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珠江水运》2021,(6):36-38
国家铁路网包括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含部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13万公里(含部分市域铁路),合计20万公里左右。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港区铁路道口安全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港区铁路道口自动监控系统,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结构,并详细分析了各子系统和组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港口铁路系统的列车运输能力和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在黄骅港港区铁路扩容工程中,港区站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传统的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在区间采用先进的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并在港区站采用微机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改善与优化港区站场信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DCS的铁路油库实时监控系统由由温度、压力、液位传感器、智能仪表、IPC机及组态软件Kingview 6.03组成,它实现了对油库状态的自动监控,实现了油库的管理自动化,降低了成本、提高运行的效率及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烟大铁路轮渡渡船的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有严格的防爆和防护等级要求,以及船岸和轮船火车安全联动等复杂约束.文章论述了在研制该系统中,采用的安全控制系统体系、控制电路原理、控制电路板设计、雷达测速等硬件设计中的约束考量和监控系统软件设计需求以及开发技术.该系统在测试过程中,达到了期望的安全控制技术要求,说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烟大铁路轮渡渡船的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有严格的船岸火车调度、安全联动等复杂约束。本文论述了在研制该系统中,采用的安全控制系统体系、控制电路原理、控制电路板设计、雷达测速等硬件设计中的约束考量,和监控系统软件设计需求以及开发技术,目的是为了确保渡船靠港时渡船装卸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7.
港口铁路区间双线同时同向运行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铁路运输具有运价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以宁波北仑港口铁路为例,将单线铁路建设为复线铁路,实现铁路区间双线自动闭塞运行,以提高运输效率。由于港口货物近年资源性物资比重大,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运输方向不平衡性问题,应采取铁路双线同时同向运行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且铁路信号设备可保证同时同向运输安全要求。经综合分析,港口铁路区间双线同时同向运输可提高海铁联运能力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AEI-CPS 已列入2003年国家火炬计划,是采用先进的微波识别技术对铁路咽喉通道的列车数据 进行实时采集、全天候监控列车信息的车号自动识别处理系统。它的研发和应用,代表了我国铁路货运信息化的 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的信息化程度。针对 AEI-CPS 系统在秦皇岛港的应用实例,详细论 述 AEI-CPS 设备的选择、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后期数据的维护、共享等诸多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湛江港港区铁路道口有人值守模式下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港区铁路道口无人值守模式并引进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道口智能控制系统、机车智能车载装置、监控中心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组成。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实现对道口公路上人、车、异物检测和闯入报警,基于激光雷达、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实现机车运行位置、状态的检测,基于非接触传感器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道口的全自动控制。经现场实践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港区道口的全自动无人控制,提高铁路道口的智能控制水平,大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道口通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通行率。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港口铁路线路检查整治常态化,确保行车安全,研发一套基于无线实时传输的港口铁路线路动静态远程检控系统。通过GPRS,3G或4G无线信号,实时收集并存储晃车仪动态检测数据和智能轨检仪静态测量数据,对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后再同时分级下发至各单位各部门,从而实现对港口铁路线路的实时监控,缩减铁路线路的检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务检、养、修、管的信息化程度,实现对作业人员及作业过程的全程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宁波穿山铁路支线建成后,宁波舟山港港口铁路通达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宁波港域港区间也可以完全实现铁路联通,港区间交通网络将实现铁、公、水、管全覆盖,宁波舟山港的强港之路将迎来新的推动力一、开行港区穿梭列车的背景随着宁波舟山港国际强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港口集装箱量日益增加,由于港区和泊位分布的原因,宁波港域北仑港区与穿山、梅山港区间集装箱移动量非常大。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流通于港区之间的集装箱量高峰时期约900车/d,最低的时候也有700车/d,其中85%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C/S网络化架构,设计了一种船舶电站无线远程多机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本地和远程两级分布式控制体系,可实现在C/S模式下监控系统的服务器与多台远程客户端同时进行电站监控。文中介绍了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基于本地基站监控系统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两级监控体系架构,通过在Lab VIEW平台上嵌入TCP/IP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实现本地服务器与远程客户端两级之间的实时通信及船舶电站状态监控;分析了基于Lab VIEW平台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总线监控,这种两级网络化监控是一种更加灵活方便的智能监控模式,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船舶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港口船舶的监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船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了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以及控制器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最后给出了监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架构。这对于促进我国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粤海铁路北防波堤施工期质量监控和爆炸挤淤填石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转子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中,不确定性广泛存在,并且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含区间不确定性转子系统频响分析的序贯代理模型方法。基于区间数学以及转子动力学理论,本文首先建立了含区间参数转子系统频响的控制方程。基于传统的静态代理模型提出了面向转子系统区间分析的序贯代理模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叫少量的样本点构造粗糙代理模型,再提出了两个指标函数进行下一阶段的选点。重复该过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最终可以得到转子系统频率响应的精细代理模型,进而得到区间边界。和传统的区间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度高,适合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SIP在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在互联互通性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S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并进一步研究了SIP在该视频监控系统之内和视频监控系统之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机舱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日趋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船舶机舱设备的监控要求,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常规机舱监控系统的监控功能,而且融入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可实现在线数据挖掘和分析,扩充了监控系统的内涵。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给出了适合船舶机舱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并利用该算法结合实船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界面友好、挖掘方法合理,满足实船数据处理要求,为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樊成 《中国水运》2014,(1):265-266
文中结合某高跨既有铁路连续梁(40+64+40)1TI挂篮施j二过程中几何线彤监控的成功实践,详细闸述了连续梁施工监控网络、结构预拱度分析计算和箱梁线形控制程序,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船舶的监控系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研究了船舶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阐述了船舶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架构;着重分析了船舶监控系统数据管理的内容以及技术特点,并且给出了船舶监控系统数据管理的整体结构。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传统监控系统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无法满足系统设计需求,提出了嵌入式控制器在舰船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在设计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引入嵌入式控制器工作原理,设计舰船电力监控电路,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采集舰船电力数据,设计舰船电力监控算法,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舰船电力数据的监控。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舰船监控系统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