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虎门第二公路通道是广东省规划的珠江口7条过江公路通道之一.通道位置选择受珠江两岸高速公路网、工程所在区域的现状和规划、沿江港口岸线、水道通航船舶等级和密度、高压电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为了与两岸高速公路顺畅衔接、尽量减少对地方现有建筑和规划用地的破环、对沿江港口码头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经过对路线走廊、桥隧方案、桥位选择、桥跨布置的充分论证,选择与高压电缆共走廊方案,最终确定虎门第二公路通道的坭洲水道桥和大沙水道桥的桥位和桥跨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7)
虎门二桥的主航道桥由坭洲水道桥和大沙水道桥两座大跨度悬索桥组成,其吊索在施工期发生了复杂的风致振动问题。为了抑制吊索的振动,通过分析吊索的振动特性,研究基于不同作用机理的减振措施并进行方案比选,优选出适合本桥吊索减振的措施。通过实桥试验验证了外置式阻尼器(PLD)、多重调谐式阻尼器(MTMD)和冲击质量阻尼器(IMD)的减振效果。最终采用了PLD、MTMD和IMD这3种阻尼器的组合阻尼减振方案,有效抑制了吊索的振动。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8月12日,虎门二桥J3标总监办(武汉桥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江阴市主持召开了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大沙水道桥吊索制作工艺评审会。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虎门二桥分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虎门二桥钢结构检测中心———江苏法尔胜材料分析测  相似文献   

4.
王晓佳  陈凡 《世界桥梁》2022,50(1):26-32
南沙大桥坭洲水道桥为(658+1688+522)m双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法架设.结合主缆及索股特点,通过优化牵引系统布置和改进快拆悬挂装置、背索后锚头快拆式拽拉器、自锁紧式握索器等索股架设装置,提高了索股架设工效及质量.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了包含索股牵引实时监控系统及索股调整实时监测计算...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296-296
<正>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跨东平水道特大桥近日合龙。该桥是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其286 m的单孔跨度属国内高铁同类型桥梁之最。跨东平水道钢桁拱桥位于佛山水道与平洲水道交汇口附近,为设计时速200 km/h的双线I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虎门二桥桥梁试桩工程,对4组不同风化程度泥质岩与基桩侧摩阻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试桩分别在珠江口大沙水道、坭洲水道两岸。大沙水道东岸、坭洲水道两岸试桩采用自平衡法,大沙水道西岸试桩采用堆载法进行。大沙水道两岸试桩的基桩在中风化泥质岩内的工作性能表现不一。大沙水道东岸试桩多数中风化岩层反算得到的岩石参数小于规范取值,认为试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计算不宜按嵌入基岩内的桩基进行。大沙水道西岸试桩的中风化岩层反算得到的岩石参数有大于规范取值的桩段,也有小于规范取值的桩段,说明西岸试桩的中风化岩层工作性质介于嵌岩桩和摩擦桩之间。坭洲水道两岸微风化泥质岩内试桩的承载形状均表现为嵌岩桩的承载特性。但坭洲水道桥东塔岩石芯样强度稍大于西塔。从试验结果来看,西塔试桩荷载箱附近桩段实测摩阻力远小于东塔试桩,说明岩石性质的差异对于基桩实际承载性能影响很大。这也说明珠江口区域岩层工程性质复杂。综合本项目的各项认识,认为对于泥质岩层内的桩基,加强现场试桩工作从而确定其工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不对称双塔钢箱梁悬索桥,全桥共4套主索鞍总成,主索鞍鞍体为铸焊结构,由2个半鞍体通过高强度螺栓锁合而成,半鞍体重达125t,安装在256.4m高的塔顶主鞍室内。主索鞍采用"桥塔承台顶面转放平台移运+塔顶门架承载+连续提升液压千斤顶垂直起吊+重物移运器纵移"的方式吊装。施工时,首先采用塔顶门架起吊系统吊装格栅及反力架,精确定位后浇筑格栅反力架混凝土,然后利用塔顶门架起吊系统吊装上、下承板,最后采用塔顶门架起吊系统分别吊装2个半鞍体至塔顶,利用高强度螺栓将2个半鞍体拼接成整体。在主桥上部结构安装过程中,根据主索鞍预偏监控指令,采用2个1 000t千斤顶逐步将其顶推到位,完成主索鞍的最终定位与安装。  相似文献   

8.
<正> 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于1982年引进美国贝克曼(BECKMAN)公司的柴油机排放测量系统,经过一年多配套,安装、调试、验收和试用,己于198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并于同年11月完成了天津动力机厂6130系列柴油机各种不同调整的排放测量,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和大沙水道桥2座特大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BIM管理平台,在此BIM平台上以三维模型为载体,真正实现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的结合。对悬索桥的主塔,吊索,主缆等进行施工监控,这里将相应的数据传到云端数据库进行永久保存,在虎门二桥成桥时可以将建造阶段的数据及时,无损的传递下去,便于健康监测数据分析时随时调用;同时可以将施工中已存在的误差,实测和通过参数识别获得的结构参数引入运营期结构计算模型中;根据施工监控的结果,健康监测可以对偏差较大的部位和损伤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人工巡检。  相似文献   

10.
广东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688m 双塔非对称式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采用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60m,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横梁、上塔柱、上横梁组成。介绍了该桥索塔的设计思路和构造特点,并采用 MIDAS CIVIL 2012专业桥梁分析软件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索塔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塔柱及横梁的应力、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锡柱 《桥梁建设》2007,(A01):97-99
京珠高速公路北段广州番禺观音沙大桥位于广州番禺市桥沥和沙湾水道2条大型河流上,主桥墩基础承台为深水高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介绍采用的钢板桩围堰、吊架平台方案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虎门二桥工程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双塔非对称式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采用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60m,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横梁、上塔柱、上横梁组成。详细介绍了该桥索塔中横梁位置和横梁造型的设计思路和构造特点,并就受力性能、美观性及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对索塔横梁位置和造型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佳的横梁位置和造型。  相似文献   

13.
虎门二桥工程坭洲水道桥采用大跨径的设计方案,对减小船舶撞击风险极为有利,但鉴于该航道航行条件复杂,应采取必要的防撞措施,保护桥梁的安全。为了确保虎门二桥工程建成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撞击船舶保护,对大桥遭受船舶撞击的风险、撞击作用荷载,以及桥梁防撞方案开展了研究,为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桥梁防撞设施通常分为两大类:主动防撞(不接触)设施和被动防撞(结构防撞)设施。主动防撞设施有:桥梁水域的船舶通航服务系统(VTS)、单桥手机式警报系统(杭州内河)、航标、航标灯、雾天黄灯(广州珠江西桥)、报警声号(配备激光测距仪)、闪灯对中指示(仿飞机降落)、红白斜纹标志(JT 376)等,指船未撞上去前的防撞设施。被动防撞设施指的是船撞上去后减少损失所采取的措施,有防撞护舷、拦阻索系统、柔性耗能防撞装置等。  相似文献   

15.
番禺紫坭大桥 (旧桥 )建于二十世纪 80年代 ,上部结构主跨为钢筋砼预应力T型刚构 ,引桥为普通钢筋砼T梁 ,在长期运营使用中 ,该桥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桥结构病害的检查与分析 ,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粘贴复合材料纤维布等加固方法。通过加固后与刚竣工时静、动载试验数据对比 ,判定该桥的加固效果。为同类型桥梁加固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主持,同济大学、番禺市路桥建设指挥部、番禺市政桥梁公司共同完成的《预应力单面板拉桥研究》于1994年11月8日在广州通过了由广东省交通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研究课题以广东省番禺沙溪大桥工程为依托,开展预应力单面板拉桥的科研设计、模型试验、施工控制、施工应力监测和施工工艺研究。沙溪大桥已于1992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虎门二桥大跨度悬索桥长吊索的振动问题,采用阻尼减振的方式对其进行振动控制。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吊索的振动特性,包括振动方向、可能发生振动的振型阶次,确定阻尼减振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大沙水道桥和坭洲水道桥超过80m长的吊索进行阻尼减振设计:利用防撞栏杆为阻尼器的支撑,80~130m的吊索采用油气耦合阻尼器、130m以上的吊索采用摆式阻尼器进行控制。当吊索发生面内或者面外振动时,阻尼器内部发生相对运动,通过阻尼耗能作用控制吊索的振动;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安装阻尼器后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各受控振型的阻尼对数衰减率δ均大于3%,满足减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京张高铁土木特大桥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大秦铁路,该桥24号、25号墩墩顶98m范围内梁体采用墩顶水平转体施工。沿平行于大秦铁路线方向,施工24号、25号墩顶转体部分梁体,在墩帽、0号块施工时安装转体系统;在标准梁段施工后拆除施工临时结构,安装牵引系统;进行梁体试转后在"要点"时间内进行正式转体,将梁体转动至设计平面位置;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后进行球铰体系转换、安装永久支座,将梁体变成简支单悬臂结构;最后施工中跨合龙段,完成连续梁施工。  相似文献   

19.
广州新光大桥为新光快速路跨越珠江沥洛水道的一座特大桥梁。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一钢析系杆拱组合结构桥,跨径组合为(177+428+177)m,是世界上主跨跨径最大的三跨拱桥,其“飞雁式”桥型新颖独特、气势雄伟,是现代桥梁先进的建造技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典范,将成为珠江上又一个璀璨的明珠。新光大桥南北两岸规划为桥头公园,该区域将成为旅游、文化和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综合生态景观区域。新光大桥将展示二十一世纪广州国际大都市的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斜拉桥上部结构总体施工方案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的特点,研究其合适的主梁安装方案。系统介绍该桥上部结构独特的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技术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