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22):9-15
总编点评罗锦陵《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技术与市场"专题"技术与应用"专题"制造技术与材料"专题"产业经济报道"专题"商用车与发动机"专题"新能源汽车"专题校车的"准入门槛降低"与客车的"重组前途"自从校车安全进入人们视线,并成为热点话题之后,行业相关人士曾一度想以校车安全为契机,通过促进客车企业重组来带动全汽车行业的整合,解决长期以来企业多而分散的老大难问题。以今年4月份的客车行业情况为例,企业多达103家,共生产36163辆大中轻客车。其中大客车29家,共完成4950辆,扣去7家产量为零的企业,则为27家企业,平均每月生产225辆;中型客车企业为32  相似文献   

2.
上海延锋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创建于30年代,早期从事铸造模型和模具的生产,70年代后期公司抓住了轿车行业刚起步的机遇,在1978年转向专营研制聚氨酯塑料汽车饰件产品,为当时的上海牌轿车作配套,成为较早从事汽车塑料内饰件的公司.通过80年代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不断拓展市场,到90年代初,公司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汽车饰件开发和配套能力.1994年合资前公司已为国内十几家汽车厂配套,销售收入达3.3亿元,在当年上海工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7位.  相似文献   

3.
上海干巷汽车镜(集团)公司原是一家很小的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该厂加入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90年代初转制成立了由镇政府、中汽零部件公司及自然人(职工)分别持股的股份公司。公司领导人抓住机制转换及轿车工业大发展的机遇,迅速发展壮大。近年又以资产为纽带,由12家为其配套的企业,跨行业跨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国内15家主要国有汽车生产商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三大集团一汽、东风和上汽的利润达到192.6亿元,并且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三大汽车集团凸现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居"半璧江山",其中轿车更是占据75.1%的市场份额排名前15位的企业在整个汽车市场中占据91%的市场份额.而资料里统计的106家汽车厂中,去年实际上有25家产量下降,21家零产量,5家增长在10%以下,这些共占48.1%.亏损企业已达1055个(含零部件企业),占总数的1/5强.真是几家欢笑几家愁,汽车行业两极分化更趋明显.这固然说明了2002年我国汽车业加强整合重组所显示的效应,但另一方面说明了虽然加强了重组的力度,但全行业分散性和低规模的现象尚未完全消除,因此说,2003年中国汽车业的主旋律仍然应该是整合重组.  相似文献   

5.
民族汽车工业新形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轿车工业以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主力军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主要走合资经营之路,参与国际合作,从当初建设资金不足到今天能生产与世界同步的轿车,真可谓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三大轿车基地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轿车开发能力,也没有形成自己强有力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几个大的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中高级轿车产品的竞争在大众、通用、本田和日产公司之间展开;普通级轿车现在已有9家国际汽车公司参与竞争,竞争趋于白热化;有11家国际汽车公司参与MPV、SUV和吉普等车型的竞争,日本占据首位.德国大众公司最早进入中国,是中外合资的典范;日本公司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目前有8家公司在华生产汽车及其零部件.预计未来10年,我国在有效控制股比的条件下,会嫁接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品牌、营销体系等方面的升级换代.中国汽车工业格局更趋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份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在7.5~20亿美元的零部件公司只能成为全球供应商的地区性战略协作伙伴,负责开发和生产子系统的零部件配套.预计到2010年,我国零部件企业经过联合与重组,其整体数量将减少70%,最终形成20~30家一级供应商、250~350家二级供应商和1250~1500家三级供应商.面对以上激烈的竞争态势,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强做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成为全球供应商在中国区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并在未来的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孙树培 《世界汽车》2002,(12):13-14
天津市搞轿车产品开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代搞出来的"小和平"轿车,就是当时天津的工人阶级向党中央毛主席的献礼;70年代初以天津市汽车厂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设计开发了TJ740普通型小轿车,按今天的说法,当时已跨入经济型轿车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引进日本夏利车型,以轿车工业重点企业的身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最高年产轻、微、轿车16~17万辆,销售收入上百亿元.整车业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市汽车零部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掌握了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冷落,汽车发动机设计师们又重新对二冲程内燃机产生兴趣。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要比四冲程高15~30%,并具有尺寸小.成本低的优点。重新受到重视主要是基于澳大利亚OEC公司新研制了一种二冲程汽油机用进行内部混合气形成的燃料气动喷雾系统的缘故。装有这种喷油器的二冲程汽油机可望在80年代末用于快艇上,而到90年代初,美国的两家公司准备将这种发动机装到轿车上。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工业的100多年历史中,经历过两次大重组.第一次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的工业化国家的国内兼并,从各国几十家、上百家小汽车厂集中为3家~4家大集团;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新一轮世界性的大重组,领头者是3年前原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买下美国克莱斯勒公司.  相似文献   

11.
天津夏利轿车,是天津汽车集团80年代引进日本大发汽车公司CHARADE系统轿车技术而开发的产品,该系列轿车突出的特点是:经济、省油、适合大众的需要.目前,夏利轿车大多进入家庭和做为出租车,下面就夏利轿车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接2002年第12期) 5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内部支撑环境--内部动因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汽车产业的内部支撑环境来看,研发、制造、采购、销售等各供应链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资金密集度远远超过以往的规模,汽车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体现在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德国海拉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灯具和汽车电子电器产品供应商,在全球各地拥有多家生产企业及完整的销售网络,是德国前100强企业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海拉就作为汽车工业及独立零部件经销商的全球伙伴来到中国,至今已在长春、上海、北京、顺德、厦门等地陆续创建了11家合资  相似文献   

14.
优厚的行业待遇 70年代初进入了美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作,直到70年代末被聘入通用汽车公司感到自己是非常的幸运的.汽车业界的公司层次分明有序;汽车制造厂又称主机厂,是最上层的老大;当时美国已从早期的千家整合至四家主机厂,而其中老四一美国吉普车公司本身代表吉普车工业的锐变,规模不大已处弱势,到80年代被克莱斯勒兼并,形成汽车行业总部均设在底特律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格局.主机厂的下而有一级供应商是直接为主机厂服务的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当然,后面还有二级,三级多层次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5.
雷丽  张青松 《时代汽车》2011,(10):98-101
"创新中国"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型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展示活动,2010年,全国20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创新中国"总决赛,200余家企业登台展示,76家企业进入决赛。襄阳宇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创新中国"总决赛中荣获第二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宇清为何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宇清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惠民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16.
之七十七、"亚星",扬起远航的风帆 生产"亚星"大客车的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扬州客车总厂,是个具有30年生产汽车历史的老厂,过去一直生产载货汽车,20世纪80年代初由生产载货汽车转为生产大客车,多为城市公交部门配套生产大客车和通道车,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七五"技改使集团公司脱颖而出,一跃而成为全国客车就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现有职工5 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 000多人、固定资产3亿元、生产面积50多万m2,已形成大、中、轻型,高、中、普通档次18个系列近百个品种,具备年产客车2 000辆、客车底盘1.5万台份生产能力的国家大型企业.亚星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与1991年相比,产销量增加3倍、销售收入增加7倍、利税增加4倍、固定资产增加2倍."亚星"大客车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外,还出口苏丹、马里、菲律宾、肯尼亚、科特迪瓦、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22):9-9
自从校车安全进入人们视线,并成为热点话题之后,行业相关人士曾一度想以校车安全为契机,通过促进客车企业重组来带动全汽车行业的整合,解决长期以来企业多而分散的老大难问题。以今年4月份的客车行业情况为例,企业多达103家,共生产36163辆大中轻客车。其中大客车29家,  相似文献   

18.
<正>赛史品威奥(唐山)结构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日前在唐山开业,秉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将致力于为工程机械、卡车、大巴及轿车提供技术领先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及制品。赛史品威奥(唐山)结构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是一家由美国赛史品(CSP)公司和威奥轨道集团以50%对50%股比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占地38000多m~2,目标是为中国轿车和卡车整车厂等提供技术领先、绿色环保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合资公司得益于两大企业的天然优势。美国赛史品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和产品生产的高科技公司,具有强大的材料和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韩国汽车产业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4个公司为主体的市场格局,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目前,韩国现有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演化为现代起亚、通用大宇、上汽双龙和雷诺三星四大集团.从产业集中度、产业制度结构、政府产业及外资政策和外资进入状况等4个方面分析,受发展历史较短的限制和1997年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目前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受到一定威胁,但仍属"较为"安全的级别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专用汽车》2012,(5):78-78
<正>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与河北省邢台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日前正式签约并奠基。邢台拥有较好的汽车工业基础,"红星"、"长征"等品牌曾驰名全国。目前,该市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两家,改装车生产企业6家,产品包括重型越野车、小型轿车和油罐车、冷藏车等,并拥有2500余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