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给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坏,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据统计,雨雾天气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为平原地区的29倍。为避免山区公路高边坡垮塌给公路交通带来的危害,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成功研发了远程智能监测系统"云眼"。该项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目前,"云眼"边坡智能监测系统已在重庆、福建、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的多条山区公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单位的高度关注,交通运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14日,由重庆交科院承担的石忠路机电工程施工图设计,顺利通过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组织的专项审查。石忠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包括隧道运营通风、照明、消防、供配电(简称“强电系统”)和全线监控、通讯、收费与安全设施(简称“弱电系统”)以及各自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由重庆交科院承担两阶段勘察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3.
路基长期路用性能的监测对于保障高速公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特殊填料修筑而成的路基。本文依托江西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工程,于沿线选取3个路基监测断面,布设了一套路基长期路用性能智能监测系统。路基监测系统的布设重点考虑了路基横断面形式、填料特性、地质地形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在明确监测系统的目的、内容及相应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选取监测设备,确定了监测断面的位置及监测设备的具体布设。通过对运营期一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分析,布设的花岗岩残积土路基性能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获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为路基的沉降变形和边坡水平位移状态评价提供支撑。该系统的建立为路基长期性能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路工程边坡在建设过程中,受建设活动和自身构造的影响边坡容易出现失稳。为解决传统边坡监测技术效率低、时效性差等弊端,通过采用北斗卫星、地下液位计、裂隙计等物联网监测技术建立一套全天候、全方位的公路工程边坡智能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公路工程边坡智能监测系统成功应用于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边坡变形监测,智能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同时可以通过物联网及时将边坡变形预警信息提前告知工程人员,有效地避免了边坡变形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进一步地为公路工程边坡智能化监测领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廷志 《路基工程》2022,(3):151-154
边坡监测逐渐从人工转为自动化,结合南宁吴圩机场至隆安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案例,详细介绍智能监测系统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对2020年7月份的智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的地表位移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在允许范围内,其边坡处于安全阶段。  相似文献   

6.
以京港澳高速公路K1050+140~K1050+440段边坡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堑边坡滑坡的主要成因;针对路基坡面情况、岩体呈层状特征、结构面发育状况等提出了边坡防治措施,并就各项措施给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远程监控系统的智慧化是智慧高速公路发展方向之一,其中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变形的实时远程监控也是智慧高速发展的一部分。利用多角度监控技术,将监控信息实时传达至监控中心,构建对高速公路潜在危险的路堑高边坡区域降雨、地下水位、坡表变形、坡体内部水平位移进行全方位实时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分析路堑高边坡变形趋势及其稳定性。进而实现了高速公路的潜在危险路堑边坡管理养护的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实时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运营,同时该远程监测系统还可及时预报预警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纵横交错,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对后续修建工程穿过高速公路又是一大难题。笔者通过暗挖法下穿高速公路过水隧洞设计及施工实例介绍,说明采用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并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沉降进行了详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对高速公路路基有一定扰动,但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深孔位移动态监测原理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深孔位移观测技术用于石忠高速公路,通过观测滑坡体的发展状况及变形规律,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动态变更设计并指导施工合理化调整,为营运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介绍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些方法、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对湖南衡岳高速公路段路堑、路堤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广东公路交通》2017,(6):55-60
高速公路沿线高路堤边坡运营多年后,由于受到边坡所在区域不良工程地质、水文、外部环境、人工堆载、人为开挖破坏及大气降雨等内外因作用下,往往出现不利于边坡稳定性的病害、变形及应力,对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非常不利,因此很有必要对公路沿线存在安全隐患的高路堤边坡进行定期监测与定期病害检查,并根据定期监测与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养护处治与效果验证。结合广东省江肇高速公路K267高路堤边坡养护设计方案综合比较及处治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监测验证,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边坡施工稳定性对公路建设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边坡坍塌、冲刷破坏等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速公路高填挖深挖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监测,保证了施工顺利完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公路鸡爪沟地形高填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概况,结合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鸡爪沟地形高填路基变形监测方案;在路基施工与沉降监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路面铺筑的最佳时间,并通过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4.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以衡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对其路段的路堑、路堤边坡,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其路堑路堤边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在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基于物联网的中小桥梁运营结构安全监测基础问题研究"、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面向中小桥梁的桥梁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与运营模式的研究及示范"、以及招商交科院自主创新项目支持下,招商交科路联网"桥梁云平台"系统研发成功。该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了针对桥梁结构运营安全监测的"桥梁云平台",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2方面,实现了桥梁结构运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鹤大高速K290+285~K290+485段边坡现状,通过借鉴国内外边坡监测先进技术和经验,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边坡监测预警系统架构,在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灾变信息云数据库RDS、灾变信息云监测WEB平台,并根据监测预警需求,研发了灾变监测APP终端,最终形成高速公路边坡一体化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由于运营管理者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路况实时、全面地了解和控制,所以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视频联网监控系统经历了模拟视频、数字视频、远程网络视频阶段。它作为现代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的现状以及工程实例,从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孙晓鲲 《中外公路》2008,28(2):14-16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具有双重作用,即路基边坡的护坡功能以及造景功能;主要作用表现在使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而造成部分路基破损或塌陷,确保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时又可以营造出"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该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的问题和具体内容,并就与其相对应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立交桥运营期间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基于LoRa无线网络技术设计并研发了城市立交桥远程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系统以物联网架构为基础,由安装于城市立交桥现场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节点、无线传输节点和部署在云端的监测云平台的3部分组成。现场设备通过LoRa技术以星形拓扑结构进行无线组网,将采集的监测数据远程上传至云平台,最终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远程监控、智能预警的全功能流程。监测结果表明,基于LoRa的城市立交桥远程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对提高城市桥梁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组织紊乱、资料管理无序等问题,通过对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沿线278段边坡的排查分析,研究了隐患排查工作流程,以规范管理程序,实现公路边坡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理向超前预防的转变。通过"贵州省路基管理及公路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所排查的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沿线高边坡地质灾害信息的在线查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