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排水沥青路面提早开放交通的可行性,采用洒水的方式减少排水沥青混合料内部热量,在洒水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路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洒水可有效降低排水沥青路面表面温度,与邻近未经洒水降温的排水沥青路面相比,开放交通前经过洒水降温后路表温度降低约9℃。推荐最佳洒水降温工艺为:以0.3kg·m~(-2)的洒水量在施划标线前洒水4遍,施划标线后洒水2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严重,雾霾频发,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中施工扬尘是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文中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扬尘的来源、扬尘的原因及抑尘机理,提出从保证尘土不被激起、使被激起的扬尘迅速沉降两方面入手防治扬尘,采取洒水、喷洒抑尘剂、覆盖防尘网和绿化等措施保证不扬尘,并通过及时洒水或喷淋、喷洒抑尘剂使被激起的扬尘迅速沉降。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存在洒水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分析了双钢轮压路机洒水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某两个知名品牌的压路机洒水泵进行对比测试,并依据试验结果对现有洒水系统进行重新选型和匹配,对产品的改进和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智宽 《专用汽车》2023,(3):37-40
传统洒水车作业时为了覆盖路面宽度,喷洒宽度远超车身宽度,当作业中遇到车辆转弯、道路较窄等情况,洒水过程中会很容易喷溅到周边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上,对行人的人身安全和出行体验造成不好影响。为降低甚至消除洒水车在作业中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消除普通洒水车洒水装置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可避让行人的洒水车双模式作业喷洒装置。该装置包括双模式作业前冲部分、双模式作业后洒部分、双模式作业控制部分等,通过对喷头角度、喷射范围等结构参数进行调整,经过现场试验,洒水车能够灵活迅速调整出水角度,洒水范围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便捷调整,既能保证洒水效果,又能避免洒溅过往行人,使洒水车作业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刘智勇  黄炜 《公路》2012,(7):280-284
通过对空隙率分别为4%和20%的骨架-密实型和骨架-空隙型两种沥青混合料高温状态下的洒水试验,分析了10 mm厚的方盘试件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变化规律,从而明确了洒水方式对不同空隙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状态下的降温效果,并推荐出不同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天气里的最佳洒水方式,以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从而缓解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车辙损坏.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由湖北省宜城县公路段压路机手高尚明发明的压路机自动洒水器,近日获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该自动洒水器改变了过去压路机在施工中由人工跟机洒水,既费时费力又不安全的旧操作模式。压路机施工时,只需打开装在机座底的水箱开关,借助气压喷水,再从特制的网眼管洒出。新产品具有省工时、洒水效果好、开关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沙漠地区砂质松散,在外力作用下易于产生位移,且沙漠中风沙会影响路基的压实质量和边坡稳定,可能致使公路无法运营。针对砂质特性,从材料确定、洒水方式、机械设备选型、施工技术参数、检测方法、边坡防护等方面对沙漠地区高速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压路机上、对其洒水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它可以根据压路机的不同工况自动调节洒水水泵的流量。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沥青粘轮胎和沥青温度离析等施工难题,而且节约了施工用水量,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洒水车管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增大前喷、后洒水主管内直径,降低主管路压力损失;优化气缸球阀布置结构,并对洒水泵进/出水口管路改为柔性连接而取代原有的刚性连接,减少了90°弯管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管路压力损失,提高了洒水管路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酷夏时节,沥青路面面层温度接近70℃,而沥青在60℃以上极易软化,其表现形式随着路面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大量路面病害现场观察发现,高温是导致变形类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降低路面温度值得探索。通过在浙江温州甬台温高速公路分水关段的试验,总结了目前最经济、最容易操作的洒水降温方法及洒水时机、频率等,以期对沥青路面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