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当今解决汽车节能与排污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不同型式和特点,以及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刻不容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阐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受到的一些技术上的制约,指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当前解决电动汽车发展缓慢与节能,环保问题切实可行的技术之一,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的形式,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某汽车厂的某款汽车(传统汽油汽车)及该厂的同款纯电动汽车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和综合效率,并比较了两类车的排放。由于纯电动汽车受续航里程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在市区使用率比较高,所以文中采用城市工况对两车进行比较分析。经过计算,传统汽车的综合效率为18%,纯电动汽车为22%,纯电动汽车在节能与综合效率利用方面优于传统汽车。通过对比,发电厂发出纯电动汽车用电所带来的污染水平低于传统燃油汽车污染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4.
许媛 《汽车维修》2012,(5):13-15
汽车工业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给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但当前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能源危机、环保危机、安全危机等,汽车的变革之路势在必行。随着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电动汽车的出现,汽车工业重获生机,电动汽车成为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都在快速并行发展,且电驱成为主要的驱动方式。节能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怎样有效地控制提升能量的使用效率,增加整车的续驶里程是整车电驱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环节,因此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电动汽车整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架构及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新秀。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三类,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与其它的电力驱动系统不同,它需要经常变换运行方式,尤其是在城市行驶状态下,要求电力驱动系统响应迅速、调速范围宽,同时性能稳定。目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既有传统的直流驱动电机和交流感应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兵站  初亮 《汽车技术》1998,(12):37-39
1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电动汽车的出现很早,18世纪末就造出了用电力驱动的汽车作为短途交通工具。由于当时电机、电池特别是电机的调速控制装置技术水平很低,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而产量很小。内燃机汽车随其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加,特别是其比能量比电池高很多,性能远远优于电动汽车。因而在本世纪20—30年代电动汽车的产量几乎为零,近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规模生产线的建立使内燃机汽车的产量大增,成本大幅度下降,因而目前内燃机汽车处于公路交通的霸主地位。进人6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的保…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10,(12):55-55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国家将大力扶持传统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及支持研究开发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汽车。小型化和汽车电气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控制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汽车是近期内解决节能瑟环保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利弊,简单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模式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第11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似乎是纯电动汽车的推荐会,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新车型.在低碳经济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吗?纯电动汽车真是低碳汽车吗?纯电动汽车能够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吗?  相似文献   

11.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是人类解决大气污染和能源短缺危机的主要途径。文章以汽车行驶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在满足国家标准对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驱动电机、减速器及动力电池等重要零部件的参数进行选择匹配设计;同时也根据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各主要零部件的技术参数,计算整车动力性能指标。为企业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国际上公认的新能源路线在我国走得比西方更早,而且我们实施的步骤更为紧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是确定以电动汽车为主,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模式;政策导向是优化传统汽车动力效率与鼓励新能源并重。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我国已经进入推广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东风公司承  相似文献   

13.
业界声音     
正苗圩:中国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在德国汉诺威"中德电动汽车合作会议"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将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发展,一方面,实施以纯电驱动为取向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  相似文献   

14.
朱静秋 《时代汽车》2024,(5):98-100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车辆,其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驱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构成,接着探讨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电动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和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还通过特斯拉电动汽车和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了其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下,国家出台了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与鼓励政策,因此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将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通过对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通过市场调研、经济性分析及技术分析等,指出节能效果在50%以上、续航里程在80km以内、总价在15万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可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最后,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殊性,对中国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小型电动汽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元  田光宇  陈全世  夏群生  吴昊 《汽车工程》2004,26(3):260-265,278
首先分析了一种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纵向动力学方程,并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汽车系统效率,得到了系统效率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随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效率进行了优化计算,从而确定了每种工况下的最佳蓄电池功率和最佳减速比。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气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对于高性能的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必须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本文介绍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最新发展,重点讨论效率最优控制、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控制系统和高频交流脉冲密度调制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一款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电动汽车(DMCP-EV)多驱动模式的节能优势,制定了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驱动模式控制策略。根据该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定义了电机4种驱动模式并分别建立其动力学驱动模型和系统效率模型。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并划分了各驱动模式的工作范围,以系统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驱动模式切换控制和转矩分配策略。开展了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系统效率优化的驱动模式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经济性,能耗降低11%。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当今汽车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阐述了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并分析了各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研究与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与参数选择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翔 《汽车电器》2006,(12):60-60
1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涵盖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主要依托的两个二级学科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与工程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发动机和电动汽车3个分会的负责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