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海面大气折光系数的意义、用途和国外某些国家在航海上采用该数值的情况;作者根据1987年在中国南海、北海(黄海)和东海海域对海面大气折光系数进行定点规测所获得的2074组有效数据,初步求出了中国海区海面大气折光系数平均值的情况;同时通过微机处理进行多次线性回归,得出了求海面大气折光系数瞬时值的经验公式;对进一步开展研究这—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西天取经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描述的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前往西天取经、历尽艰辛、曲折离奇的故事。然而,唐僧并不是我国去西天取经的先驱者。早在唐僧取经之前230年,东晋长安城就有一个著名法师率先西行。这位法师僧名法显,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县)人,因感到“经律舛缺”,为了寻求戒律(佛教徒所净行的法规)和三藏(经、律、论),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偕同慧景,道整、慧应、慧蒐诸僧,毅然舍离繁华的长安城,不畏艰险,取道甘肃敦煌以西出  相似文献   

3.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海气相互作用和军事海洋研究来讲非常重要,但由于海面粗糙度难以直接测量,因此只能通过间接计算得到。随着卫星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高度计、散射计等为研究海面粗糙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渠道。作者利用T/P星1997-2000年的高度计反演得出的海面风场数据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并对太平洋海域(15°-30°N,135°-150°E)海面粗糙度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发现太平洋海面粗糙度在El-Nino、La-Nina期间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效果,提出纹理高阶分形特征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海面舰船目标检测原理,并对海面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处理,然后提取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的纹理高阶分形特征,并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分析海面舰船目标的变化特点,从而建立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的效果。结果表明,对复杂背景的海面舰船目标,本文方法不仅提升了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的准确性,解决了海面舰船目标漏检的难题,而且海面舰船目标检测速度明显加快,可以实现海面舰船目标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普陀山,向以供奉观音菩萨而闻名于世。观音原为古印度一圣王之子,名不昫;后成为佛教中人物传到中国,转作慈悲女性,被称为“观世音”(通常称“观音“)。据《法华经》载:“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那么观音如何到普陀山并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呢? 这要从唐代日本留学僧惠萼说起。当年惠萼在中  相似文献   

6.
李旭光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31-132,146
照片尺寸为20mm*30mm;最好不用红色背景建立海面光学成像理论模型研究海洋内波是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热点之一。文章初步讨论了太阳耀斑在光学卫星上的影响,结合海面光学可见光反射率模型,基于Cox-Munk模型计算了海面的辐亮度,并研究了海面风速、海面油膜对海面太阳辐亮度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舰船RCS是海上雷达系统探测回波强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呈现不规律的随机起伏。论文主要研究了粗糙海面的起伏特性、不同频率、不同极化方式以及不同入射方向的雷达入射电磁波对舰船RCS特性测量的影响,给出了粗糙海面的统计模型,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舰船的RCS进行了计算仿真,研究结果为海面雷达的侦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冰海脱险记     
1992年3月11日夜,星空朗朗,和风徐徐。冰岛维斯特曼群岛周围的海面经过两天的翻腾咆哮之后平息了下来,海面是那样的宁静安谧,微波荡漾,五名探险者驾驶着“赫尔西”号在这美丽的夜海孤零零地漂荡着。 9时50分,“赫尔西”号突然向左舷倾斜了30度,22岁的古德劳格(“赫尔西”号的主人)顿时感到不妙,他沿着船舷栏杆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面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海面温度在海面红外辐射能量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针对海面热平衡方程中的海面热传导分量进行研究,采用一维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来计算该分量。在求解热平衡方程过程中,首先通过隐式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离散化,接着将方程转换成矩阵运算形式,然后利用追赶法求解海面温度。最后通过和实测海面温度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海面温度计算模型能准确反映海面温度变化情况,满足后续对海面实时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958年6月23日,苏联“塞瓦斯托波尔”号考察船全速行驶在丹麦海峡中,蔚蓝色的海面上吹着清新的夏季风。突然,船舷旁平静的海面上翻起了层层白浪。大片大片的死鲈鱼魔术般地漂浮起来,海面渐渐泛成了白色。船员们望着白茫茫一片鱼肚朝上的死鲈鱼,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会是真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鲈鱼大量死亡是由于局部海区水温悬殊  相似文献   

11.
《舰船科学技术》2013,(10):25-28
通过随机粗糙海面的P-M谱密度函数,建立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三维随机粗糙海面模拟模型,并得到随机粗糙海面的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的解析解。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产生随机粗糙表面的高度起伏,数值模拟了不同参数下的三维随机粗糙海面。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海面高度起伏随风速增大而增加,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2.
舰船热尾流必须经历海面辐射和大气传输过程才能被红外探测器发现。本文建立了海面红外辐射产生和大气红外辐射传输数学模型,在海面红外辐射产生中考虑了粗糙海面分布、风速和探测器观测角度对海面红外辐射的影响,在大气红外辐射传输中考虑了大气分子吸收、大气散射和气象条件对大气红外辐射传输衰减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影响红外隐身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红外隐身评估技术提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号台风海葵形成于西北太平洋,8月8日晚登陆浙江省,引发长三角地区强风和暴雨。台风海葵经过前后,西北太平洋风场、降水、叶绿素浓度、海面温度等海气参数,有明显的变化。本文利用MATLAB绘制海面温度(SST)、风场、降雨量、海面高度(SSH)以及叶绿素图像,研究和分析上述参数的变化及相关性,结合温度场和风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风海葵期间,SST低温区位于台风轨道右侧,下降大约超过3℃;降雨量,叶绿素浓度等在台风登陆后均有明显增幅;台风会引起SST和SSH的变化,而风场、降雨量和叶绿素浓度的变化又受到SS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897年7月11日,约摸中午时分,圣诞岛在“浪花”号右舷前方出现。到了晚上,它就移到了船的正右方,距离大约有2.5海里。从海面上看过去,圣诞岛像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大球体,陆地从海面上升起,直至中央的高峰。从轮廓上看,它很像一条巨鲸或者一个沉睡的怪物,静静地躺在大洋里。“浪花”号向着它的头部方向驶去,渐渐地好像看见了它的鼻孔。海浪拍打在它  相似文献   

15.
奇趣珍闻     
《航海》1992,(4)
海丰岛失而复出沉没了十九年的台湾海丰岛,最近奇迹般地再度浮出海面。海丰岛位于台湾云林县台西乡外海,四周海域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十九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大“据点”,不少渔民在此居住或作中途休息站。可是,一下子沉没了。再度浮出海面的海丰岛,岛形  相似文献   

16.
现有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存在跟踪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研究。以雷达获取的海面图像为前提,采用可变部件模型检测舰船多目标,利用光流法生成舰船多目标轨迹片段,将得到的舰船多目标轨迹片段映射到成本流量网络中,形成网络流图,得到最小网络流的舰船多目标方程,通过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最小网络流网络,实现了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的优化跟踪。通过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相比较,构建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极大的提升了跟踪效果,充分说明构建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深海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舰船在海上精确定位的需求。本文以超声波测距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讨论了一体式和分立式两种超声波测距原理,研究了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于分立式的超声波测距原理的舰船海面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可以精确地算出舰船在海面上的坐标;探讨了超声波测距在舰船海面定位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对我国舰船海面定位系统的研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枪鱼是一种重要的远洋洄游性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于远洋暖水海域。根据2010年8月和9月(2010.7.26~2010.9.22)南太平洋海域的实测海况及渔获量数据,本文研究了渔获量与不同水层海水温度、海面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究海域内的各研究水层均存在金枪鱼渔场的适宜温度范围,其中海表水层温度与金枪鱼渔场分布情况最为密切,呈现较好的正态分布情况;研究海域内金枪鱼渔场的适宜海面高度为41~60cm。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多天线阵列技术的发展,MIMO多输入输出系统已在移动通信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及应用,其核心是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发射端都利用多天线技术。但由于海面通信系统的风速、海面折射反射及多径干扰,造成海面通信系统在MIMO多天线阵列信道解析的误码率较高,降低了海面通信容量。本文在研究MIMO多天线阵列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有的天线分集技术,提出MIMO天线的方向对海面通信信道容量的定性影响模型,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海上无线电通信特点出发,采用Longley-Rice模型对海面浮标中继通信系统电波传输损耗进行仿真研究,确立了海面浮标通信与海洋环境及通信系统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海面浮标通信电波传播损耗进行研究,为浮标通信系统设计特别是对浮体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