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原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磁流变阻尼器,计算了阻尼器的磁通量等参数.制定了试验方案.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被动控制器件,以拉索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人工激振下的试验和简谐激振下的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探讨了阻尼器在不同电流输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了不同索力和不同电流输入时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模态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ZCS的高频开关电源中IGBT损耗的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基于ZCS的高频开关电源中IGBT损耗的主要表现形式.针对电源工作特点以及负载特性.详细的分析了电源工作时的4种工作模式,计算了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电容两端的电压。通过对IGBT损耗表现形式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电源中IGBT的损耗:并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总结了计算IGBT损耗的分析方法、遵循的原则以及工程算法.对IGBT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采用有机半导体材料酞菁铜制作的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的测试结果,建立适当的动态小信号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器件的截止频率.通过对截止频率的分析,提出改善有机器件动态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SIT器件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基础上,对由有机半导体材料酞氰铜制作的有机SIT进行了静态特性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曲线进行数据拟合与解析,得出一系列OSIT在不同偏压条件下,电流-电压的表达式.数据解析结果表明,有机SIT器件的静态特性同无机SIT器件静态特性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李春入 《交通标准化》2011,(15):134-138
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弯曲裂缝参数着手,根据裂缝特征沿主梁纵向分布的不同,运用相似裂缝的处理原则,将主梁划分为阶梯形刚度分布梁,基于裂缝特征计算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开裂区段的有效刚度,给出基于阶梯形刚度特征的开裂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挠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级荷载下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 通过分析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及V/v接线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基于概率理论建立了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的概率分析模型.用该模型对京沪高铁某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参数仿真得到的负序电流概率分布与利用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该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概率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电阻点焊机控制节拍时间长、焊接时动态电阻引起的焊接电流无法及时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常规控制基础上增加前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研究焊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动态电阻变化规律,将提前得到的动态电流数据引入到下一节拍的导通角计算中,提前对导通角进行修正,从而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焊接电流.针对普通点焊机的特性,设计了独特的控制算法,具有比常规控制算法更好的效果.探讨了焊接电流反馈环节的A/D转换速度要求及计算精度,给出了普通微处理器如何保证反馈电流计算精度的有效方法.最后,提出了利用反馈信息实时修正动态电流数据的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大功率IGBT过压保护,根据IGBT驱动器是被动的收集IGBT电流和电压变化率,直接主动的反馈到栅极或者驱动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钳位和动态负反馈相结合的IGBT过压保护方法.该方法将主动钳位和dv/dt负反馈交错运行,不仅能直接对栅极而且也能对驱动放大器进行控制.通过测试对比分析,采用该方法的过压保护电路对抑制IGBT集-射极的关断尖峰电压,消除因电路电感和集射间电容引起的LC震荡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比传统的过压保护电路更能有效的对IGBT实施过压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大功率IGBT过压保护,根据IGBT驱动器是被动的收集IGBT电流和电压变化率,直接主动的反馈到栅极或者驱动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钳位和动态负反馈相结合的IGBT过压保护方法.该方法将主动钳位和dv/dt负反馈交错运行,不仅能直接对栅极而且也能对驱动放大器进行控制.通过测试对比分析,采用该方法的过压保护电路对抑制IGBT集-射极的关断尖峰电压,消除因电路电感和集射间电容引起的LC震荡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比传统的过压保护电路更能有效的对IGBT实施过压保护.  相似文献   

10.
IGBT元件作为电机控制器的核心元件,其散热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控制器的稳定性.根据一种IGBT元件的散热要求,在常规矩形散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底为3 mm,高为1 mm的等腰三角形散热器和上底为1 mm,下底为3 mm,高为1 mm的等腰梯形散热器.分别对3种散热器的IGBT模块进行了三维建模和理论结温计算,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STAR-CCM+对3种IGBT模块在不同翅片高度、翅片厚度及翅片间距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IGBT模块的温度场和矢量场,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均在5%左右;且3种散热器下的IGBT模块在翅片高度为34 mm、翅片厚度为2.8 mm以及翅片间距为2.8 mm时,其散热性能能够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