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1月27日召开的山东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黄河三角洲地区潍坊、东营、滨州三港.经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批准.由一般性港口提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以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2011年1月27日召开的山东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潍坊、东营、滨州三港,经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批准,由一般性港口提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以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殊 《中国水运》2010,(4):39-41
文中先从海西港口群发展的背景中认识到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再从优劣势两大方面对海西港口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未来海西港口群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符钦 《水运工程》2003,(2):21-22
分析胜利油田海上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立、港口经济腹地的经济发展对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洪春晓 《水运管理》2012,34(2):26-27,31
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结合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金融危机对港口行业的影响,分析发展海峡西岸港口群的资源优势和不利因素,提出后危机时代加快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海峡西岸港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珠三角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港口群。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港口的发展方向,在这股港口建设热潮中,集装箱港口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正>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港口群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佳目标应该是:各港口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与高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港的比较优势;通过各  相似文献   

8.
杜丽萍 《中国港口》2008,(11):31-32,30
<正>一、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体系(一)福建港口物流发展背景与现状"十一五"期间,福建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将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港口群。但总体上,福建港口  相似文献   

9.
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结合其发展的宏观环境,提出提升海峡西岸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拓展腹地范围;促进港口与“一关三检”的协调运作;建立价格协调机制,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发挥对台政策优势;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海峡西岸港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珠三角港口群、  相似文献   

11.
<正>东营港位于东营市东北部,现黄河入海口以北约50公里的渤海湾和莱州湾交界处,地处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与京津唐地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近年来,东营港围绕建设"区域中心港"和"国际物流港"的目标,广泛吸收中海油、万通、万达等社会资本,集中力量突破港口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港口年吞吐能力现已达到3000万吨,运输货种已涵盖油品、液体化工、散杂货和集装箱等多种类型,并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港口物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港口物流发展的历程,分析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发展港口物流,构建促使生产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港口物流平台,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福建省港口物流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港联动,发展物流业;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港口物流联盟。  相似文献   

13.
焦芳芳  孟愈 《中国港口》2015,(3):37-38,41
<正>基于现有内外部发展环境,厦门港加快发展东南沿海"龙头港口"的攻略,仍应以做大做强集装箱和港口物流业务、加快发展邮轮经济为主攻方向一、发展现状及环境厦门港地处海西经济区中部,是我国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对台主要口岸和东南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港口,2013年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0万TEU,占福建省的70%以上。2011年,国务院  相似文献   

14.
周甫宾 《珠江水运》2010,(12):39-39
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攀足轻重的地位。港口群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佳目标应该是:各港口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与高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港的比较优势;通过各港口相互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提高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港口的优势和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日益彰显。威海港作为环渤海六十多个港口之一,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中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的发展,成为辐射胶东的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势力较强,具有现代化物流和现代化临港工业的新型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威海港发展的优势1.地理优势。威海港作为我国北方的著名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常年不淤不冻,四季通航,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共扼渤海咽喉,经济与东三省老工业区…  相似文献   

16.
港口要闻     
《中国港口》2004,(8):49-50
<正>市长现场办公全力推进厦门港口建设 7月19日上午,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在嵩屿、海沧两港区现场办公时提出:"港口是厦门发展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尤其是嵩屿、海沧港区的建设,是厦门今后10年发展的主引擎,是确定我市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的保证"。"要全力推进厦门港口建设,把厦门港建设成为年吞吐量1000万标箱的国际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山东省"一带一路"陆海联动能力,促进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结合山东省港口发展现状,分析陆海联动现状,借鉴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新加坡港的成功经验,得出结论:山东省在"一带一路"中处于次级枢纽地位,但港口群系统的缺陷和横向运输通道通过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山东省的陆海联动能力。为此,提出建议:促进港口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港口群;开拓内陆腹地,提升枢纽地位;提升陆上横向运输通道通过能力,消除陆海联动瓶颈;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陆海联动效能。  相似文献   

18.
基础建设     
《航海》2010,(6)
<正>山东或组建"黄三角港集团"将成第四个亿吨港口从在日照召开的山东省港航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加大港口建设,山东全省港航基建投资预算将达到500亿元。山东省还将着手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资源整合,或化零为整组建新的"黄三角港集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的货物吞吐量及服务功能提升较快,但港口群发展不平衡,仍然呈现着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及港口协同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此,环渤海区域应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在顶层设计上构建起港口合作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统筹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在市场建设上促进港口要素有序流动,在平台构建上整合好信息渠道和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20.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港口物流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意志  何志昂 《中国水运》2010,334(6):54-55
<正>港口作为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以其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力及组织作用,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发展状况和港口物流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从加快构建环珠江三角洲地区临港工业走廊、建设自有特色的港口物流和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物流对接三大方面提出加快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