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缝线路的流变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原苏联无缝线路(简称CWR)的流变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其研究的不足。作者通过大量的模型的比选,并结合世界各国及我国的现有的实验资料,得到了较大符合我国CWR具体情况的流变理论模型,并就此推导出了其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2.
无缝线路模型轨道的流变特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模型轨道的实验,验证了无缝线路(CWR)流变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为将来进行实物轨道的流变特性实验提供了具体步骤和确定流变理论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对一种新的流变模型-Casson模型作为铸造涂料流变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涂料流变特性与工艺性能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定量评价涂料流变特性的参数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焊接凝固过程应力应变及凝固裂纹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焊缝凝固裂纹力学分析模型。在焊缝凝固过程中,对固液混合区金属采用了基于流变力学观点建立的力学木构方程,在焊接凝固过程应力应变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数值计算源程序。计算了铝合金LY12CZ不同熔敷焊接(Bead-on-plateWelding)条件下焊缝凝固过程的应力应变,并进行了凝固裂纹的预测。计算结果定量地揭示了焊缝凝固过程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并从力学角度揭示了焊接条件对焊接凝固裂纹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素质教育和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几年来我们在理论力学课程教改中的设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增强RC梁和1片RC梁的抗剪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梁的力学结构行为变化。在普通RC梁抗剪强度理论基础上推导出GFRP/RC梁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探讨了裂缝控制问题,并提出一意义明确的裂缝宽度表达式。试验是成功的,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电流变效应的机理和电流变液的特性,阐述了电流变装置的优越性,归纳了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几种应用,并展望了电流变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道床阻力测试方法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道床受力变形机理的分析,考虑道床的流变力学特性对道床阻力的正确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量的模型和实际轨道道床阻力的试验基础上,给出了道床流变力学特性对道床阻力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指出了常用测试方法的欠缺之处,并就实际轨道的阻力的正确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链式超越离合器雏形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和完善了该结构的力学模型,并借助集CAD与有限元分析为一体的AlorViziCAD软件,对链式超越离合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块体作了有限元分析,其承载能力,寿命、制造成本、噪声、可靠性、离速适应性、反向接合准确性等各项指标均成于现有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粉质软粘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蠕变实验,对比分析土体结构性变化对流变特性的影响。提出土体结构性影响系数的概念。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应力效果参数与应力水平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软土的结构性宏观流变力学模型,描述了软土结构改变后的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特殊地段的无缝线路,必须对其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确定设计施工方案。南昌铁路局管辖的九江桥和泊水湖桥之间的一段线路,由于其路基段线路长度不足《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要求的300m,故需对此段路基上的无缝线路进行特殊设计。根据此段的线路结构,提出了两个锁定轨温,施工时对长轨条实施两次拉伸等一系列指施,并提出对该段无缝线路养护的一些特殊要求,使该段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能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由于梁轨相互作用,将通过桥跨结构传递到桥梁的墩台上。对桥墩进行强度检算和安全储备量分析,进而优化新建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使设计达到既安全又经济。  相似文献   

13.
桥上无缝线路附加伸缩力的远程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这一复杂体系,以国内某高速铁路建设为背景,通过对该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试验研究,研制了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长期、远程和实时监测系统。利用远程监测所得到的应变,推导了伸缩附加力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方法对某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传力机制,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反映斜拉索、主塔、半漂浮体系等桥梁特征的梁轨纵向相互作用平面模型,分析了斜拉索刚度、主塔刚度以及半漂浮体系中粘滞阻尼器对制动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动力的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满足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要求,且其分布规律与普通桥上相同;粘滞阻尼器对制动荷载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改善较明显,有效降低了梁轨相对位移,减小了制动力;与主塔刚度相比,斜拉索刚度对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可只考虑斜拉索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paperwassponsoredbyPanDengBprojectIntroductionThecrosswedgerollingprocesshasmnyadVatages.ItisaldndofneweffectiveandeconomictechnologythatProducesstePPedshaft.ThetOchnologyhowtoimPovetheaccuracyofworkPiecehasbeingdeVeoped.ThediametertoleraneofsolidpartscanbelimitedbetWeen0.2mmto0.5mm.Thelengthtolerancerangedbforeen0.2nuntolmm.TheaccuracyofpatscouldsatsfythePfOcisionlevelofthetoleranceandmachiningallowancesofsteeldieforeingChinesenationalstandard.[l]Butthediametertoleranceofhollowpeds…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回顾了制挠力在长轨及桥梁中传播的计算方法,并指出其中某些方法中存在的优缺点。然后根据A.5.ARYA和S.R。AGRAWAL导出的乎衡和变形方程,时计算方法作了改进。计算结果表明,如果考虑墩顶位移,作用于桥墩上的制挠力将大大减小。这对设计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较大跨度的双线铁路连续梁,将无缝线路中的"线-桥-墩"理论应用于铁路结构中,分析铁路桥在大跨结构中的线-桥-墩受力性能;成功解决了大跨铁路连续梁的三向预应力配束以及大跨连续梁在高地震地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bVIEW的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abVIEW平台及NI相关硬件设备,开发了铁路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传送、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储存及数据共享等基本功能。钢轨的温度应力由实时轨温和锁定轨温推算出并实现实时显示。通过对无缝线路钢轨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对铁路无缝线路的管理,为工务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