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某石场废弃物应用于广东省增从(增城-从化)高速公路的路床,试验段检测数据表明石场废弃物填筑路床可有效起到加固作用,土基回弹模量可提高70%以上,有效减小面层底部的拉应力,减小路面总的弯沉;通过路面结构层优化设计,可减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 cm,取得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拆迁改造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无序堆放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建筑废弃物应用在高速公路上路床填筑施工中,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应用在机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上路床施工中,对上路床填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检测分析建筑废弃物上路床填筑施工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应用于上路床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某一岩屑杂砂岩用于某国道改建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可行性,对该种砂岩进行了原材料检测、混合料设计、无侧限力学性能试验等。根据大量数据分析得到:已备岩屑杂砂岩水稳原材料不符合国道基层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石场生产出可用于该国道基层水稳原材料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4.
李铭 《公路》2022,(6):16-19
川藏公路路基易在重载和恶劣环境综合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发生破坏。为了减缓破坏,拟采用土工格室加固级配碎石组成柔性加固基层,提高道路力学性能。当前土工格室多应用于加固土体,而用于加固级配碎石形成复合整体直接应用于路面结构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利用室内刚性承载板试验,基于0~1.3 MPa重载作用,对柔性加固基层开展竖向总变形量、塑性变形量、变形模量和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之未加固碎石基层,柔性加固基层的总变形量和塑性变形量可减少46.1%和61.4%,变形模量和回弹模量可提高33.4%和29.3%。研究成果不仅可用于减缓重载作用下路基不均匀变形对路面的危害,还可为该地区道路的设计和养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离子土壤固化剂在低等级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境内修建的农村公路,利用ISS(Ionic soil stabilizer)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土作为道路基层,开展了ISS加固含砂高液限粉土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土的强度和水稳性相比素土有较明显的提高,收缩性显著降低,土的工程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了ISS加固含砂高液限粉土的配合比,修筑了长度为600 m的ISS加固土基层试验路,提出了ISS土壤固化剂加固土作为低等级道路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对试验路进行了弯沉检测、评价以及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土基层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拓宽路面的拼接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路面拼接的主要施工技术,包括老路的处理、路床的加固、基层拼接施工,面层拼接施工等,然后论述了扩建工程中管理上的主要问题:交通组织、交叉施工的协调。可供高速公路路面扩建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2017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颁布后,为了分析路面结构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新规范的规定,对道路轴载谱进行了实测并对路面材料参数进行了室内试验,对路面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沥青面层厚度、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等参数对基层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实测轴载谱,原设计方案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不满足要求,通过增大路床处理深度提高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可显著提高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轴载谱实测及路面结构分析结果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损坏原因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熊有言 《国外公路》1995,15(1):48-51
土工格栅包括土工网格,单轴格栅,双轴格栅和熔接带格栅,土工格栅具有抗拉强度高,刚度大,与填土作用效果好,耐久性强,施工简便等优点,在道路工程中,土工格栅可用于加固软基,加筋路提和挡墙,加固临时道路,用作基层和面层间的介面层防止基层裂缝反射,作土体排水层,保护岩石坡面等。  相似文献   

9.
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依托,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的水泥稳定基层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而粘土砖含量控制在30%以下则是保证其路用性能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虹桥枢纽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建筑废弃物急需外运处理的现状,通过研究将原计划外运的建筑废弃物作为筑路材料,在对其加工处理并添加不同剂量、不同组分的固结剂后,使固结材料达到我国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以此来替代枢纽新建道路原设计所采用的路基、垫层以及底基层。在室外试验路铺筑的基础上,总结并形成《建筑废弃物用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道路施工及验收导则》,用于指导工程施工及验收;同时已初步形成产能,可以就近供给、满足枢纽内道路工程需要。枢纽内的建筑废弃物就地减量化、资源化应用于道路工程,起到了降耗减排、节约资源、降低造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兴 《公路》2006,(Z1):321-323
利用以往工地的经验数据找出石场振动筛和标准筛之间、石场振动筛和拌和楼用筛之间的回归关系,并确定了标准筛的控制筛孔,从而得出石场和拌和楼用筛的筛孔尺寸,并对石场的生产工艺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路床结构对施工期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出现在施工期半刚性基层上裂缝的调查和分析,得出路床结构对裂缝频数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上路床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废钢渣是炼钢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试验证明废钢渣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功能均可满足路面基层的技术要求。废钢渣的利用,在国内外均有研究,但将废钢渣大规模地用在公路路面基层的研究不多。文章介绍6km试验路利用废钢渣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结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建筑废弃物骨料在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底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将5~10mm规格的建筑废弃物骨料、天然集料、水泥和水,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制备水泥稳定再生底基层混合料,对其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水稳定性和干缩等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掺入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后,完全能够满足规范中对底基层路用性能的相关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可以用作道路底基层集料。  相似文献   

15.
在新老路基拼接处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以及纵向裂缝问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新老路面结合部的路床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结合部路床加固施工技术,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蕾  涂亮亮  许勐  范璐璐  江建  武亚 《公路》2023,(9):50-58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是当下建筑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建筑废弃物高效利用道路基层技术——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技术。首先对蜂巢格室及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建废”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吸水率、压碎值均较天然石材差;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和普通级配碎石基层的力学响应,结果显示蜂巢约束系统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级配碎石基层的整体模量和承载能力;通过试验路铺筑,总结了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发现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在特定条件下基本可以替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快速便捷,并且能够节约工期和资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场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论述了在道路下基层及路床状况良好而顶基层损坏严重的情况下采用将顶基层铣除废弃,将原沥青面层进行冷再生作为顶基层,以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下面层,再以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顶面层的大修方法,效果良好并可节省费用,有利环保。  相似文献   

18.
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赵雄 《公路工程》2009,34(2):131-134
为合理利用高液限红粘土作路床填料,针对其易开裂、可压实和水稳定性差等特点,开展了碎石改良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最佳掺配率.通过嘉宁公路试验段的修筑,检验了碎石改良方法的施工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为高液限红粘土路床处治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处置建筑废弃物并拓宽道路基层料源,对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再生工艺及再生固化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提出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固化基层施工工艺.分析结果表明:该型基层具有高强、耐久和稳固等突出优点;相关工艺强化了废弃物处置功能,大大减少了天然集料用量,具有良好工程应用前景.可供低交通量道路基层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薛世龙 《路基工程》2007,(2):111-112
结合广深准高速路基基床加固前后实际工况,利用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对路基基床表层加固效果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列车速度160km/h时加固前后基床动力性能指标,并与测试结果比较,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