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岩堆体地段的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内昆铁路垭口隧道进口段通过岩堆体地段的开挖、支护、衬砌及施工监测情况,并总结了隧道通过岩堆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内昆铁路垭口隧道进口通过岩堆体地段的开挖,支护、衬砌及施工监测情况。并总结了隧道通过岩堆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任保华 《铁道勘察》2005,31(5):70-73
介绍内昆铁路DK402 425~DK403 030段不良地质路基施工中,对滑坡采取抗滑锚固桩、重力式桩间挡土墙、桩板墙及桩基托梁路肩挡土墙等措施,综合治理滑坡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4.
王祥 《铁道工程学报》2023,(10):45-48+55
研究目的:衢丽铁路位于浙江括苍山脉西北侧,以低山、中低山为主,山势陡峻,岩堆发育,在勘察设计期间,通过测绘、物探、钻探等综合地质勘察手段,查明大型岩堆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后续线位的选择、工程类型设置、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研究结论:(1)马村岩堆为大型岩堆,岩堆体长约300 m,宽200 m,最大厚度达32 m,体积约120万m3,主要成分为块石土、碎石土;(2)天然工况下整体和局部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值1.30,暴雨工况下整体和局部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规范要求值1.15,目前岩堆属于基本稳定状态;(3)根据综合勘察结果,原线位从岩堆中部穿越,岩堆处理工程量巨大,对线位进行了局部调整,选择北侧的线位方案可有效减少岩堆对工程的影响,降低处理岩堆的工程费用;(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铁路岩堆地段的勘察和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四川某高速公路威远段为典型的四川盆地红层地貌,分布有大量的岩堆体,如处理不当,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以及投资控制带来极大的风险。本文从岩堆体形态、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等影响因素入手,对岩堆体路基工程的稳定以及工程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段内岩堆体形态较为单一,大多呈单坡型,对于路基工程可能引起的岩堆体失稳,锚固桩是主要加固措施;(2)岩堆体上部一般为低液限黏土夹碎石,下层为块石土夹低液限黏土,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土石界面以及两种土层的分界面均为最可能的潜在滑动面;(3)地下水较为发育,应加强坡面及岩堆体内部排水;(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软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分析入手 ,结合内昆铁路 DK411+60 0~DK411+92 5段高水位软土路堑的施工 ,介绍井点降水、设置纵向渗水盲沟、及时封闭开挖面、基床加固等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 ,为罕见的云贵高原斜坡软土地带 ,全长 13 .6km ,气候恶劣 ,全年雨雾天气达2 2 0余天 ,地质条件不良。以挖方通过深厚软土顺层滑坡地段 ,既要满足抗滑挡护工程安全规范施工条件 ,又要保证抗滑挡护工程的长久稳定可靠 ;既要保证路堑基底施工处理质量 ,又要避免路基病害发生 ,控制工后沉降。对斜坡软土条件下路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并在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边坡与斜坡路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边坡研究最早从自然斜坡开始,主要研究热融滑塌、融冻泥流的变形特点、失稳机理、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工程处理措施。研究发现:厚层地下冰的热稳定性是决定斜坡稳定与否的关键因素,与一般地区边坡稳定性不同。在冻土边坡方面,主要着重于厚层地下冰地段路堑边坡防护与支挡、沼泽化斜坡路基与陡坡地段冻土路堤稳定性研究。在冻土支挡建筑物方面,主要研究挡土墙与锚定板的设计计算方法,认为冻土支挡设计应考虑水平冻胀力,冻土挡墙的合理形式是柔性结构挡土墙,而锚定板设计需要考虑冻土的流变特性。从2007年8月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病害调查来看,路堑边坡和陡坡路堤是冻土路基病害高发地段,是影响青藏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中基床系数确定方法的不足,研究不同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围岩应力释放率下岩堆体隧道洞口段掌子面附近围岩基床系数的分布规律,建立考虑空间效应的岩堆体隧道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进一步结合某岩堆体隧道工程实践,分析了管棚挠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隧道开挖空间效应的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与实测更接近,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管棚的受力变形行为。管棚变形行为与围岩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开挖进尺、开挖高度、管棚钢管刚度等施工参数,以及应力释放率、隧道埋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多,力学机制较为复杂。对于岩堆体隧道浅埋段,开挖进尺宜取1m左右,开挖高度取3~6m间较合适,宜采用108mm及以上大直径管棚,并采取预加固措施。结论可为岩堆体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继涛 《铁道勘察》2011,37(1):25-29
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路基工程的特殊性问题,详细论述了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基设计原则,各种不同综合地质条件下采取的工程结构、处理措施。实践证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沉降变形稳定可控,多年冻土路基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热管、排水、以桥代路等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成套工程技术措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