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对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铁路路堤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对施工期胶新铁路一段路堤进行了天然降雨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路堤坡面的水土流失形式在特大暴雨时表现为浅沟侵蚀,但不影响路堤表面的稳定性;路堤坡面产生水土流失需要一定的雨量和雨强条件,雨强是引起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路堤通过改变沿线原来的径流途径引起二次水土流失,即通过路堤的渗流冲刷下游农田,及时修建导流排水沟可以预防二次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牛京芳 《科技交流》2000,30(1):84-89
山地铁路建设,必然要长期和短期占用土地,破坏地表形态,如果不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将会促使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对于山地铁路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有路基、桥隧、站场以及其它附属工程的建设。本着重论述山地铁路建设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并对山地铁路建设造成的水力侵蚀量进行预测,进而提出了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湖南省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基处理工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泥掺入比、水泥标号及含水率等因素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标号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泥掺入比,影响最小的是含水率。  相似文献   

5.
侵蚀性环境水形成与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巫锡勇  王鹰  罗健 《铁道学报》1998,20(4):106-112
侵蚀性环境水的形成及其侵蚀能力不仅与岩石组分密度相关,而且与地下水在岩层中的运动特征有关。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影响着其与岩石的反应速度,而地质构造、岩层厚度、岩石破碎程度及地下水的补给状况等则是影响地下水运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地下水在岩层中的运动过程、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乐所2号隧道混凝土腐蚀状况的分析,弄清了工程建筑物周围地质状况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对混凝土腐蚀机理研究、腐蚀程度评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施工需求,铁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除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周边道路、水路外,还需要新修施工便道或对既有道路进行整修。本文通过对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便道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高速铁路既有线提质达标工作,不断提高既有线提质达标检测试验组织水 平,在阐述和分析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渝高铁提质达标工作组织情况基础上,针对高铁既有线提质达标检测试验主要任务、困难特点、主要做法、主要成效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和研究,可为全路350 km/h高速铁路既有线提质达标检测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般锚杆不能在淤泥层和淤泥质粉砂层锚固,是长期以来困扰地铁施工的难题。广州地铁2号线选用水泥土地锚作为磨碟沙站北端一期基坑的支护形式,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技术措施满足了设计对围护结构变形限值的要求,水泥土地锚成桩状态良好。从而证明大直径水泥土锚杆在软弱地层进行锚杆施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必须承担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义务 ,并同时进行监测。笔者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 ,提出 :监测时段主要为施工期 ;监测地段为路堤、路堑、弃渣场、取土场 ;监测内容为水土流失的面积、水土流失量及水土流失强度的变化等 ,并就监测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根据山岭隧道施工期涌水产生的环境危害实例,从设计与施工技术上分析原因,研究防治涌水危害的施工技术,探索防止水土流失的山岭隧道建设思路。研究结论:研究得出隧道涌水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因素;从现行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上分析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环节和难度;提出了超前地质探测与水文监测是制定治水方案的基础,超前预注浆减压,限量、限时排放的治水施工技术是隧道治水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成果应用于某岩溶隧道的治水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 ,并针对其特点 ,对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重点及防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铁路长隧道弃碴环境影响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搜集有关资料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铁路长隧道由于弃碴占地引起耕地面积减少及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浆砌片石、干砌片石、码砌片石、片石笼及新型的塑料土工格栅工程防护措施与覆土造田、生物治理环保措施,以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弃碴作为二次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途径,使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取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三统一。  相似文献   

13.
道路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道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流失评价的重要性 ,按照边坡形成过程的不同将人工边坡分为堆填边坡、挖损边坡和压实边坡 ,分别分析了三类边坡的水土流失形式 ,在野外监测、降雨试验及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讨了各类边坡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简单介绍了铁路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本文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对路基、隧道、桥梁、施工场地、取弃土渣场等方面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实践,分析了美国农业部通用流失方程式(USLE)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龙传伟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1):42-43,46
湘桂铁路永州至柳州区段扩能改造工程影响水土保持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线路走向、路基挖填、桥隧施工、取土弃碴等方面。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现状、预测扩改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再根据不同类型的施工特点,采取合理选线、稳固弃土、造地复垦、植物防护等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落实国家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淤泥质黏土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湖南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淤泥质黏土软基处理工程,进行淤泥质黏土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试样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淤泥质黏土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水泥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以分为加载初始阶段、塑性上升阶段、应力~应变下降阶段和残余强度阶段等4个阶段;水泥土的变形模量随着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高、水泥掺入比低和龄期短的试件呈现塑性破坏,而含水率低、水泥掺入比高和龄期长的试件呈现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1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引起风力侵蚀、沙害,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四个方面的水保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藏铁路运营十多年后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并结合跟踪监测数据,分析青藏铁路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格拉段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既保证了铁路的修建不使该区域的水土流失加剧,又保证了铁路运行安全,格拉段沿线水土流失情况总体上未恶化;由于青藏高原沙漠化加剧,目前青藏铁路水土保持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路沙害问题。建议继续对沿线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山区铁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及岩石边坡的生态恢复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应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