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水库边坡稳定性不确定性研究的深入,各种估计方法层出不穷。现有的研究主要有理论分析(如弹塑性力学理论,极限平衡法等)和人工智能(如D-S证据理论,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本论文所研究的云模型属于不确定人工智能范畴,主要是定性和定量的相互转化。边坡失稳是水库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不仅对水库运行安全构成威胁,对水库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样不容忽视。该文利用前人的经验总结,改进传统的正态云模型,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边坡工程实例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部是山地广泛分布的地区,在很多工程建设中都需要进行边坡治理,因此研究边坡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边坡常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及岩土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对于边坡治理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低成本、高质量的完成。以荆州市某场地的地下水赋存规律、土质情况结合当地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土质分布和环境条件等,对场地基坑边坡的坡顶进行监测,研究分析边坡位移变形情况趋势。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事件中,随水土流失、采空塌陷、地面裂痕等地质灾害。因其特殊自然因素(极端降雨量、边坡稳定性差和地震等)、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植被和矿山开发等多重因素耦合,自然因素和历史上矿业开发双重因素叠加耦合,也使得东川地区成为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地区之一。在初步野外实际调查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东川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和综合治理的初步效果,对东川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与综合防治等,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水库灌区开挖形成的边坡,传统的边坡治理重点仅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能,并未考虑到边坡防护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水库灌区边坡不具备自我修复的生态循环功能与景观效应,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平衡要求。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的土壤、保证水泥强度、添加鲜嫩有机质、种植适宜的植被以及适当适量施肥并添加保水剂,并对边坡加以清理,安装锚钉,铺设铁丝网,喷播植被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可对水库灌区边坡起到涵水固土、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最终达到改善边坡景观和美化边坡环境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水库灌区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展开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库建筑物进出口距离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较近,如果其边坡处于失稳状态则会极大地影响相邻的主要水工建筑物,为此,要关注和重视对水库建筑物进出口的近坝库岸边坡建设,结合梯级水库群中近坝库岸边坡的设计施工工况特点,采用边坡快速稳定分析方法反演边坡受水位变化影响的安全性状,解决水库建筑进出口边坡稳定性的关键性问题,确保水库建筑物进出口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是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而风电工程建设中由于挖填方等造成的地质灾害也不容忽视,防治不当将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对大理魏山发电工程建设的野外调查、工程设计以及边坡赤平投影,分析场地挖填方边坡稳定性以及工程建设、地质构造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地质灾害防治议。为工程选址设计、征地、施工和安全运行提供防灾减灾依据,对同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和建成后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改变及影响,充分论证易形成高陡边坡段的位置、边坡的放坡比例、边坡高度、岩土体的稳定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选线是公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山区公路时常发生边坡坍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是在建设中选线和边坡防护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贵州省铜仁地区迓驾至大兴公路改扩建工程浅谈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治理的特点导致其施工方案的选择具有高危险性的特征,因此,对各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最优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33省道边坡水毁治理项目的特点,结合施工现场边坡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通过方案的对比分析来选择改善和提高新技术的有效性,对地质灾害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航道工程中膨胀土边坡滑动失稳是一种常见破坏形式也是处治较为困难的一种地质灾害。本文依托芜申线东坝段膨胀土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的试验数据,深入挖掘出导致滑坡灾害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积累治理膨胀土滑坡的经验并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综合研究,评价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水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过程或运营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对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河水库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综合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都匀市大河水库工程边坡为例,总结了常用边坡防护方式,介绍了边坡防护工程中锚孔钻造、锚索安装、锚孔注浆、地梁和框架制作、预应力锚索张拉等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该水库工程边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海岛渔港边坡崩塌坠石应急治理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的程序与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计算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判定边坡近期的稳定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灾害及危害程度,因地置宜地进行应急治理方案设计与施工。对类似工程的灾害应急治理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勇 《中国水运》2009,(12):152-153
膨胀土边坡失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由于目前对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还不成熟,因此开展膨胀土边坡失稳成因机制及其演化过程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首先系统的总结了膨胀土物质组成的两大基本特征—地域性与非饱和性以及膨胀土边坡失稳的四大基本特征—浅层性、牵引性、长期性、季节性与局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膨胀土边坡失稳成因机制的四大主控因素—路堑开挖、裂隙作用、水的作用、风化作用;最后,根据膨胀土边坡剖面力学分区特征,将其失稳演化过程划为三个阶段—初始张裂破坏阶段、剪切面扩展破坏阶段、整体变形破坏阶段,为后续深入研究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仲靓  陈军 《中国水运》2009,(2):141-142
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边坡是最常见的工程问题之一。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中多次发生滑坡,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本文针对大西沟水库SL10楔形危岩体边坡稳定分析计算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以汶川大地震触发的青川县地区次生地质灾害为背景,介绍了由地震诱发的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和特点,并对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做了统计分析。本次地震触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集群式分布的特点,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集中发育,而远离断裂带区地质灾害很快衰减,呈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某电站进水口边坡的失稳机制,详细调查了该边坡的基本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以及工程区的地震历史、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对变形体进行分区,分析总结得出该边坡失稳灾变的原因为山体边坡在降雨和地震为主要诱因的情况下,加之坡体内的不利结构面相互切割组合,软弱夹层的介质受渗透、侵蚀损伤的影响,刚度特性发生弱化演化,最终导致了边坡沿软弱夹层产生滑移变形失稳的地质灾害。为后续的边坡加固措施提供依据,丰富了含软弱夹层边坡失稳灾变的类型,对类似工程的失稳机制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严伟  李景忠 《中国水运》2007,7(3):108-110
定海区是舟山市地质灾害发育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分布较广。近年来,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程度较大。本文在收集了定海区地质环境条件、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巨爱焕 《水上消防》2023,(16):127-129
黄河上游地区常常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如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首先概述了黄河上游的地理特征和地质灾害类型,然后分析了地质灾害对地区的影响。接着,本文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专群及加强监测预警机制等。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挖方和填方边坡工程大量出现,为后续场地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边坡稳定性问题及其防治设计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江西某中学填方场地失稳滑坡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治理措施,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分析与评价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