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路基土是路面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和模量对路面结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针对上海地区土基湿软、强度低的特点,选取高钙灰处治典型粘性路基土,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高钙灰处治土的路用性能,并与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作了对比,表明:一定掺量的高钙灰处治土具有相当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湿软路基的强度和回弹模量往往不能满足高等级道路的设计要求,因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路基处治。本针对上海市地下水位高、年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冬季气温低等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石灰和水泥-石灰处治湿软路基,系统研究了两种处治土和处治路基的强度、回弹模量以及湿度和低温养生条件的影响,明确了石灰处治技术和水泥-石灰综合处治技术对湿软路基的适用性,可作为软土地区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黄泛区公路路面结构早期破损严重的机理并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有必要深入研究粉土路基支撑强度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及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程度。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了粉土路基含水量分布规律、路基强度衰减规律及路面结构的受力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结果表明,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具有强烈的毛细现象及水敏性特征,在上部雨水渗入与底部毛细水上升影响下路基含水量有显著变化,易使路基强度发生衰减,造成耐久性严重不足,并由此找出了路基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针对道路重载运营条件使联合路基强度衰减而造成该地区路面结构早期破损严重的情况,对路床区进行掺灰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模量搭配,有效提高了路基的支撑能力和抗变形能力,使疲劳寿命显著延长,耐久性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4.
叶燕呼  孙长新 《公路》2000,(3):14-20
初步分析了广东省公路路基土的成因,测定了典型路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强度,并根据力学计算结果,对广东省路基土强度进行了分级。根据室内外测试结果,文章提出了几个实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规范对路基基底强度的标准没有具体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用荷兰动力触探仪来测试路基基底的抗剪强度以及路基基底不适宜土的强度标准推荐值和对深度确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湿土综合稳定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论述了三类外掺剂了石灰粉,NCS固化剂和二灰的压实性,强度等路用性能,及其处治过湿土路基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周文 《公路工程》2009,34(5):67-74
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病害的重要原因。研究了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强度差异程度对路面结构层应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正确认识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性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新老路基强度差异值允许范围,为路堤拓宽工程的新老路基结合处治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公路路基土强度及其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了广东省公路路基土的成因,测定了典型路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强度。并根据力学计算结果.对广东省路基土强度进行了分级。根据室内外测试结果.提出了几个实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天然湿度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的特殊土,遇水极易产生湿陷变形,对道路工程有害。结合内蒙古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处治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碎石桩处治前后的路基断面模型并进行沉降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碎石桩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经碎石桩处治后的路基沉降小于碎石桩处治前的路基沉降,碎石桩可有效减少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广梧高速公路煤系土的性能。得到煤系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以及煤系土凝聚力、内摩擦角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变化关系。通过分析含水率对煤系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为工程中合理利用煤系土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处治挖方路基过湿土经济适用的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换填,石灰处治,塑料网格加筋等室内外试验,得出了处治前后过湿土物理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上述3种处治方法,尤其是换填和塑料网格加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非洲刚果(布)1号公路项目区域内的砂性土具有材料强度高、渗透性强,但表层砂性土松散,孔隙比大,压缩性高,且凝聚力差,在重载作用下易变形破坏,尤其是抗水流冲刷能力差等特点,提出了水泥处治、粘性土包边处理及竹编格栅植草防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沿线缺乏优质填料的情况下,为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要求,黄土需采取处治措施后才能用作路基填筑.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的处治黄土物性指标、击实特性以及强度与变形特性,确定了黄土填料最佳处治方案,并对其长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治后黄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均增大,但液限提高程度相对塑限要大;处治后黄土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方法的处治效果依次为:水泥处治>水泥+石灰处治>石灰处治;在最优含水率附近施工能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4.
石灰改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程平  姚海林  李文斌  安骏勇 《公路》2002,(5):96-100
试验研究了用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胀缩性,强度,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干法与湿法击实有较大的区别,石灰改良膨胀土掺灰量和检验标准可以从膨胀性能和强度2个方面确定。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东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分析旧路路基强度的评价指标,对路基强度较低段提出了适当的处治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外公路》2020,(2):207-211
近年来,新加坡必须在填海陆域采用海相黏土作填料修建道路,筑路前如何经济有效地改善高含水率软黏土的工程性质成为挑战,用水泥处治需耗费大量水泥而不经济。为此,开展采用废冶金渣胶结料代替波特兰水泥改善海相软黏土的潜在用途研究,通过系列对比试验,分析并评价了胶结料及水泥处治的海相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结果表明:对初始含水率较高的海相软黏土,采用同剂量的废冶金渣胶结料及水泥进行处治,两者达到相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时,胶结料处治的养护时间可缩短约20%而同养护14.28 d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可提高20%?50%,且废冶金渣胶结料处治土后期增强性能好。微结构研究也表明。废冶金渣胶结料处治土粒间形成的锁结基体有利于提高其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分析膨胀土的判别分类、工程特性、路基处治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兴物六路北沿线道路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膨胀土特性提出了针对该工程的膨胀土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粘性土路基填料CBR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晨晴  徐爽 《公路》2004,(5):14-18
对黑龙江省常用路基填料粘性土的强度进行了评价,以室内外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规范,说明了黑龙江省常用路基填料粘性土所处的强度水平,并针对提高压实路基的强度——主要是CBR值,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在支护完成后不久即发生了滑坡.通过对滑坡过程和工勘察资料的分析及不同强度参数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阐明该滑坡形成的原因,对膨胀土滑坡的防护和整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湿度和吸力对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测试,建立了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和石灰稳定土2种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张力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张力的现场测试,并利用上述2个关系可以预估路基回弹模量.研究表明,随土张力减小、饱和度增大,处治土路基回弹模量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