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射流巷道通风技术施工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射流巷道通风技术的工艺流程、通风计算、通风管理等内容。工程运用表明,射流巷道通风技术满足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施工需要,能够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并减少通风阻力,降低能耗,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也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龙泉山油气型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期需风量、通风阻力进行核算,指导风机设备选型。通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对比分析,合理选择不同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通过FLUNT软件数值对压入式和巷道式风流流速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压入式通风能满足本隧道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矿井通风过程存在的实际入风大于矿井所需风量,但部分巷道局部阻力较大,通风不够合理,出现集中用风量不足的问题,使用MVSS网络通风分析软件,对阜新某矿的矿井现有通风系统进行建模.通过系统仿真,基于现有通风系统风流状况测试,确定了该矿现有通风系统断面较小,通风阻力较高、风阻较大的巷道.针对矿井改扩建提出的四个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通风有效性,并给出了各方案实施风流调控建议.得出西砂井主扇改造后增风能力与矿井达产300万吨后无法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常伟 《交通标准化》2012,(1):124-127
随着我国隧道施工工艺的成熟,长大及特长隧道越来越多。结合具体工程,介绍巷道式通风技术及其使用效果。实践证明,该技术能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并大大减少一次性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5.
虹梯关特长隧道是目前国内第三长大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水压爆破、巷道式通风和优化施工组织计划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创造了人工钻爆法施工单月独头掘进556 m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6.
现有高海拔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的工程实践多采用压入式与巷道式相结合的通风模式,且仅靠施工经验及施工任务来确定压入式通风段的长度,关于压入式与巷道式之间的长度界限划分的理论研究还较少见。目前关于压入式通风距离的研究主要是特定条件下的极限通风距离分析,存在未考虑施工工序导致无法直接计算出压入式极限通风长度的不足。基于流量守恒原理,结合低海拔地区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经验得到高海拔地区隧道压入式通风的合理长度修正公式,依托在建米拉山公路隧道工程运用理论公式制定通风方案并在现场对开挖爆破30 min后隧道内粉尘浓度和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乔力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53(6):1245-1252, 1277
针对钻爆法施工隧道中压入通风方式造成的隧道内空气质量差、排尘久等缺点,在传统通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形成抽出式风幕通风方式. 以吴家岭二级水电站新建I号、II号引水隧道为试验隧道,对两种通风方式条件下隧道内风速及游离SiO2粉尘扩散特点进行现场监测与对比分析,并应用有限元Ansys-CFD软件对游离SiO2粉尘浓度场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抽出式风幕通风条件下通风35 min后,施工作业区内游离SiO2粉尘浓度即可达标,洞身区只存在少量极低浓度SiO2粉尘,作业区内SiO2粉尘浓度最大净化率较压入式通风方式提高了25.93%,隧体内施工环境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长江隧道施工中,创造性地利用中间箱涵作为通风巷道,采用轴流风机压入进行洞内空气置换,代替在隧道内架设专用通风管的通风方式,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工序干扰,提高了施工工效。  相似文献   

9.
成渝公路中梁山,缙云山隧道竖井纵向通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向通风在经济上有显著的优越必上来在国外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成渝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表明,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中长距离隧道积极推广射流式纵向通风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长大隧道修建多以增加斜井方式,以实现长隧短打和多开挖工作面快速施工,然而无轨运输斜井污染严重,给施工通风造成了很大影响。基于此,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引排技术原理、隔离巷道设置方式、斜井洞口烟囱设置方式、斜井洞口段中隔板施工、风机、风管安装和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其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污风引排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近年来出现了4座长度超过6km的特长公路隧道,为了解决正常营运通风和火灾应急排烟的问题,同时兼顾经济节能,采用了多竖井送排通风模式.设计考虑了正常交通、阻滞、火灾等工况,其中火灾工况根据火灾释热量计算来确定排烟临界风速,通风区段划分和通风设备的配置规模综合考虑了需风量计算结果及工程类比.在设计过程中开发了多竖井送排式通风的算法程序,创新了双洞共用的通风竖井和地下风机房布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张承高速公路大华岭隧道高效通风的研究,内容包括:制定大华岭特长隧道的通风方案、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并通过设计计算获得隧道工作面的需风量,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施工通风的机械配套设施,包括通风机的选择和通风管道的选择。最后是通风方案的实施、系统的安装布置和使用管理,所述内容对类似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结合临吉高速公路瓦窑岭隧道的工程实际,重点介绍隧道的通风布置、通风量的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择等,希望能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公路特长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设施总规模和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以浙江杭绍台 高速公路陈家山特长隧道为依托,提出通风系统与照明系统协同设计的理念,即适应通风烟雾浓度、按需配置照明灯具光源类型。采用LED+高压钠灯的混合光源方式,隧道末端的烟雾浓度指 标要求可以提高,而隧道需风量相应可降低约17%。在此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补式通风模式,利用下坡隧道中的低浓度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的污浊空气,实现相邻隧道通风负荷的均衡。相对于优化之前采用的单竖井送排通风模式及纯LED光源类型,隧道通风照明系统总安装功率下降30%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施规模的集约化水平,为减少今后运营期间的设备闲置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国彬 《交通标准化》2014,(16):173-178
结合张涿高速公路分水岭特长隧道工程地形、气候和气象条件,在推导隧道小时换气次数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分水岭隧道稀释异味需风量的换气次数,进而根据规范相关规定提出分水岭通风标准;对自然风阻的计算提出了修正意见,建议有效利用冬、夏季自然风在分水岭隧道通风中的动力作用,实现分水岭隧道运营期经济可行的通风系统风机配置,为类似特长隧道运营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适的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到通风效果、施工难度、设备投入、运营成本等因素。应用静电除尘设备与交通管制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可以大幅度削减隧道建设成本,以工程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这种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的某公路隧道为对象,运用ANSYS软件,对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横通道设置条件下隧道内速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横通道对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度为1000m的隧道,3条横通道比2条横通道的通风效果好,横通道间距100m比间距50 m的通风效果好,研究结论为可为类似隧道的运营通风方案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设计方案从工程施工通风和现有设备出发,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通风方案的设计,通过方案技术与经济比较,选择适合隧道施工期间的通风设计方案——送排风混合式通风,解决隧道施工期间通风问题,创造舒适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张家冲隧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长大隧道的风量、风压计算方法,通风设备的选用和通风降尘的关键技术及隧道通风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对同类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