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舒适性降低界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试验中采用心理应变评价的“五级十分法”,同时兼顾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了受试者在各频率点达到舒适性降低界限时的振动加速度阈值,对其作统计处理并进行规范化,获取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的舒适性降低界限”。  相似文献   

2.
汽车脉冲输入平顺性评价指标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分析了脉冲输入下人体所受到的振动速度响应到基础上,运用ISO2631新草案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指标和限值,提出了脉冲输入下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的限值,最后以东风EQ2102C型军用越野汽车为例,说明了脉冲输入下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3.
救护车卧姿乘员受振舒适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开展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试验研究。通过对13名志愿受试者300多人次的试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和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卧姿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地分析、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进行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实验研究。通过13名志愿受度者三百多人次的实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乘卧车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程》2021,43(8)
汽车座椅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为综合评估座椅的振动舒适性,本文对座椅客观舒适性与乘员主观舒适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进行不同激励幅值下的垂向振动试验,测量从座椅地板到与人体接触面的振动传递来表征人-椅耦合系统的动态性能。然后,设计相对幅值估计法用于主观评价,并进行主客观关联性分析。最后,提出一种能够表征座椅隔振性能的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振动量级的增大,人-椅耦合系统的共振频率会向低频移动,垂直同轴与交叉轴振动传递在第1阶共振频率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2)主客观测试关联性较好(拟合精度为99.05%),验证了相对幅值估计法的有效性;(3)提出的座椅隔振性能参数与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可为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救护车平顺性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救护车平顺性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卧位人体受振舒适性的评价,振动对卧位乘员生理指标测量的影响,卧位人体的振动模型及救护车平顺性的改进等,同时提出了救护车平顺性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提出了评价汽车平衡顺性的综合指标一汽车振动舒适度CV;并通过对ISO2631,GB4970,GB/12477等标准的研究,用振动舒适度将汽车座椅处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振值与人对汽车振动舒适性的主观感觉联系起来,并运用不同车速,测量位置的加权矩阵函数计算出汽车总的振动舒适性指标,用于评价和比较汽车的振动舒适性,解决了由于不同车速,测点振动不同带来汽车平顺性难以评价和比较的问题,并实际应用于某旅行客车振动平顺性的测量和评价中,取得子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某人车共用的双层钢桁架梁桥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人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车辆荷载引起的行人振动加速度响应,采用均方根加速度、烦恼率和频域分析等3种人体舒适性评价方法对行人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车速、车重和行车间距等因素对行人舒适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3种行人舒适性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虽不同,但能得出一致的评价结论;在车速为45 km/h时,人体会感到由车辆荷载引起桥梁振动所带来的不舒适感;人体舒适性随车重的增加而降低,当车重超过10 t时,人体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舒适性;增大行车间距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较小,但可能使行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单丽岩  侯相深 《公路》2005,(8):122-125
鉴于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行车舒适性的评价标准,通过建立符合车辆实际振动情况的十自由度整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分析基础,以ISO2631—1:1997(E)《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分析了路面不平度与行车舒适性的关系,评价了A、B、C三种等级路面的不平度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阐述了应从舒适性的角度对路面不平度分级进行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出适合于评价大跨桥梁行车振动舒适度的标准,对某大跨斜拉桥的行车振动进行现场实测,分析车辆驾驶员座椅处的振动特性以及不同车速下的车内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并以国际上通用的ISO2631标准为基础,结合车内人体的舒适感觉,提出行车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并对该桥的舒适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国内对大跨径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性研究较少,以某大跨径人行斜拉桥为例,采用强迫振动法和全桥连续行人流荷载模型,结合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2007),阐述了大跨径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性的评价过程,并采取了在桥上安装调频质量阻尼器(TMD)系统的减振措施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减振措施,该桥的人致振动舒适性评价从“差”提高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可靠,对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根据客观试验数据预测主观评价的得分模型。选取7辆乘用车进行振动舒适性主观与客观评价试验,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测量客观参数值,并对车辆舒适性进行主观评分,建立了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模型。客观评价试验包括脉冲输入和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测量位置为驾驶员座椅支撑面、靠背和脚底地板处,测量参数为这3个位置的脉冲输入最大加速度响应和随机输入三轴向线振动。在客观评价试验的基础上,增加急加速试验工况作为主观评价试验,对车身俯仰、侧倾晃动等指标进行了主观评分。根据各主观指标得分,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了试验车主观评价总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到影响主观评价的10个主要客观测量参数,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主观得分预测模型,并引入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分析了2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的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适合解决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的小样本问题,可为乘用车振动舒适性的快速评价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汽车振动舒适性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郧 《湖北汽车》1994,(4):13-23
提出了评价汽车平顺性的综合指标--汽车振动舒适度Cv,并通过对ISO2631,GB4970,BG/T12477等标准的研究,用振动舒适度将汽车座椅处的振动和速度均方根值与人对汽车振动舒适性的主观感觉联系起来,并运用不同车速,测量位置的加权矩阵函数计算出汽车总的振动舒适性指标,用于评价和比较汽车的振动舒适性,解决了由于不同车速,测点的振动不同带来汽车平顺性难以评价和比较的问题,并实际应用于某旅行客车的振动平顺性的测量和评价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13名男女志愿受试者在MTS电液振动驯卧姿承受振动的试验研究,得到了1-32Hz频率范围内的“1分钟卧姿人体承受垂直方向全身振动的‘舒适性降低’界限曲线”。以该曲线为基础,结合卧姿人体受振响应及汽车振动的特点,提出 相应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定量评估车辆乘员坐姿舒适性,从肩部舒适度、背部舒适度、腰部舒适度、臀部舒适度和大腿部舒适度对坐姿舒适性的影响出发,建立基于人体各部位对坐姿舒适性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修正层次分析法(AHP)测定人体各部位对坐姿舒适性影响的权重,并开展实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赋权方法可更精确地测定人体各部位对坐姿舒适性影响的权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际标准ISO 2631和欧共体人体安全委员会法规89/391/EC有关车辆座椅振动的测试、分析和评估方法,对平地机在现场作业和路面行驶工况下的振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以试验中振动最严重的工况为例,按照ISO2631和89/391/EC对平地机振动舒适性及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对如何改善平地机的整车动态性能,提高座椅舒适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冲断区域维修标准,本文首先建立冲断区域人-车-路耦合振动模型,然后利用传递矩阵法结合Matlab软件对振动方程进行求解,以获得乘客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和最大瞬态振动值(MTVV).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车辆经过冲断区域时,其在做振幅减小的简谐振动;当车辆进入冲断区域0.22 s时乘客加速度最大,其值为1.57 m/s2.最后,考虑行车舒适性以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行驶舒适性评价指标,提出冲断区域维修标准的确定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18.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降低舒适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荫三  高利 《汽车工程》1991,13(4):208-213
在进行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中,69名中国志愿受试者在电液振动台上承受了卧姿振动,从而得到了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舒适性振动感觉等值线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进行研究,计算和评价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舒适性,对于卧铺及救护车辆的设计有参考及指导意义。文中利用动力学手段,采用机械阻抗相等的方法进行模拟,将卧姿人体等效为由质量、弹簧、阻尼等机械元件组成的等效系统。着重考虑头部、胸部、腹部等对振动冲击的敏感部位,对5名受试者进行了卧姿自由、约束两种状态下的试验,最后利用所得的加速度阻抗特性曲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高开展  罗巧  张志飞  徐中明 《汽车工程》2022,(12):1936-1943+1963
为采用人-椅接触面的体压分布来表征汽车座椅的振动舒适性,在6种不同幅值的低频垂向激励下,以12名受试者为对象,进行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主客观试验,以获得体压分布指标。对振动加速度和体压分布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提取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压力均值、最大压力均值和平均压力变化率与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等客观评价指标。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主客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压力均值、最大压力均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的相关性较弱(β=0.26,0.10),而平均压力变化率和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β=0.83,0.85)。最后利用史蒂文斯幂定律对主客观参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指标相比,平均压力变化率和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均具有较高的关联性(R2>99.0%),可作为体压分布评价指标来表征汽车座椅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