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纤维增强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公路》2002,(11):109-112
蔡甸汉江大桥由于结构设计变更,要求桥面混凝土采用轻质高性能混凝土,实际工程中采用CL40轻集料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比普通混凝土大,易使混凝土形成裂缝,通过对轻集料混凝土高性能化和采用良好施工工艺,使混凝土易于泵送并且体积稳定良好。混凝土在硬化后未发现裂缝,提高了混凝土的韧带,增大了桥面铺装层的抗冲击能力和耐磨性能,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在国外桥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健  周士琼 《国外公路》2000,20(4):52-54
文中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引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这个新名词。例举了国外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度混凝土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含气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聂鹏 《东北公路》2000,23(2):30-32,81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混凝土试件的含气量和表现密度,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混凝土含气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国内外振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经验,借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法,提出了表层采用小粒径集料的双层全振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为改善振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双层全振碾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拥军 《公路》2002,35(12):62-6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车速难以提高的状况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沥青混凝土架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法之,结合江苏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艺实践,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的方案,措施,以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面层、加筋层、防水层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防水处理一般采用传统的防水材料,它存在着施工困难等许多弊端。国外开发采用硅粉、超塑化剂加入混凝土中制成优质的防水混凝土,节约了建筑费用,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新加坡NgAnn城中心工程首次采用这种防水混凝土,混凝土防水效果优良。这种采用防水混凝土的方法在东南亚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该防水混凝土比普通防水材料更加可靠,且制备方便。  相似文献   

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高峰 《东北公路》2000,23(3):16-18
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可靠度,并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滨州黄河二桥索塔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州黄河二桥索塔设计采用C55混凝土,索塔截面尺寸较大,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目标的确定,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温度应力裂缝控制,抑制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及温控等几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力求从混凝土配合成材,民合比中掺加粉煤灰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密实性,避免温度应力裂缝,抑制碱骨料反应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但由于索塔混凝土标号较高且为大体积混凝土,虽然采用粉煤灰代替了部分水泥用量,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仍较多,水泥标号较高且为早强水泥,从而导致了水泥水化反应较快,混凝土内升温较快,混凝土内部高温又促使了水泥水化反应的进一步加快,致使混凝土浇筑后20h左右达到温度峰值,持续3d以上,降温缓慢,严格按规范施工,落实各项避免温度裂缝的措施,中塔左下塔柱第一节段仍出现了温度裂缝,笔者认为水泥厂家生产高标号,低水化热,非早强的水泥和设计部门对大尺寸截面尽量少采用实心截面,多采用空心截面,将有利于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结构不均匀,出现孔洞和蜂窝结构,严重的离析使混凝土结构明显分层,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使用性能,本从流变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阐述了影响塑性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在受力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裂缝自愈合混凝土可以在不影响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出现裂缝后,自动分泌出的粘结液流出深入裂缝,粘结液可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恢复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陈洪光 《隧道建设》2014,34(7):619-622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海外工程中,需要参考或使用乌兹别克斯坦相关混凝土规范,鉴于中乌两国规范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有助于理解乌兹别克斯坦规范中对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及强度等级等概念的规定,先从数理上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制强度的关系进行推导,然后介绍了两国规范对此的相关规定,进行横向对比,并着重对乌兹别克斯坦规范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制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解析。乌兹别克斯坦认为:乌兹别克斯坦混凝土标准对配制强度的规定本质上也是基于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要求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具有足够的保证率;混凝土配制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我国不同,但可以通过变换化为一致,其本质是一样的;指出乌兹别克斯坦相关机构对2个概念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与我国有不同之处,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程云虹  王宏伟  王元 《公路》2012,(3):179-182
设计4种混凝土,即基准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以此4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好于基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试验的3种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抗冻性能最好的是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次是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再次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是最易产生的病害,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混凝土内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升高较快,而体积大散热较慢,致使混凝土体内温度较高、混凝土表里温差较大,极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并实施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通过在混凝土内布设温度传感监测系统进行温度监测,并在混凝土内埋设通水冷却系统,根据温度监测数据实时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以降低混凝土体内温度,减少表里温差,使混凝土表里温差始终处在允许范围内,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云祥  田莉  李光辉  王建强 《公路》2011,(3):137-140
针对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环境作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对公铁两用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混凝土中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含气量、早期抗裂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一系列的耐久性技术指标,并进行了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郑州黄河公铁预应力箱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从而为提高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混凝土结构的耐...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诸因素,并阐述了在混凝土施工时应如何对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等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道路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是将废弃混凝土制造成混凝土集料后又重新用于混凝土的一种物质资源的循环方法,目前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工程实践当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及影响新拌再生混凝土特性的因素。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可知再生混凝土具有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流动性较差、抗压强度稍低、耐磨性基本相同等特点。结果表明:道路混凝土的再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分析导致混凝土碳化的各类因素,降低碳化的破坏作用,通过对陕北地区低湿条件下几座隧道的二次衬砌,桥梁的桥墩、承台、桥台的碳化深度进行测试,分析低湿环境下混凝土强度、龄期、光照、结构物位置与碳化深度的关系,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碳化深度预测公式xc=0.312 51t和y=0.103t0.713。在降低混凝土碳化的不利影响方面,通过隔绝空气以及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保证在密实度得到改善的混凝土中建立一个适度的高碱环境,以减少或避免碳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李运华  李珍  原华 《公路工程》2020,(2):163-167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单位体积的重度轻,在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实验数据可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和抗压强度低,但其28d龄期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因此轻骨料混凝土在力学特性方面优于普通混凝土材料。对于隧道漏水病害而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决定其工程应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轻骨料混凝土的电通量,并得出当水灰比为0.47,粉煤灰含量为15%,硅灰含量为5%时其电通量最小,抗渗性能最佳。最后以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轻骨料喷射混凝土在隧道漏水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添加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性能、抗冲击性能、抗疲劳强度,而且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聚丙烯腈纤维是混凝土理想的阻裂、增强与增韧材料。该文通过汕头市华山路、杏花路旧路加铺混凝土面层工程实践的情况,介绍了聚丙烯腈纤维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混凝土面层工程的应用及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路面的优异性能,提出了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能有效地改善路面性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