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宏礼 《汽车运用》2005,(11):23-23
建立区域化的维修保障配置模式 战区现行车辆维修实行的是以建制保障为主的保障体制,保障力量分散管理,指挥关系和应对渠道不顺畅,部队相互支援能力差,独立保障能力弱,战区缺乏向下加强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更没有考虑对其它军、兵种参战部队的车辆保障问题。按照《战役装备保障纲要》的规范要求,战时无论是军区装备部,还是各级装备部所属的修理力量,都要承担起战区区域内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因此,应本着“突出一线,区域保障”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车辆维修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担负战区保障的车辆维修力量建成划区分工保障的实体,变建制保障为依托基地的区域联合保障,  相似文献   

2.
宁夏军区为加强车辆维修管理,规范车辆维修保养程序,增强车辆维修管理效益,依据《通用装备保障规定》、《装备维修工作条例》和总部车辆维修管理相关规定,2006年年初制定下发了《军区机关车辆维修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车辆维修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维修过程进行细化,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指导下,坚持有标准、有检查、有记录、有比对、有反馈的“五有”的维修保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车辆中修集优定点,是对车辆装备维修的创新,是对部队“两成两力”建设成果的深化。为全面贯彻落实总部、军区关于加强车辆装备维修改革的指示精神,北京军区所属66173部队按照车辆装备中修“集优定点、以修保训”的工作思路,依据中修标准,对车辆装备中修定点试点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达到了车辆中修质量优、人员素质提高快的目的,为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卫卫 《汽车运用》2013,(10):12-13
随着车辆装备维修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及车辆装备社会化保障全面铺开与前期成果固化,当前我军车辆装备社会化保障已经进入改革探索的“深水区”、模式形成的“巩固区”,各项工作也进入了“瓶颈期”“转型期”和“攻坚期”,亟需寻求一个新的切入点.亟待打开一个突破口。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加强转型期车辆装备保障研究,尤其对车辆装备社会化保障重点问题的探讨与分析,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军车辆装备社会化保障的现实情况,深入剖析存在的系列难题,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转型期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的跨越发展,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和保障效益,保持部队车辆的完好率和战备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早期规划和建设,实现维修保障力量与新型车辆装备保障建设同步发展 一要做好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部队车辆业务部门应参与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性论证工作,协助装备论证部门提出维修保障方案。通过了解新型车辆装备的保障要求,结合维修保障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和经费条件,制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规划。其主要内容为: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的维修级别和各级别的任务,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设备和维修设施的种类,确定新型车辆装备使用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备件的数量和货源,确定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来源。  相似文献   

6.
全军车辆装备维修改革工作形势主要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势;面对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现有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新任务;面对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军队汽车修理工厂大部分移交地方,部队车辆保障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和制约车辆装备大、中修任务的完成和修理质量等新矛盾、新问题;面对着车辆装备技术发展,部队车辆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在使用管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伴随着大批新型车辆装备陆续列装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内容、环境等都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尽快认清信息化条件下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现状,深入分析信息化条件下新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特点。积极推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在训练理念、指导思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组训模式等方面求质量、求突破、求发展。一切向实战靠拢、向打赢聚焦。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机动频繁多样,加之我军大多数武器装备均以通用车辆为搭载平台。战时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空前繁重。目前,全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主要满足于平时保障需要,尚未形成系统、规范、完善的实战化保障体制。因此,车辆装备保障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落实习主席实战化训练要求,以“战法”牵引“保法”,全面推进维修保障改革,构建新型维修保障体系,以满足实战化条件下精、准、快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按照军委、总部的任务部署,不断深化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把“两成两力”建设作为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围绕“着眼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装备保障核心能力”这个主题,提出了“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专业组合、资源整合,任务统筹、手段统建、力量统用、装备统管”的建设模式。这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要想顺应“四合四统”建设模式,必须注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杨森 《汽车运用》2006,(6):9-10
成都军区所属77126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工作,在上级各业务机关有力指导下,在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未来作战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为牵引,以重点部队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为重点,按照“任务牵引、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思路,使车辆装备完好率、战备率达到了总部规定的标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水平全面提高。连续2年成建制、成系统挺进西部高原驻训,总行程180余万公里,做到了“人不掉皮、车不掉队”,安全、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维修保障任务,《解放军报》和军区《战旗报》在头版显要位置进行了报道,部队连续2年被总装表彰为“全军车…  相似文献   

11.
驻香港部队某汽修分队自1997年进港以来,时刻牢记神圣使命,始终秉承驻港精神,着眼港内装备维修保障特点,坚持科学抓筹划,扎实打基础,系统搞建设,创新谋发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香港特殊环境下的车辆维修保障模式,保障能力不断跃升,实现了“车辆装备大中修不出港”的保障目标。进驻11年来,圆满完成了驻军车辆装备日常维修保障及部队轮换、干部士官交流、“八一”大阅兵、“十周年”庆典、“奥运安保”等重大活动的维修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一)维修保障力量结构不合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新型车辆装备不断列装,传统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有的与新型装备维修保障需求不匹配,受定势思维束缚.“老专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基于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与现行装备保障需求矛盾显现,  相似文献   

13.
注重提高维修保障人员素质。一是注重专用配套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人员的培训,特别对维修骨干的培训要有针对性,突出技术保障重点,可采取送训与自训相结合方式进行,确保多培训合格保障人才。二是注重专用配套车辆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专用配套车配发部队,大部分驾驶人员都能开得动  相似文献   

14.
《汽车运用》2009,(9):53-53
日前,69220部队集中利用2天时间,对车辆助理员和修理连(所)长进行了通用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观摩集训。集训系统规范了车辆装备保养和维修工艺流程,观念新、内容实、标准高、信息化含量多,体现了“两个规定”思想和车辆维修改革精神,体现了“数字化”检测、“机械化”维修和“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维修理念,为全师车辆装备规范化维修工作树立了标准,有效推动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州军区所属驻桂某集团军装备部坚持以大规模作战能力建设为牵引,以提高人员“三率”水平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扎实开展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技能鉴定.集中检验了集团军部队车辆装备保障专业训练水平,达到了以鉴定促进训练的目的。推动了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基础训练全面落实,夯实了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根基。发掘和培养了一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人才,促进了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习主席强调指出:“部队实战化水平,决定着部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把部队实战化水平搞上去。”当前,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组织实施复杂,标准要求很高。为使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编组灵活性更高、针对性更强、整体效能发挥更加明显,应实现模块化保障力量的功能有效聚合。各保障分队应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在现行体制编制框架内,积极探索野战化条件下车辆装备训练和保障的新方法,构建维修方式平战一体、维修任务上下衔接、资源配置综合集成、力量编组平战兼容的保障模式,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日,65547部队常用车辆集中维修改革试点在该部修理营正式启动。此次试点,是深入贯彻上级党委提出的“厉行节约、降耗增效”的指示精神,落实上级“师(旅)、团以上部队年内实现国产中高档指挥车、乘坐车维修不出营区”的工作要求,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通过试点,以提高车辆装备维修经费的使用效能和拓展汽车维修技术兵的培养渠道,探索平时军民一体化保障模式,不断提升修理分队技术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杰杨  周奇  马佳 《汽车运用》2014,(12):20-20
提高车辆装备维修质量科学化管理水平,是车辆装备维修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和经济效益高低。我军车辆装备维修采用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的方式,修理机构担负的车辆装备维修任务来源及数量相对稳定.维修质量保证需求的指向性较强,这为车辆装备保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由于修理机构的特殊工作组织形式和编制结构,使得在车辆维修中所采用的质量管理方式比较粗犷。  相似文献   

19.
一、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分队建设面临的问题(一)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现阶段我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行军,车辆装备在各部队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各部队只配备了修理所、修理连,现有的车辆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只有10%能够达到独立完成战时车辆维修任务,且维修技术单一,缺乏一专多能型、专家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20.
立足灵活,科学编组在部队战术机动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部队机动效率。为此,必须围绕部队战术机动特点、方式和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编组,形成车辆维修保障体系。一是伴随保障与定点保障相结合。针对部队战术机动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时间紧、任务重、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