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侧倾阻滞杆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汽车侧倾阻滞杆对改善汽车侧向稳定性的原理和效果,在分析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侧倾阻滞杆的设计与计算的公式,并辅以设计计算实例说明具体的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解决窄体车辆过弯易侧翻的问题,研究一种采用转向和侧倾并联机构的窄体侧倾车辆,通过控制车辆在转弯时主动向弯道内侧倾斜的程度,提高车辆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针对车辆在转向和侧倾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响应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对采用转向和侧倾并联机构的窄体侧倾车辆进行结构原理分析,并建立转向轮模型和车辆3自由度模型。然后,对侧倾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在线辨识,通过模糊控制得到因悬架阻尼力作用引起的侧倾响应时滞量,并对转向动作进行相应延时,从而实现转向与侧倾的同步控制;同时,分别确立期望的前轮转向角和整车侧倾角,通过PID控制使实际转向角和侧倾角跟踪期望值。最后,分别基于MATLAB/Simulink和试制的窄体侧倾样车进行仿真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窄体侧倾车辆的悬架阻尼力导致侧倾动作的响应时间明显大于转向动作的响应时间,从而导致车辆的转向和侧倾不能实现同步控制;单移线和S弯转向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转向和侧倾的响应不同步现象,从而将窄体侧倾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向加速度和侧倾作动器的峰值扭矩分别减小67.9%以上和48.4%以上,有效防止了窄体车辆转向时... 相似文献
5.
6.
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直观地反映了汽车的侧倾稳定性能,是影响汽车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在汽车静态侧倾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归纳了当前在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测量及计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悬架及轮胎变形的汽车静态侧倾简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通过汽车质心高度计算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公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汽车悬架及轮胎变形时通过汽车质心高度换算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测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以某4x4全驱沙漠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整车数学模型,建立了整车侧倾角与板簧、横向稳定杆刚度的函数关系,得到悬架侧倾角刚度对整车侧倾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计算方法,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11.
计算拱轴系数是拱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从数值分析角度,建立拱轴系数与拱内弯矩关系式,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最优拱轴系数。针对上述算法,在Fortran PowerStation4.0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整车转向传动比的测试方法以及基于LabvIEW编程的拟合回归计算从测试的原始数据得出整车转向传动比的准确数值.结果是基于大量在K&C台架上的整车转向传动比实测数据,运用拟合技术得出转向传动比的数值.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车轮外倾角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设计误差满足设计公差要求,文章基于空间几何方法简化的外倾角计算公式,以国内某车型为基础,从零件设计尺寸公差和总装装配过程出发,对麦弗逊式悬架形式的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偏差与装配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外倾角的影响范围,为整车制造过程中控制外倾角偏差以及提高整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独柱墩桥梁横向失稳倾覆机理进行分析,综述目前国内外规范针对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的有关规定。结合某高架桥工程,选取桥梁位于直线段和曲线段的3跨1联(3×30m),分别对支座反力、支座底部混凝土强度和桥梁抗倾覆稳定系数进行验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对桥梁独柱墩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三角刚架斜腿对系梁预应力约束作用的量化影响,通过揭示其作用全过程,引入基本假设,基于混合法推导出对称三角刚架斜腿约束作用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拆合过程,进一步提出了非对称三角刚架的影响系数实用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斜腿约束作用为三角刚架固有特性,其影响系数仅与截面尺寸、材料、几何形状有关;约束作用影响系数的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模型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消除斜腿约束作用不利影响的最优解决方案是在设计中提高系梁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力,若设计时未考虑,也可在施工中采取分段浇筑系梁混凝土或在斜腿中预留后浇带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