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贵州各族人民亟盼打通红水河水运出海主通道如果比珠江为一条龙,那么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则是龙脚龙尾。2001年开工建设的龙滩水电站,在贵州省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形成了360公里的深水库区航道,无疑为珠江这条巨龙强了身健了体,为"南下珠江"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然而,龙滩水电站的通航设施迟迟未建成,长期成为新的碍航闸坝,贵州省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早日恢复红水河全线通航。他们痛惜龙滩断"龙脉",期盼船舶过闸来。  相似文献   

2.
参加全国"两会",苏国萃委员已有10年的履职经历,作为连任三届的老政协委员,他对内河航运的关注依然情有独钟。采访一开始,他就和记者聊起了西江碍航问题。作为珠江干流西江上游的红水河,由于1975年建设大化水电站时未同步建设通航设施,致使红水河断航30多年,让人扼腕叹息。然而,类似的悲剧仍然在上演着,2004年,在大化水电站上游正在建设的龙滩水电站仍然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另外,右江上游正在建设的百色水电枢纽也提出缓建通航设施,这意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04,(9):18-18
从右江百色水利枢纽规划及通航建筑物初步设计报告审查会上传来消息,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标准将重新进行论证。 在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召开,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区和云南省发改委、交通厅、水利厅、云南省文山州政府、广西右江开发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4.
珠江动态     
<正>《红水河通航1000t级船舶主尺度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月22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了《红水河通航1000t级船舶主尺度研究报告》评审会议,该报告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委托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研究完成。评审认为,课题组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内河航运建设“九五”期间重点强化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按通航1000吨级(部分可通航500吨级)船舶为标准,重点提高航道等级,集中力量建设长江干流、西江于流、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形成“两横一纵两网”基本贯通的格局。“十五”期间,将继续建成“两横一纵两网”高等级内河骨干航道。珠江水系重点解决红水河大化、百龙滩枢纽恢复通航……  相似文献   

6.
正龙滩,这个因通航建筑物问题而困扰了珠江水运多年的干流枢纽,在近日取得重大突破。1月5日,龙滩枢纽通航建筑物通航标准由500吨级船舶调整为1000吨级船舶前期工作协调座谈会在贵阳召开,笔者有幸参与了会议全程。  相似文献   

7.
近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提高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通过能力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峡谷段枢纽船闸平面布置和下游通航水位备降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跨越我国三省一区,在我国内河主通道网占据了"一横"的重要地位。目前,红水河干流水电枢纽梯级开发建设中存在着通航建筑物建设规模不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9月18日,记者从2020年珠江水运高层协调会议上获悉,珠江上游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正在快马加鞭,争取明年动工,有望"十四五"通航。右江上起云南剥隘,下至广西南宁,全长435公里,是国家规划的内河高等级航道,是沟通云南和广西、连接粤港澳的重要的水运通道,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右江建有百色、那吉等5座枢纽,除百色水利枢纽外,其余4座枢纽均建有1000吨级船闸。  相似文献   

9.
2021年,洋溪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提升了通航标准,完成了由四级航道兼顾10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三级航道标准的工可及航评报告编制;梅林航电枢纽工程也同步按三级航道标准修改工可及航评报告,其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于11月11日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07,(4):4-4
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可以预计其船闸将会是珠江水系最繁忙的船闸。3月3日,该枢纽1000吨级的2号船闸通航。到5月,2000吨级的1号船闸也将通航,到时两个船闸同时运行每天可通过上下航船舶500艘左右。据梧州水上检查站的统计数据,2006年每天上下航通过该枢纽的船舶约为320多艘,目前2号船闸上下航通过船舶不足200艘,1号船闸正在建设,2号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导致了近期船舶通过枢纽船闸时须等待一段时间,但是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广大船员的支持配合,枢纽通航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1.
正1月5日的贵阳,寒冬在雨水的加持下更显凛冽。但对于珠江水运人来说,这一天却格外的"温暖"和"心潮澎湃"。在贵阳召开的龙滩枢纽通航建筑物由5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1000吨级船舶标准前期工作协调座谈会议,有关各方达成了初步共识,形成了多项会议成果。这个难得的局面,足以令所有珠江水运人相信:龙滩,曙光在前!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10日至11日,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在广州组织召开了"珠江三角州 1000吨级、1500吨级多用途集装箱标准船型研发"项目初审会,珠江水系主要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对该两种船型的研发技术报告和图纸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初审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8日,2020年珠江水运高层协调会议提出了"十四五"珠江水运发展重大举措。包括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大改革创新、完善安全应急重大措施、健全水运发展重大政策等四个方面。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推进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扩能提升工程建设,通过3000吨级航道工程实现南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建设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推进红水河、柳黔江高等级航道提升工程建设,推进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三线"高等级航道全线贯通。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推进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间的江海联通。  相似文献   

14.
<正>一、珠江水系航运和集装箱驳运市场状况 珠江水系有大小河流2000多条,总长36000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现有可通航河流998条,可通达广东省87%的市县。其中,珠江三角洲河网通航里程5823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以通航1000吨级以上标准航道为骨架的运输航道网,具有实现"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39年,红水河无声这种无声,是红水河的失语。曾经百舸争流的红水河,在这39年间逐渐断航,也逐渐失去了在珠江水系航运中应有的地位,上游下不去、下游上不来。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红水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粤、港、澳江海直达的重要水运主通道。河道的通航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便已有红水河通航的记载。那时的红水河使已经是巴蜀沟通夜郎与番禺的主要运输通道。红水河自古以来就作为西南山区与东部沿海沟通的水上要道,山与海通过河流无缝对接、亲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龙滩水电枢纽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2010年红水河全线通航的目标和希望已然化为泡影,对红水河全线通航问题深感忧虑。红水河是西江上游主干流,是国家规划的"两纵一横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航运集团将在2021年至2030年分三期新建400艘1000吨级至3000吨级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示范引领珠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本次率先启动的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将为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月3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工仪式在广西梧州举行。  相似文献   

18.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推行出岛全面预约,优化货车通行计费方式并启用‘一站式支付’功能,便捷性和舒适性大大提升"、"珠江上游龙滩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打通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惠及流域内1500多万沿江群众"、"西江航运干线88个桥区水域航道完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相似文献   

19.
《水运工程》2004,(12):71-71
港江港25万吨级(预留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这标志着该项目将由预备工程转入正式实施阶段。该航道按首期设计通航25万吨级单向航道标准建设,即在现有10万吨级航道选线的基础上拓宽、浚深,并预留30万吨级油轮单向乘潮通航标准的发展余地。工程总投资为9.917亿元,建设期为2年。湛江港25万吨级(预留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后,25万吨级的巨型油轮将可进出湛江港,30万吨的巨型油轮(不需减载)将可乘潮进出湛江港,将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该航道的建设,不但提升了湛江港的核心竞争能力,也极大地…  相似文献   

20.
黄伟 《珠江水运》2013,(Z1):54-55
近年来,随着广西对西江航道的扩能改造,广西内河水运迎来了发展新时机,一些断航河道恢复通航,河面上又现千帆竞航景象。航运现状广西海岸线长达1590公里,并拥有防城、北海等国家一类口岸,具备发展水路运输优越的自然条件。东线的桂江、北线的融江、中线的红水河、西南线的左江和右江等河流经整治后均可通航,水路运输可直达粤、港、澳地区;右江和红水河上游河段待百色水利枢纽、龙滩电站建成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