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黄蜂!书信看!大黄蜂!”这是我在上海街头试驾Camaro 时窗外经常响起的声音。的确,Camaro在中国的街头太耀眼了,而“大黄蜂”这个名字也太响亮了。中国的公路被德系车和日系车占领了太多年,以至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车都在走着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路线。今天,我们终于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了纯粹的美国车。它是那么张扬,那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Lydia 《汽车杂志》2012,(11):32-33
影响超过大地震 9月日系车销售跌41%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发市的销售数据,日系车销售下降29.5%,与上年同期比较,日系车销售下降40.8%。而在钓鱼岛事件之初,8月份日系车的销量就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当月日系车销售就出现1%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3.
L.Y 《当代汽车》2007,(10):56-59
长久以来市面上一直充斥着对日系车铁皮薄,刚性差等“缺点”的论调,这让很多人对日系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当然日系车为达到省油的目的最直接也是最省钱的做法就是降低车辆自重,这当中对车身覆盖件的轻量化设计是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06,(1):8
本期杂志,我们发布了“2006中国最安全汽车评选活动”的结果,这是在对中国汽车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汇总得出的。从结果上看。消费者比较认可欧系与美系车的安全性,而对日系车的安全性不怎么感冒。这与美国评选安全车前几名都是日韩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宋晓亮 《车时代》2011,(8):226-233
购车条件:与大多数人一样,日系车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这与我留学欧洲有关。对我来说,这辆车不是工作车,它是家庭车,它不需要拥有太多商务的气质,温馨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6.
德系车的安全性与日系车的安全性到底哪个更出色?现在的中国车是已经为这件事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德系车的铁皮论和日系车的吸能论,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2009,(9):119-119
大家印象中无论从制造质量还是车辆性能来说,韩系车口碑都不如德系车和日系车。然而新车市场上的表现韩系车一点也不差,不但车型多,热销车型也多。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新车价格和竞争对手比都低不少,相对而言性价比就更高。二手车呢?口碑同样不如德系车和日系车,然而近期在二手车市场和专家还有经纪公司的人聊天,问到最近买什么车合适,回答竟然都是伊兰特、赛拉图。  相似文献   

8.
纸点车 《汽车知识》2009,(2):100-105
新天籁上市以后,成为真正可以和雅阁、凯美瑞抗衡的B级车。按照国内消费者习惯的说法,它可以与凯美瑞、八代雅阁一起,并称为国产日系B级车的新三样。有人说这三款车,选择只需看外形内饰即可,喜欢哪个选哪个。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就我们对这三款车的了解以及驾驶感受,进行仔细分析对比。或许看完全文以后你会发现,即使是以中庸著称的日系车,依然有着不同的内涵,也使得它们实际上适合不同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觉得三菱劲炫这款车不错,但又不想买日系车。那么它要是转换了国籍,并且改头换面了,你会考虑吗?现在,我们这辆标致4008拿的可是法国护照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在评判一款车的外形、动力和操控等指标时常常将其分为日系车、欧系车和美系车等。但在评价安全性指标时,这一分类并不合适。国外NCAP和C-NCAP测试结果无不表明,决定一款车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它属于哪一系车,而是它采用的安全技术够不够先进,即车型够不够新。在C-NCAP最近测试中获得5星级评价的新景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款刚上市不久的车型在3项试验中表现都非常均衡,  相似文献   

11.
隋一 《汽车导购》2005,(6):72-73
从20世纪末开始,眼看着“韩流”从娱乐圈刮到汽车界,还刮得一发不可收拾。比日系车更朴实,比德系车更经济,韩系车早已摆脱了先前人们的偏见,成为市场上阵阵旋风中的领跑者。不去抢占欧美系车占据的高品质.高价位的高端市场,而是脚踏实地站稳更贴近大众的中端市场,韩系车没有理由不受人尊重,不让人喜欢。在2005上海车展上,本刊有幸对Cerato的设计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寒冬对于日系汽车企业来说本该是一个难熬的冬天,中日领土矛盾的激化导致爱国热情集中爆发,这对8月以来的日系车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日系车在日本本土市场和美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营业收入和盈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同时截至11月份日系车在华市场销量有所恢复,所以这个冬天对于日系汽车企业来说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安全领域,有两个话题常常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个是日系车不禁撞,另一个就是小型车不安全。诸如日系车和德系车哪个更安全这样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场"口水仗",进而出现了德系车的"铁皮论"、日系车的"吸能论"等观点。对于汽车安全有一定认识的人,自然会明白这是一个"伪命题",汽车安全无关系别。那"小型车不安全"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小型车身材小,还普遍便宜,于是在很多消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豪华车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在快速增长。处于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入门级豪华车,成为各大豪车品牌的销量主力。与动辄百万的高档豪车相比,豪车的入门款以富有亲和力的价格和毫不打折的品质备受消费者关注。以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Class为代表的德系入门级豪华车,以及以雷克萨斯IS系列和凯迪拉克新CTS为代表的日系、美系入门级豪车,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本期我们选取这5款代表车型,为您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15.
陈政义  区雯 《汽车杂志》2009,(7):156-161
放眼中级车市场,日系车无论在市场还是销售上,都霸占了最高山头,作为媒体人,我们却觉得欧洲车,日系车各有所长,实为“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而日产与雷诺的“混血”,令旗下产品都有了“混血”的新感觉,新天籁就是其中兼顾了精致、设计、质感、性能等元素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市面上一直充斥着对日系车铁皮薄,刚性差等"缺点"的论调,这让很多人对日系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当然日系车为达到省油的目的最直接也是最省钱的做法就是降低车辆自重,这当中对车身覆盖件的轻量化设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龙 《汽车导购》2006,(11):62-63
看看身边从事汽车媒体的朋友们大多选择大众车作为自己的坐驾,就知道懂车的人是如此看重德系车在品质和性能方面的表现。尽管有些德系新车型的定价可能高出消费者的预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消费者期待大众公司与世界同步的新车型面市的心情.他们要将最新一代的日、韩、美、欧和德系车型进行充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我的车算是跑得比较少的,每年不过16000km左右。平常主要是用来代步。凯越这车还是比较能充分代表上海汽车的制造水平,各个方面都做得比较精细。有时候,朋友之间打趣地说,上海人应该更多引进日系车,上海人的精细跟日系车融合在一起,一定能达到极致。而像通用这样的美国车,明显限制了上海制造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0,(1):19-19
日系三大豪车品牌 丰田的雷克萨斯,本田的讴歌以及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统称日系三大豪车品牌.这三大品牌是日系针对北美豪华车市场开发的.它们不仅在低价格,高配置上占据市场优势而且在高科技含量和设计元素上也独具匠心,在北美市场取得骄人战绩.在本届车展上,三大豪车品牌将其最新产品悉数展出.  相似文献   

20.
SAM 《汽车杂志》2007,(10):220-221
环顾国内汽车市场,国外品牌的车型越来越多,人们对新品牌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升。传统的进口车和合资车已经有了派别之分,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等早已分门别类地得到消费者们的广泛认可。而随着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的面世,一股新的风潍——英国风已经悄然升起,或许随着更多英国车型的出现,消费者有了新的选择;或许又将在众多品种中增加英系车的派别。[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