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入射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声学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二维空间声波斜入射条件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声学模型;从水声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斜入射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的声传递矩阵,及终端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表达式;对水中目标的隐身夹芯壳板结构声学系统进行了垂直入射声学试验,试验结果与传递矩阵法数值计算吻合较好;对试验声学系统进行了斜入射下声学性能数值计算,分析了入射角对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考虑斜入射下夹芯层厚度、密度、损耗因子、及水层厚度等对水中目标隐身壳板结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进行了声学设计;考虑吸声夹芯层总厚度一定,对梯度阻抗夹芯进行了声学设计,分析了梯度夹芯层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隐身结构声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实现了承载和隐身的一体化,具有较好的声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2.
潜艇的声隐身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各种新的声学材料和结构不断涌现。首先对复合材料在潜艇声隐身结构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其材料、结构形式、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夹芯吸声复合材料作为水下声隐身结构的发展趋势。然后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夹芯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夹芯复合材料各层材料参数,如厚度、声特性阻抗和损耗等对声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评估了典型局部结构壳板应用夹芯复合材料后的力学性能和声隐身性能。结果表明,潜艇非耐压结构的壳板采用夹芯复合材料可以满足结构的力学要求,与钢结构相比声隐身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以往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密度,采用高强玻璃钢材料作为表层、多种空心玻璃微珠填充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合成的轻质吸声材料作为芯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轻质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对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设计,并研究其水声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证明,以南京玻纤院的S2高强织物采用真空成型合成的玻璃钢作为表层材料和轻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作为芯材来制作的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水声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在降低夹层结构复合材料重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声隐身性能和承载性能,更有利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舰船声隐身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声隐身是隐身舰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概述了舰船声隐身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从材料角度阐述了舰船声隐身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几种在舰船声隐身工程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光辐照制备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中的预交联组分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力学拉伸测试仪、扫描电镜、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等不同测试方法对不同比例下制得的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其断裂强度达到6.58MPa,断裂伸长率为127.2%;且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2.34×10^-3S·cm^-1,相对于锂电极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6V.研究表明,此类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6.
涂层隐身是水下目标声隐身的一个主要方法.针对水雷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水下目标覆盖薄吸声涂层的高频反射特性.根据垂直入射时多层介质的声传播理论,利用多层均匀复合结构的传递矩阵,研究了水中多层结构的高频反射特性,通过Matlab编程仿真了高频下覆盖薄吸声涂层时吸声涂层的厚度,杨氏模量,损耗因子对反射系数的影响.最后对吸声涂层的厚度对反射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频范围目标表面覆盖薄吸声涂层可以有效减小目标回波信号强度,提高其声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水面舰船声隐身性能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面舰船面临的水声威胁和声隐身设计特点,给出了水面舰船水声对抗效能初步估算方法,明确了水面舰船声隐身设计的工作方向,并为声隐身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舰艇水下非声隐身性能测试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舰艇非声隐身技术的发展,建立非声隐身性能测试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借鉴其他知识体系,从技术能力、设计需求和作战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水下非声隐身性能测试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基本内容,目的是用于指导舰艇非声隐身性能的测试。并以舰艇水下电磁场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基本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9.
国外潜艇声隐身前沿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包括超常材料潜艇隐身技术、新型磁致伸缩材料、潜艇电磁发射技术、环境能采集技术和新型声学照相技术在内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潜艇声隐身前沿技术。内容涉及对新概念、新原理、新材料的介绍和研究,为了解国外潜艇声隐身前沿技术发展情况,提升我国潜艇在作战使用中的隐身优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心远 《船电技术》2016,36(4):23-25
随着海军转型建设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要与新时期海军的使命任务相适应。舰艇主承修工厂修理振动噪声控制条件建设是决定舰艇维修保障过程中,声隐身性能能否保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以舰艇作战需求为牵引,以修理工厂振动噪声控制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控制修理工厂装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振动噪声性能,使维修后的舰船声隐身性能能够恢复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水下吸声覆盖层结构及吸声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中,在水下目标声隐身背景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以吸声覆盖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声隐身结构研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吸声覆盖层结构分为粘弹性复合吸声结构、周期散射复合吸声结构、孔腔谐振吸声结构等,比较了各种吸声覆盖层的结构形式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从吸声机理出发,分析了各种吸声覆盖层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展望了我国水下吸声覆盖层结构及吸声机理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所处环境是封闭潮湿、高压富水的地下空间,因而对其材料的耐久性能要求极高。聚合物胶乳对水泥混凝土有良好的改性作用,本文研究了丁苯胶乳、羧基丁苯胶乳、聚丙烯酸酯胶乳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改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并就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考虑雷达隐身性能要求的舰艇外形截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艇雷达隐身性能设计是舰艇生命力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作战效果。舰艇雷达隐身最为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外形隐身设计,而舰艇主要截面在雷达波各入射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大小将决定舰艇整体隐身性能的优劣。本文在介绍雷达隐身性能分析常用数值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对不同截面外形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进而得到隐身性能较好的截面外形的设计方法。文中还进行了全船隐身设计和分析,并与常规设计相比较,验证了外形截面隐身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潜艇螺旋桨轴承降噪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潜艇螺旋桨轴承在低速时容易发出异常噪声,对潜艇声隐身性能影响很大,国内外对这一潜艇降噪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引起螺旋桨轴承异常噪声的因素很多,如轴承材料性能、轴承结构、轴与轴承表面状况、轴与轴承间的对准情况、水温、水质特性等.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潜艇螺旋桨轴承所用材料、轴承结构、试验装置、润滑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雷达波隐身技术进行分析,分别研究外形隐身与材料隐身对于雷达波隐身性能的影响。对潜用光电设备及其升降装置的雷达波隐身设计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最后提出潜用光电设备及其升降装置雷达波隐身设计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舰船声隐身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舰船隔声材料不仅要轻质还应具有优良的隔声性能。夹层板结构具有轻质,且在高频段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但其在中低频段隔声性能不是很理想。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具有良好的低频带隔声性能,因此本文将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引入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中,设计新的超材料蜂窝夹层板结构。通过数值方法对不同形状质量块超材料结构的隔声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蜂窝边框形状、质量块大小以及薄膜预应力对米字形质量块超材料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潜艇的声隐身性能是衡量潜艇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降低潜艇水下辐射噪声和声目标强度,不仅能提高潜艇的隐身性,还能提高潜艇实施先敌攻击的能力。文章系统的介绍了国外潜艇声隐身领域取得的成果及影响声隐蔽性的因素,提出了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山 《船舶》2008,19(6):10-12
简述了水面战斗舰艇隐身设计的几种途径,包括隐身外形设计、隐身材料和降低舰艇红外特征以及控制舰艇自身电子特性等。在实际应用中对这些方法的优劣进行探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防锈颜料是涂料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为提高涂料的防腐性能,需对填料的表面进行改性,文中提出表面活性点位的概念,并利用此概念分析了改性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对没有活性点位的填料提出了采用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手段,增加活性点位,以增强防锈颜料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舰船声隐身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舰船隔声材料不仅要轻质还应具有优良的隔声性能。夹层板结构具有轻质,且在高频段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但其在中低频段隔声性能不是很理想。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具有良好的低频带隔声性能,因此本文将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引入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中,设计新的超材料蜂窝夹层板结构。通过数值方法对不同形状质量块超材料结构的隔声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蜂窝边框形状、质量块大小以及薄膜预应力对米字形质量块超材料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