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企业工时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对设计数据和实动工时进行深度挖掘,系统研究数据抽取规则、工时测算规则、工时修正方法及其与任务派工标准和结算标准等方面之间的关联规则,实现与设计数据的有效集成,完善和规范工时物量管理的业务流程和测算方法,有效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科研设计管理领域工时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工时管理的主要应用领域、工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要求,分析了在科研设计管理领域推进工时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船舶生产设计工时体系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工时定额是设计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的设计工时尤其是生产设计工时没有准确的基础数据,也缺乏有效的工时预测模型,导致无法对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船舶生产设计工时体系及工时预测模型.对项目工时中的图纸作业和非图纸作业进行研究,建立了非图纸作业工时的模型和图纸作业工时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某船厂的设计项目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模型是有效和准确的,可以为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企业管系定额工时测算效率低、误差大、难以指导生产计划编排及成本控制等问题,依据“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思想,在深入分析管系设计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设计物量自动化抽取模型,并以管系定额工时标准体系为依据建立工时测算规则,运用知识库推理逻辑进行定额工时精确测算,最后通过系统研发与企业实际应用,验证抽取模型及测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企业管系定额工时测算效率低、误差大、难以指导生产计划编排及成本控制等问题,依据"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思想,在深入分析管系设计数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设计物量自动化抽取模型,并以管系定额工时标准体系为依据建立工时测算规则,运用知识库推理逻辑进行定额工时精确测算,最后通过系统研发与企业实际应用,验证抽取模型及测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倪立 《港口装卸》2023,(3):27-29
针对港口设备制造企业工时定额数字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种港口设备制造工时定额数字化管理方案,阐述了工时定额数字化管理基础,给出了基础工时定额标准数据库建设、工时定额数据化管理系统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船舶生产设计工时管理分析及其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工时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有效的设计工时管理,能缩短设计周期,为设计过程控制创造条件。研究了船舶生产设计环节的图纸工时的构成,并通过基准工时的确立而建立了工时体系模型,对实动工时和基准工时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通过编程使其收集和分析自动化。通过对某船厂某船型的设计实例进行了实施,证明该系统是有效实用的,最终达...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制造企业工时定额编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绍文  程友联  姜锋 《中国水运》2007,7(5):199-200
通过分析工时定额的构成和计算方法,结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及其CAPP的现状,利用Visual FoxPro 6.0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的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编制系统,不但大大提高了工时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也使工时定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船厂工时物量定额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工时定额使用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借助现代造船解决方案,提出了以工程分解中的标准任务包为核心建立工时物量定额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在现场实施应用和数据采集,以回归统计分析的方法完成对工时定额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准确地计算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的基础.以前的工时定额数据主要来源于已建造的同类型船舶的数据积累,这种工时估算过多地依赖于人的经验,而且也没有针对中间产品族的加工单独给出工时定额.为适应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需要提供不同中间产品族生产的工时定额,作为制定中间产品族生产单元作业计划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部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了部件加工族,并以一部件族为例,通过分析该部件族的典型部件生产过程,得到了部件生产工时定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工时定额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方便、准确地计算出该部件族中每个部件生产的工时定额.  相似文献   

11.
应用神经网络实现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的快速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准确地计算中间产品加工工时定额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的基础。以前的工时定额数据主要来源于已建造的同类型船舶的数据积累,这种工时估算过多地依赖于人的经验,而且也没有针对中间产品族的加工单独给出工时定额。为适应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需要提供不同中间产品族生产的工时定额,作为制定中间产品族生产单元作业计划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部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了部件加工族,并以一部件族为例,通过分析该部件族的典型部件生产过程,得到了部件生产工时定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工时定额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方便、准确地计算出该部件族中每个部件生产的工时定额。  相似文献   

12.
生产技术准备是为满足产品开工及开工后连续均衡生产所必需具备的技术、生产条件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随着世界造船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作为造船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对造船企业的运作影响越来越巨大。生产技术准备的特征(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决定了它必然与造船新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生产技术准备是一个管理的范畴,是一个管理的体系,该体系应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及手段,充分体现造船新技术的运用。而造船生产技术准备管理体系的精髓应该是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生产技术准备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收集处理与决策的过程。因此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来辅助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已成为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生产技术准备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刻不容缓。主要介绍了造船生产效率的计算方式,重点介绍了工时管理的办法、工时分类情况——将生产现场的发生工时按照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方式进行细化,通过该类数据及时、有效地了解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随后,结合该类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查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除或减免影响,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对国内某先进造船企业近六年的生产效率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效率分析的方法以及当前影响我国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影响程度,并从企业规划、管理体系、生产管理,工艺工法、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船舶临时修理工程工时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临修工程工时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为船舶临修工程结算工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船舶》2017,(1):42-44
主要介绍了目前造船生产设计计划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当前计划管理模式和设计计划编制方法以及过程控制方式的不足,对后期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设计工时管理来进一步强化生产设计计划管理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企业采用人工经验来粗略制定工时物量定额的问题,提出了在任务包的基础上采集工时/物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拟合工时/物量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应用BP网络测算造船作业任务包定额工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分段各组立阶段所对应中间产品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有特定的偏序关系。产品导向型作业分解是依据船厂的资源条件分解一个个任务包,对应中间产品的一个个任务包与作业工时又有非线性的函数关系。以外高桥造船公司为背景提出了中心制造船模式下工时定额和信息反馈的设想,并用网络方法估算作业工时。分析了BP网络的特性,在建立工时测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BP网络的工时测算模型,经过编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解决造船企业在造船生产工时统计、物料统计和生产废返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问题,深化托盘设计,在生产设计的托盘中自动生成上述管理信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管理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利用该管理信息有效降低企业的工时和物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在南朝鲜的造船工业中,与船体建造工时相比,舾装工时则要多得多。日本山崎真喜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观察思考,认为这不仅是由于南朝鲜造船厂的外购件比率低,自制件作业量大,而且还由于出图状况的严重影响。对此,他在日本《船的科学》杂志上载文,提出了使舾装工时减半的设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图纸尺寸、精度、技术要求、零部件数量等约束要素与机加工工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定性的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机加工工时数学模型和工时估算数据库的建立,达到了简化工时估算、平衡工时差异、掌握工时总量的目的。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实现了机加工工时定额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