能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介绍编组站技术作业大表的主要目的、功能,开发了适合阜阳北站的编组站技术作业下表自动生成系统,此系统已在阜阳北站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整合行车调度系统信息、联锁信息、驼峰自动化系统和调机综合安全监控系统信息,结合先进的车号识别和计轴技术进行作业计划执行的跟踪,实现自动采集作业时间,反馈作业实绩,使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中管控一体化达到无缝链接,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