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路堤堤基沉降在路基施工结束基本可以完成,堤身沉降则在施工结束后缓慢形成,且路堤越高,沉降越大,其对公路运营的影响主要产生于不均匀沉降对路面造成的破坏。在高路堤注浆,可以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土固结体和树枝状水泥网脉体,以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路堤施工完毕后,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发生沉降,这对投产后的运营和维修影响很大。因此就必须在施工时预留沉降量。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线路和路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要求路堤的预留沉降量相当准确。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需要预留的沉降量也相应加大,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准确确定路基预留沉降量的标准。本文介绍一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际观测和理论分析比较准确地确定高路堤预留沉降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注浆法成功处理邢台市山区部分高填路堤不均匀沉降的实例,就注浆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案、施工要点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注浆法处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桥头路堤工后的差异沉降会导致桥头跳车。通常可以在施工阶段加强土基的沉降,从而降低桥头路堤的工后沉降,这能够有效地减少桥头路堤在全寿命期内的维修养护次数,并能避免其他相应的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工程,对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堤的沉降的监测方案进行了简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施工期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填方路堤施工期沉降进行了模拟,模拟得出的沉降变形规律与现场实验数据得出的规律基本相符,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6.
长安综合试车场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控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汽车试车场的建设具有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及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而且在我国它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对长安综合试车场(垫江)高填方路堤试验路段的高速环道断面和标准坡道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试车场典型断面高填方的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黏土路基经过石灰土换填后典型断面路堤的沉降变形情况。研究表明:石灰土对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性有着很好的改良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了路堤的沉降变形以及表面沉降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研究,目前主要是围绕着软土地基展开的,在特定的填筑高度之内,软土路基的沉降是在路堤荷载力作用之下的地基的固结沉降变形,路堤自身的沉降相对于总体沉降而言微乎其微,因而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扩展,山区公路项目列入通车开发项目之中,这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要求有大量的高填方路基以确保公路的平稳性与通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线性弹性的邓肯模型编制的有限元程序,对山区高路堤在地基或堤身不同层位实施换或自治中,施工速率等因素对路堤稳定和沉降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对生产实际有指导意义的规律的建议。最后对三项实际路堤工程的纵横向向变形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高填斜坡地带填石路堤沉降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常规压路机械施工的填石路堤进行强夯处理的压实施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高填方路基病害的原因分析 在进行公路勘测设计时.未对高填方路基地带的地质情况作详细调查,对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的填方基底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案.有的甚至将填方直接填筑在土壤密度小、压缩变形大,承载能力低的地表上。对通过复杂山区的公路,设计上高路堤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且施工、填料等未作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11.
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揭示桥台后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应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沿桥台纵向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对回填材料进行了相关参数的沉降敏感性分析。高等级公路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实际工况下路堤沉降的变化规律,可合理预测高填土路堤实际变形特征,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容重、施工间歇期是影响近桥台处路堤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建议回填设计中应通过综合提高回填材料力学性能与改善施工方法的手段来达到减轻桥台后跳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路堤沉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耒宜与衡枣两条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和路面状况调查为依据,分析研究了不同土质、不同填方高度对高路堤沉降稳定时间、工后沉降及路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刚性路面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施工的沉降控制取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路堤沉降分析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高路堤沉降的非等时距等维新息预测模型,同时为了预测路基在下一级填土后的沉降,建立了考虑路堤填土过程的GM(1,1)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法预测精度高,在高路堤沉降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路堤动态填筑全过程沉降变形特性,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高路堤与一般路堤分层动态填筑过程中地基面沉降、路堤面沉降和坡脚处地基剖面侧向位移的分布演变规律,讨论填料轻质化、压实度提高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路堤分层填筑全过程中堤身荷载不容忽视,采用轻质填料可极大减小高路堤的压缩变形和地基沉降;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如路堤填土弹性模量增加2倍,高路堤路基面沉降则减小16. 9%,而地基面沉降和坡脚处地基剖面侧向位移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分析了桥梁施工对临近高速公路路堤的影响,并对桥墩沉降进行监测。研究分析表明,桥梁施工会对临近高速公路路堤产生影响,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路堤稳定。抗滑桩是确保路堤稳定的重要方式,有限元软件ABAQUS在桥墩沉降监测中效果显著,应该重视该技术措施和软件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孙泽民 《北方交通》2009,(11):22-26
通过在不同方法处理的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施工,并采用沉降观测法进行路堤施工监控,取得了大量的填土高度及沉降的观测数据.经过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的软基路堤的填筑速率与沉降的关系曲线,进而提出采用填筑速率法代替沉降观测法监控软土路堤施工的想法,该方法与沉降观测法比较,具有简便、易行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注浆法原理,对山区高填路堤下沉原因作了分析,介绍了高路堤注浆工艺,并对注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高填方路堤施工为研究背景,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制定灰土挤密桩加固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增加,各区间分层压缩量随之下降,且加固后沉降量明显下降。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后,高路堤地基沉降逐步稳定,路堤顶面沉降速率明显下降,说明加固后路堤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托某扩建工程,对路基拼接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新老路堤表面施工期末最大差异沉降值为6.869?cm,新老路堤表面各点的工后沉降值从路堤中心线向外不断减小,路堤中心处沉降值最大为6.12?cm,不均匀沉降为1.17?cm,路面各层结构受力均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存在着一定的填筑难度,特别是路堤累积沉降大、填筑的断面面积较宽大。下面主要对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