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使室内车辙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现场情况,分析了室内车辙板的隆起部分在整个变形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中车辙板的变形特征,提出了车辙板侧向隆起高度的量测办法和隆起系数KL的计算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车辙试件空隙率,试验温度、轮压、试验时间及沥青混合料类型对隆起系数KL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因素中,只有试件空隙率对隆起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且空隙率越大,隆起系数越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室内车辙试验隆起系数的建议值,对于现行规范中4%空隙率的车辙板而言,隆起系数可取0.5.  相似文献   

2.
3.
对国内外室内车辙评价指标进行评述,通过4 h汉堡车辙试验分析了不同车辙评价指标的准确性,认为动稳定度DS能有效评价室内1 h的车辙试验,并提出应根据车辙试验初始变形对稳定度指标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的能够调整轮碾速度的车辙试验机,对AC20开展了30、45℃和60℃时不同轮压及轮碾速度下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5℃试验温度下,重载和低速的联合影响很容易使AC20的车辙指标值劣于60℃、标准轮压和标准轮碾速度条件下的结果;而在30℃试验温度下,即使有重载和低速的联合影响,AC20的车辙指标值仍然好于60℃、标准轮压和标准轮碾速度条件下的结果。分析结果说明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除因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外,还需要考虑中温时间段内重载和低速引起的变形。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除需要将试验温度调整为45℃以外,同时还需要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设定重载低速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仪对6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时间及轮碾次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动稳定度DS1和动稳定度DS2,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动稳定度指标DS2较DS1合理。  相似文献   

7.
刘毅  李永斌 《交通科技》2014,(2):122-124
多数典型车辙试验的时间高达2h以上,通过车辙试验分析发现,延长试验时间不能带来试验结果平行性的改善,但有助于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区分。基于不同荷载与温度条件下的车辙试验发现,材料失稳的关键因素是温度与应力,而不是试验时间。分析指出:低温低压条件下,材料趋于硬化;同时提高试验温度与应力有助于"失稳"出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仪对6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时间及轮碾次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动稳定度DS1和动稳定度DS2,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动稳定度指标DS2较DS1合理.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贾娟  张肖宁 《公路》2004,(11):199-202
将我国的国标车辙试验与国际上关注的佐治亚沥青路面分析仪(APA)、旋转轮辙仪(RLWT)试验在成型方法和加载模式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常用的几种粒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比较分析表明:在相同加载次数下,国标车辙测得的车辙深度最大,APA次之,RLWT最小。并且国标车辙与APA的相关性较好,尤其是用动稳定度指标进行评价时相关性很好,动稳定度指标合理、可靠。国标车辙与RLWT的相关性一般,APA与RLWT的相关性偏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Burgers模型的沥青玛蹄脂DEM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观力学理论和粘弹性原理,根据Burgers模型建立离散单元模型对沥青玛蹄脂进行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经过验证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比较,整体较吻合,表明DEM数值模拟沥青玛蹄脂是可行的,对其进一步研究并不断完善,将成为研究沥青路面材料的一种新工具,对路面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提出了关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几点探讨,论述了试件成型碾压次数的确定方法、高温稳定性指标(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指标)的选择、不同养护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沥青砂在40 ℃、5种加载应力下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选择Burgers模型分析其粘弹性,通过模型参数与加载应力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沥青砂粘弹性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达式,进行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对比,并分析模型参数对蠕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能够描述沥青砂粘弹特性,且模型的弹性系数E1确定了蠕变曲线的初始位置(t=0),弹性系数E2控制了第一阶段蠕变曲线范围,粘性系数η1确定了第二阶段蠕变曲线斜率大小,粘性系数η2主要控制了第一阶段蠕变曲线的弯曲程度.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浸水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各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车辙试验,并以条件试件和标准试件的辙槽发展速度比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混俣料水稳性。结果表明与其它稳性试验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验证了浸水车辙试验的可行性。同时,还得出了沥青膜厚度与水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车辙预测的粘弹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车辙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影响到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而且还会引起路面其它形式损坏的产生和加剧。本文应用粘弹性理论,建立沥青混合料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大型商业化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路面车辙,经验证,此方法是一种合理预测沥青路面车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马歇尔方法对两种集料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确定最佳油石比,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并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分别进行干法和浸水车辙试验,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方虎 《中外公路》2007,27(2):138-140
高温性能是沥青混合料最重要的路用性能之一。该文主要采用表面层3种级配进行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常规车辙试验和APA车辙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对混合料试件的切割获取截面图像,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提出了计算方法.以FAC-20为例,计算了原始试件和车辙试验中不同加载时段粗集料骨架间隙分形维数的变化情况,在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与力学性能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ACl3+AC20双层组合式车辙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组合式结构高温条件下永久变形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同现行单层车辙试验方法下的ACl3、AC20车辙板变形规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式车辙板的永久变形要小于同等条件下单层板的变形;其动稳定度介于AC20与ACl3两者其间;组合式车辙试验不仅反映了混合料材料特性,而且反映了混合料组合层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变化的规律,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混合料AC-13C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得到其应力松弛模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分数阶指数模型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性能,同时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各参数与老化时间、应变、温度的关系,确定最终的非线性粘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应变方式的应力松弛试验可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的应力松弛能力;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越高,其低温抗裂性能也就越差;温度越高,应力松弛的越快;初始应变的越小,其应力松弛能力也就越小,即初始应变小的松弛模量曲线相对平缓;利用分阶指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性质,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几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 ,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了对比分析 ,发现采用这几种级配及改性沥青的混合料都满足动稳定度要求 ,而只有结合永久变形才可以比较出最佳方案 ,建议在车辙试验的评价指标中引入永久变形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