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整圈自锁叶片的安全性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某型汽轮机叶片及其轮缘的强度进行计算,并通过单叶片-轮缘周期循环模型对整圈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下叶片及其轮缘的等效应力强度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同时整圈振动不存在“三重点”,不会产生共振。叶片设计满足机组运行的安全性要求,计算结果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高负荷叶片组轴向危险振型种类逐渐增多,而现有的相似振型计算法仅适用于焊接拉筋叶片。因此,作者综合实验结果,提出了等截面卫带叶片组和焊接拉筋叶片组弯曲扭转轴向振动频率的新的计算方法。本文在分析计算方案和引入边界条件后导出了频率方程。方程在电子计算机上求解,解时引入频率比系数(?)来代替方程的根ζ,结果求得了(?)曲线供计算用。叶片嵌固弹性的影响用系数(?)来考虑。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差值不超过8~9%。因此,文中提出的叶片组轴向振动新计算方法在工程上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涡轮机叶片的有效减振装置——松拉筋结构,论证了它的减振作用原理,给出了这些原理的试验验证结果和振动特性试验结果。同时,还讨论了用松拉筋整圈连接的叶片组“三重点”共振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10000DWT油船低速柴油机推进轴系扭转振动模型,将模型分为直链式扭转振动模型和带分支式扭转振动模型,建立单质量点的扭转振动数学方程和Simulink仿真模型,从而提出采用系统矩阵法和Simulink软件仿真方法分别对该轴系的频域振动特性和时域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实船轴系进行扭转振动测试,验证了该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降低船舶轴系振动和提高船舶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某船双机并车柴油机推进系统,进行轴系扭转振动当量简化,同时考虑盖斯林格联轴器扭转刚度、阻尼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轴系扭转振动自由特性及强迫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说明盖斯林格联轴器的变特性不可忽视,并经实船测试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Riccati变换和传递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变截面加筋柱壳—锥柱组合壳加筋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求解真空中变截面加筋柱壳结构强迫振动的半数值半解析法,并用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锥壳与柱壳交角及环肋尺寸对锥柱组合壳加筋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角的存在能显著降低壳体的振动,环肋的尺寸在低频时对振动影响较小,高频时随着环肋尺寸的增加能整体上减小结构的振动,但在部分响应峰值点加速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
杨勇  车驰东  唐文勇 《船舶力学》2015,(9):1139-1148
为确保带减速齿轮箱主推进系统的可靠性,文章对船舶轴系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各组成部件的特点将轴系分解为连续和离散的两个子系统,分别利用波分析法和多自由度系统分析法列出连续子系统的波动形式及离散子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同时考虑了减速齿轮箱油膜刚度的影响。然后根据两子系统连接处的动态平衡和连续条件,建立整个轴系在扭转振动模式下总运动方程,通过求解总方程得到系统的位移响应。该扭转振动分析被应用到某LNG船带减速齿轮箱的轴系振动计算中,通过考虑轴系减速齿轮箱啮合齿面间油膜刚度使轴系扭转振动模型更接近轴系实际运转工况。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减速齿轮箱啮合齿面间油膜刚度的增加,最大轴系扭转应力向低转速区域偏移。这对船舶轴系转速禁区的划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助于防止因不良轴系振动计算引起轴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带减速齿轮箱主推进系统的可靠性,文章对船舶轴系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各组成部件的特点将轴系分解为连续和离散的两个子系统,分别利用波分析法和多自由度系统分析法列出连续子系统的波动形式及离散子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同时考虑了减速齿轮箱油膜刚度的影响。然后根据两子系统连接处的动态平衡和连续条件,建立整个轴系在扭转振动模式下总运动方程,通过求解总方程得到系统的位移响应。该扭转振动分析被应用到某LNG船带减速齿轮箱的轴系振动计算中,通过考虑轴系减速齿轮箱啮合齿面间油膜刚度使轴系扭转振动模型更接近轴系实际运转工况。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减速齿轮箱啮合齿面间油膜刚度的增加,最大轴系扭转应力向低转速区域偏移。这对船舶轴系转速禁区的划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助于防止因不良轴系振动计算引起轴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用传递矩阵法分析了带整圈围带的叶轮这一类周期结构的振动,给出了自然频率,自然模态和动响应的方程;进而分析了轴的扭转振动和叶轮振动的耦合关系,给出了耦合振动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0.
冰载荷冲击下的船舶推进轴系瞬态扭转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响应计算聚焦于稳态响应,而传递矩阵法、系统矩阵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稳态计算结果,但无法处理冰区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所遇到的变载荷、变惯量等瞬态工况。为了克服频域扭振计算方法在处理瞬态条件扭振问题的局限性,使用 Newmark 法从时域求解轴系扭转振动微分方程组,基于该算法对某船推进轴系在冰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做了数值计算。其结果表明,在冰载荷冲击下,轴系瞬态扭矩比稳态扭矩大;通过时频分析,在冰载荷作用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螺旋桨叶频激励,因此须避免冰载荷激励产生轴系扭转振动的叶次共振。 Newmark 法扭振计算结果与实船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在稳态响应计算和时域曲线上都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用传递矩阵法分析了带整圈围带的叶轮这一类周期结构的振动,给出了自然频率,自然模态和动响应的方程;进而分析了轴的扭转振动和叶轮振动的耦合关系,给出了耦合振动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2.
推进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转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并引起主机、传动装置振动,从而诱发船体结构振动。为避免影响船舶航行性能和安全性,对轴系扭转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轴系扭转振动计算方法进行着重论述,并总结介绍轴系扭转振动的消减措施,旨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使读者了解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FLUENT软件结合分离涡法对某新型深吃水多立柱FDPSO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特性开展了研究。将变截面立柱涡激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引入雷诺平均应力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Navier-Stokes方程,通过计算出流场作用于柱体的瞬时升力与阻力,并基于UDF程序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同时运用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场更新,实现了对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来流速度下变截面柱绕流和涡激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截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运动幅值和运动轨迹等,研究发现:在高雷诺数单柱绕流模拟中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更具优势,变截面柱后方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旋涡产生,旋涡之间相互影响,抑制了旋涡对柱体的升阻力作用;在折合速度6~9范围内,变截面柱未出现明显"锁定"现象;变截面柱涡激运动的横荡振幅峰值在U_r=4.5,约为1.2D;变截面柱流向平衡位置随着折合速度增加而增加;变截面柱运动轨迹出现了典型的"8"字形,但变截面柱的轨迹相对较紊乱。  相似文献   

14.
谷家扬  谢玉林  吴介 《船舶力学》2016,20(9):1098-1108
文章采用FLUENT软件结合分离涡法对某新型深吃水多立柱FDPSO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特性开展了研究。将变截面立柱涡激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引入雷诺平均应力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Navier-Stokes方程,通过计算出流场作用于柱体的瞬时升力与阻力,并基于UDF程序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同时运用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场更新,实现了对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来流速度下变截面柱绕流和涡激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截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运动幅值和运动轨迹等,研究发现:在高雷诺数单柱绕流模拟中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更具优势,变截面柱后方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旋涡产生,旋涡之间相互影响,抑制了旋涡对柱体的升阻力作用;在折合速度6~9范围内,变截面柱未出现明显“锁定”现象;变截面柱涡激运动的横荡振幅峰值在Ur=4.5,约为1.2D;变截面柱流向平衡位置随着折合速度增加而增加;变截面柱运动轨迹出现了典型的“8”字形,但变截面柱的轨迹相对较紊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含裂纹悬臂梁模拟含裂纹压气机叶片,基于无质量扭转弹簧和呼吸式裂纹刚度模型,得到一种不同环境温度下含裂纹压气机叶片的模态特征和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弹性模量引入温度模块,利用无质量扭转弹簧连续条件得到关于含裂纹梁的特征方程,分析环境温度和裂纹深度对含裂纹梁固有频率的影响;利用悬臂梁的强迫弯曲振动方程,引入呼吸式裂纹刚度模型,改变激振力频率,分析环境温度及激振频率对含裂纹梁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高,含裂纹梁的固有频率越小,梁的振动位移响应越大。同时,激振频率的选取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Supersap程序对舰船轴系扭转、纵向振动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利用断裂力学理论估算了带环状裂轴系在扭转,轴向复合加载情况下的疲劳寿命。给轴系疲劳强度的校核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12 000 DWT油船推进轴系系统为背景,通过建立轴系扭转振动的仿真模型,介绍了扭转振动计算方法和仿真方法;在MATLAB软件中编制仿真程序进行求解,并将仿真结果与实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用MATLAB软件仿真简单方便、准确性高,对了解轴系扭转振动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系统抗扭转振动问题,分析了扭转振动和单摆之间的差异,介绍了一种可行的抗扭转振动控制方案,给出了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采用动力学仿真方式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冰河航行的船支车轴损坏的原因多半是螺旋浆在冰块上冲击的结果,这种冲击力使螺旋浆产生叶片的变形或其中某一叶片的损坏,最可能损坏的地方大概在车毂连接叶片的地方,因为最大的变曲力矩作用在这个截面内,假使在这种情况下车叶轴的强度小于叶片的强度,这种冲击力将要招致车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属综合性报导,为船舶设计人员提供关于船用内燃机扭转振动的实用设计资料。首先介绍两种扭转振动自然频率计算方法:杜勒麦列法及巴拉诺夫图介法,通过实例比较该两种方法的工作量及准确度。继着简单途述强制振动有关的因素和减振的影响,以及各国造船界对扭转振动附加应力的允许范围的选定问题。最后介绍扭转振动所引起的轴系部件拆断或破裂的倾向及其起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