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透拱肋式隧道遮光棚设计及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杰 《北方交通》2013,(1):119-122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通透拱肋式遮光棚的设计要点,对通透拱肋式遮光棚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遮光棚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可为遮光棚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近距离隧道洞口间设置遮光棚可以优化隧道的行驶环境,提高隧道间行车的安全,同时符合"四个交通"的发展要求。针对山西省天大高速公路大梁山特长隧道出口与黑石崖隧道进口之间增设遮光棚工程,运用Midas Civil~[1]有限元程序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分析了隧道间设有横通道的遮光棚钢结构~[2-3]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力学反应和变位规律,为日后类似遮光棚结构设计选型、后期管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兆杰 《北方交通》2012,(12):117-120
结合具体工程,采用三维粘性、不可压缩、定常流的Navier-Stoke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进行区域离散,对敞开式拱形遮光棚表面风压分布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揭示了该类结构风压分布规律,用于指导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其中隧道施工比例也越来越高。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洞门形式的选择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隧道洞门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台阶式洞门、柱式洞门、削竹式洞门以及遮光棚式洞门等。主要阐述了公路隧道洞门的形式以及在南京桥2号隧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文中多次测量隧道进口瞳孔照度,利用视觉负荷指标,获得理想照度曲线,并用于对6种不同形式的正削竹、反削竹遮光设施的遮光效果进行分析和比选.结果显示,隧道微缩模型能较好模拟真实隧道进口瞳孔照度过渡;遮光设施遮光效果由优及劣的顺序依次为:30°反削竹、45°反削竹、30°正削竹、45°正削竹、60°反削竹、60°正削竹、端墙式.结论:30°反削竹遮光设施遮光效果最佳;相同角度遮光设施形式,反削竹遮光设施比正削竹遮光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傍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棚洞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采用DP屈服准则进行弹塑性分析,利用单元的生死属性来模拟边坡的开挖、棚洞的施做以及土体回填的过程。分析了棚洞结构变形及应力状态,指出了棚洞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棚洞结构和回填土的坡率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显示,半拱斜柱式棚洞要比半拱直柱式棚洞在结构上更为合理,而且不同回填土坡率对棚洞结构的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计算结果对该棚洞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傍山隧道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地震动作用下不同结构形式棚洞的主应力和位移。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棚洞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根据D-P屈服准则,利用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建立边界条件。研究表明:半拱斜柱式棚洞比半拱直柱式棚洞的抗震性能更优越;拱式棚洞比柱式棚洞抗震性能更好;柱式棚洞柱与横梁的连接形式不同而应力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地震时,洞顶回填土与边坡的交界面可能产生滑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首先概述了大管棚超前支护的作用原理,进而分别在大管棚超前施工作业技术准备、管棚施作、注浆施工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技术,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法并采用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对棚洞和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隧道施工完成后的静应力场,并进行了三维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中分别考虑了不同围岩级别以及棚洞与隧道洞口的不同联接形式对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棚洞的纵梁距离洞口越远,其内力越小,在棚洞与隧道洞口的联接处附近,棚洞梁将产生较大的应力;...  相似文献   

10.
棚洞作为一种抗落石冲击防护结构,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基于国内外研究资料分析,将研究现状概括为棚洞结构型式优化研究、棚洞抗冲击特性研究、棚洞抗冲击材料研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EFFECTOFLIGUSTRAZINEONHEMODYNAMICSOFMESENTERICCAPILLARYINHEMORRHAGICSHOCKINRABBITSYueYili;ChangLigong;ZhouHongwei;(Department...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罩极电动机的两个旋转磁场的分析,推导出总的电磁转矩公式,利用该公式就可得出罩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并计算其输入、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因数等,文中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罩民动机由于结构复杂而难以进行完整的定量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on an Algorithm of Shape from Shad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ape from shading(SFS)is an important domain in computer vision. The paper presented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shape from shading based on a single image according to an existed one.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enhanced the boundary constraints to eliminate the rotation distortion on the border of reconstructed object and introduced the factor of brightness error to weaken the influence irradiance equation‘s nonlinearity on reconstructed errors. The reconstructed results verify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ccuracy by the input image of a synthetic image and a real image of weld.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线结构光主动三角法的视觉系统的简单标定方法.该视觉系统采用线结构光原理,使用双目摄像机避免了常用的单摄像机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遮挡等问题.该系统的标定综合了线结构光传感器模型以及双目立体视觉模型,推导了各个标定坐标系之间的联系,依据蔡氏两步法,使用方格靶标和最小二乘法求得各种标定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5.
融合边缘检测与区域生长的交通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监控中,如何从复杂的背景中分割运动物体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针对车辆的运动阴影对图像分割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边缘检测与区域生长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同时考虑了图像的彩色信息和空间信息.该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设置种子像素;再基于颜色相似性生长准则,结合边缘检测结果,对每个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最后,利用区域合并算法对剩余的像素进行合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阴影给图像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直接根据空间坐标对地上、地下物体建模易导致视觉混乱的问题,基于水下景观原理对城市地上和地下物体进行了三维建模.根据观察水下景观的原理,当视点位于地上时,利用OpenGL的颜色混合功能给地表赋予适当的颜色,使地下物体表面具有地表颜色的成分,通过颜色与地上物体相区别.当深度大、地下物体多时,还可以利用0penGL的雾化功能,使地下物体的深度信息通过其颜色的明暗程度来体现.最后,利用某城市小区的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光伏发电系统在局部阴影条件下,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容易陷入局部寻优,无法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因子粒子群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该方法在普通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学习因子和权重系数,以提高算法收敛的速度和精度. 将其应用于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中,并在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中以两个接受不同光照强度的光伏阵列为例进行实时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两峰情况下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学习因子粒子群算法能够在0.298 s左右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普通粒子群算法需要约0.615 s,而扰动观察法陷入了局部最大功率点,本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并且适用于多峰情况. 最后设置仿真算例验证本算法适用于光照突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城市水下特长隧道的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 总结了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光环境典型问题与改善措施, 分别从舒适性、经济性、设置依据、安装形式等方面对洞口遮光设施、出入口加强照明、景观装饰、视线诱导系统4种隧道光环境改善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驾驶人视觉需求进行分层, 提出了包含事故分析、评价体系、优化思路、优化方法的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光环境评价体系与优化研究框架。分析结果表明: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光环境主要有出入口的明暗适应、道路线形变化引起的视距不足、中部的视觉参照信息不足、隧道整体空间路权不清晰的问题; 设置视线诱导系统是一项低成本、有效的光环境优化方法, 能满足驾驶人在不同隧道路段上的视觉差异化需求; 驾驶人视觉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 并依次对应相应的基本型、安全型、舒适型、韵律型视觉参照系, 可构建以空间路权、人因与驾驶任务、差异化、韵律性为指标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光环境;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光环境优化应将视线诱导和加强照明相结合, 主要通过视线诱导系统来重构视觉参照系, 隧道接近段、入口段、中间段普通区、出口段应以舒适型视觉参照系为优化目标, 中间段提醒区及唤醒区则应构建韵律型视觉参照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一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色度为1000倍,COD为40mg·L^-1的次甲基蓝模拟废水,在铁炭比1.5:1、反应时间1h、pH值2.0的条件下处理,色度去除率达到94.7%,COD增长到734.4mg·L^-1.双氧水与Fe^2+摩尔比10:1,pH值2~5,反应50min的条件下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3.1%,色度去除率达到62.5%。经两步处理后,色度降低为3倍,COD为51.2mg·L^-1。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