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短波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短波地波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的重要因素。短波地波通信时,对不同距离、频率条件下的接收点场强进行了计算。引入噪声干扰对接收点的信噪比进行计算,进而可以确定编队内部短波通信频率选择范围。分析频率选择范围是保证通信质量和持续时间的基础,对于提高编队内部短波通信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短波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短波地波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的重要因素.短波地波通信时,对不同距离、频率条件下的接收点场强进行了计算.引入噪声干扰对接收点的信噪比进行计算,进而可以确定编队内部短波通信频率选择范围.分析频率选择范围是保证通信质量和持续时间的基础,对于提高编队内部短波通信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凌 《珠江水运》2020,(1):44-45
一直以来,信号干扰与无线通信是相生相克的存在,为保证无线通信的质量,对于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在通信领域都处于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主要用于长距离传输的短波通信,更易受到气候、电磁等不确定干扰因素的影响,其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容易变差。因此,掌握干扰的原理、影响因素及相应抗干扰技术对于短波通信质量提升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广州通信中心短波通信抗干扰的应用工作,阐述干扰原理、抗干扰重要性及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琳  刘锋  常成  夏天 《航海技术》2023,(2):39-43
<正>在目前海事通信中,在全时接收遇险、紧急和安全报警信息和水上搜救指挥通信等方面,短波通信依然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海事通信短波段低频段一般下延到3 MHz。频率越低意味着短波通信天线的尺寸越大,但随着土地使用条件越来越紧张,征地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坐落于闹市区的台站,难以进行扩展,可利用空间有限,常规大型天线无法安装架设,因此,天线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传统海事短波天线基本属于窄带天线,需配合天调方可在整个海事短波频率内使用。  相似文献   

5.
董妮娅  林毅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72-174
由于利用原有方法进行舰艇短波自适应通信抗干扰时,受到信号正交空间噪声的影响而无法对短波发射通道误差进行校准,在天线频率为220 MHz,430 MHz时,存在辐射面积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双差波束约束下舰艇短波自适应通信抗干扰方法。首先对舰艇短波自适应通信中的短波发射通道幅相误差进行校准,并通过双差波束算法处理舰艇短波自适应通信发射超分辨,最后通过短波天线自适应通信抗干扰阵列,实现舰艇短波自适应通信抗干扰,该阵列由自适应通信处理器、形成方向图网络以及阵列天线构成。为了证明设计方法在2种频率下的辐射面积较大,将原有方法作为对比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2种频率下的辐射面积都更大,实现了性能突破。  相似文献   

6.
短波通信最低可用频率是确定短波通信可用频率范围的重要参量,计算该频率对提高短波跳、扩频通信效能有现实意义。简述了短波通信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短波天波传播过程中的各种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而利用天波传播损耗公式从理论上对远距离短波通信最低可用频率进行计算。短波最低可用频率的计算有助于短波通信频段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船岸短波通信的特点,对岸台的通信覆盖区域和发射天线的方向图特性做了分析,提出了岸台发射天线程式的理想化选择方案,最后描述了对未来岸船短波通信模式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海上短波远程通信链路仿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ECAP高频传输预测软件对海上舰船与岸基多台站之间的短波远距离通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了最高可用频率、信噪比和舰载鞭状天线的场强分布,分析了天线的场强覆盖,在满足信噪比的要求及频率低于MUF的条件下,计算出场强中值大于接收机灵敏度的台站个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短波远程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9.
窦明 《世界海运》2006,29(5):7-8
主要介绍短波单边带电台宽频带天线设计及技术实现,重点论述短波单边带电台通信系统通信中存在调谐困难问题,短波单边带电台宽频带天线的设计方案及3项关键技术的解决,以及宽频带天线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海洋船舶通信系统中,超短波通信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强得到较多的应用。在海上超短波通信系统中,前端发射天线作为整个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其设计性能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并且由于现代舰船电子设备较多,短波通信系统天线设计需要对抗这些干扰。本文研究传统的舰载短波通信天线传输模型,分析信号发射和接收中的抗干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舰载短波通信发射系统天线阵列,有效提高了整个海上超短波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舰船短波通信天线优化布置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崎  赵刚 《舰船科学技术》2006,28(3):56-58,95
通过对舰船短波通信天线布置时要考虑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建立了相应的目标函数模型,解决了多参数的天线优化布置问题。结合舰船短波通信天线布置的特点和国军标建立了约束条件模型。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阵列天线控制方法通常难以与短波信号定位技术相结合,导致阵列天线抗干扰能力较差,因此设计了一种舰船短波通信自适应抗干扰阵列天线控制方法。研究短波信号自适应定位方法,基于该自适应定位方法建立阵列天线解析表达式,将短波信号定位技术应用于阵列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控制方法中,实现舰船短波通信自适应抗干扰阵列天线控制方法的优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在受到干扰后得到的信噪比在扫描角度相同时均大于2种常规方法,其平均信噪比较2种常规方法大约1.62 dB和2.21 dB,可知该短波信号自适应抗干扰能力优于常规方法,实现了阵列天线控制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和机会利用策略的关键思想就是如何动态地适应频谱状况更好地实现通信.着眼于现代短波通信数字化、网络化对信道质量可靠性的需求,针对短波频谱资源紧缺以及频谱利用率低等一系列矛盾,综合利用现有选频优势的思想和技术提出短波动态频率优选(HF-DyFOP)技术构想,给出其核心策略和实现方法.分析表明,这种动态的选频策略有利于在大区域短波通信中实现动态频率接入,提高通信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短波通信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短波无线通信曾经是海上船舶与陆地间的唯一联络方式,但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短波通信的业务量连年下滑,究其原因,是短波通信没有能够及时采用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为航运业及海事管理提供适合的通信服务业务是问题的关键。将短波数字通信技术引入水上无线通信行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可以使国家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重选择性分集的海事短波数字通信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国祥  庄铭杰 《中国航海》2006,(1):38-41,74
从目前船舶海事短波通信的现状出发,对采用ARQ技术的数字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传输信息恒比码码组的回传概率和剩余错组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短波通信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将二重选择性接收分集技术用于海上短波通信的想法,并对改进后的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在信噪比同样的条件下,得出了使用天线选择性二重分集技术的海上短波通信系统能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和降低ARQ的重传概率和剩余错组率。结论为更好地利用短波通信系统进行海事数字通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短波通信是海上船舶常用的一种通信形式,由于短波信号的易衰减等固有特性,进行海上短波通信的链路优化和功率控制,对于改善海上短波通信的信号精度、功率特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和短波通信的基本特性,开发一种新型船舶短波通信链路功率控制技术,并进行了海上短波通信信号质量的仿真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短波中不同的传输模式,提出了短波无线通信信道的理论模型及算法,并采用Matlab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信道传输特性的几种参数,对其中的主要参数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研究的结果对于短波地波和天波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能准确估量舰船短波通信的线路探测频率,是现有技术手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高速变螺距舰船短波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通过实时频率预测、输入、输出变量控制2个步骤,完成舰船短波通信频率选择。在此基础上,通过通信容错量确定、传输时延确定、通信布置数据分类3个步骤,完成新型舰船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的搭建。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高速变螺距舰船短波通信线路优化布置数学模型后,线路探测频率估量值的准确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作者研制的短波单边带电台宽带天线设计、关键技术实现、功能特点及在陆地和船艇上广泛应用的情况作了系统论述。其中重点论述了短波单边带电台通信系统通信中存在调谐困难问题,短波单边带电台宽带天线的设计方案及三项关键技术的解决,宽带天线的构成及在本部门船艇、岸台及地方船舶和陆地固定台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短波收信天线交换系统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短波通信业务对收信天线交换的发展需求,简要介绍了短波收信天线交换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并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