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同时路面病害对交通的影响也日趋严重,也促进了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由于其开放交通早、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被普遍应用。本文就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快速修补材料应满足的相关技术指标、性能要求以及材料的组成,并且对聚合物胶粉改性水泥修补材料同乳液改性水泥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对废橡胶粉在混凝土路面中的掺用方式、表面改性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混凝土路面中橡胶粉的适宜掺和量,探索了混凝土路面中橡胶粉的最佳改性剂及改性工艺。试验研究表明:路用橡胶粉适宜“低掺量”、“高目数”、“多目级配”的掺用方式,其适宜掺和量为4.0 %,最佳改性剂是无机盐改性剂,CaCl2以橡胶粉质量5.0 %作改性剂用量时,能使橡胶混凝土强度提高14.0 %,使混凝土强度下降幅度由27.7 %减小为17.5 %,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橡胶水泥混凝土路面能够改善道路的行驶舒适度,研究橡胶粉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力学及物理性能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不同橡胶粉掺量(0%、1%、2%、3%、4%和5%)和粒径(40目和60目)条件下混凝土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加一定量的橡胶粉对混凝土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呈现降低现象,而表观密度增大;另外,不同粒径的橡胶粉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效果具有相同的规律,对于同一掺量橡胶粉条件下,粒径小的橡胶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小于粒径大的橡胶粉。  相似文献   

4.
橡胶水泥混凝土是由橡胶粉、普通水泥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具有这两种物质的优良性能,得以在公路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为探索旧路面公路工程橡胶水泥混凝土最优的加铺方案,就基加利市公路1~#、2~#项目道路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这两条道路出现病害基础上,对橡胶水泥混凝土模量、强度与橡胶粉掺入量、颗粒关系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水泥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会由于橡胶粉掺入量的增多而不断减小,但其抗弯拉强度会先增加再减小。此外,抗弯拉与抗压强度随着橡胶颗粒的增加有所较强,得出在橡胶粉掺量为0.024体积分数、40目大小更适合基加利市1~#、2~#线路改造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在顺平辅线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同时介绍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并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4)
探讨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微表处混合料的可行性,基于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研究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耐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降噪性及长期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工作性能良好,能满足微表处混合料快速开放的要求。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其耐磨耗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微表处混合料。随着橡胶粉掺量增大微表处混合料吸声系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增大,相比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在800~1 0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8%~15%,1 000~1 5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16%~24%,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可大幅度降低传统微表处的噪音,具有优良的降噪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黏附状况良好,施工性能好,采用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橡胶粉界面性能是影响橡胶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可以对橡胶粉进行界面改性,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化学方法是橡胶粉界面改性应用较广泛的一类,介绍不同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橡胶粉界面改性效果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是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手段,以碎石为骨料,改性聚合物和水泥为胶结料形成的高端性混凝土。无需碾压,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减噪性以及其他耐久性能。不仅是大中型公路工程的首选,而且也是城市道路的一道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以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为基础,探讨了橡胶粉掺量及表面改性对混凝土温度收缩的影响机制。同时借助SEM微观测试方法,对橡胶粉嵌锁密实混凝土微观界面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胶粉对混凝土温缩性能的改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掺量的未改性胶粉提高了混凝土的温缩性能;经改性后的胶粉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温缩性能;未改性胶粉的掺入使得胶粉-水泥石界面结构较为薄弱,出现孔洞,而改性胶粉混凝土中胶粉-水泥石界面结构较为致密。  相似文献   

10.
广西国道G322桂林至全州段是广西区桂北重要的出口通道,全路段116km,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2004年经路面大修加铺了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经多年运营,部分路段出现路面抗滑性能差、车辙、裂缝等病害,为恢复路面面层使用功能,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进行修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旷小林 《公路工程》2010,35(3):77-80
介绍江西景德镇至鹰潭(景鹰)高速公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试验研究成果,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试验、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和工程实体检测3个层面讨论了这种路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由重庆交通大学提出并研究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其施工工艺简单,采用冷拌、摊铺、自振实工艺一次成型,省却传统碾压工艺。针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忻阜高速凤凰岭隧道和火焰山隧道中的应用,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和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以利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推广应用并完善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橡胶混凝土中加入的橡胶粉与集料、水泥结合较差,为提高橡胶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采用中性水、氢氧化钠(NaOH)溶液、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乳液对橡胶粉表面进行处理,处理中尽量避免橡胶粉中杂质及表面附着物对胶粉与水泥之间粘结力的降低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脆性,减轻了自重,有效地减少了裂缝,抗冲击性能、降噪性能显著增加。水处理对胶粉改性作用不明显,抗折强度和劈裂强度有所降低;NaOH溶液或OP-10乳液处理后,橡胶混凝土强度有提高,以抗折和劈裂强度为主。不同处理方式,橡胶混凝土破坏形态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解决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一些问题,2003年西部项目立项开展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聚合物改性水泥(PCC)路面材料进行了配合比;对聚合物改性水泥路面施工关键问题加以概述,采用摩擦测试车与随车声强法对新铺设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段、新铺设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路段以及服役10 a普通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抗滑与降噪测试,经分析可知相对于新铺设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能力提高了约24.5%,噪声降低了约5.2%。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及养生等环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完整的施工工艺方案。实践证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路面的理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省道256篁村至虎门段、省道358长安至虎门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现状,对其路面性能进行路面破损、取芯和弯沉测试,较详细的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理、加铺沥青改造方案及大修道路拓宽部分的路面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评价和施工工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回收轮胎橡胶粉在公路路面工程的应用意义与前景,随后,从橡胶粉的成份和物理特性上和改性沥青机理上初步揭示了橡胶改善路面性能的潜力.研究了橡胶粉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抗水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最后,总结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路工程实施中遇到的独特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陈国庆  杨扬  李长海 《中外公路》2007,27(4):260-262
利用废旧橡胶粉对道路沥青进行改性,可解决废旧橡胶粉的处理问题,有利于环保。该文探讨了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AR-AC13混凝土性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AR-AC13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20.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评价和施工工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回收轮胎橡胶粉在公路路面工程的应用意义与前景,随后,从橡胶粉的成分和物理特性上和改性沥青机理上初步揭示了橡胶改善路面性能的潜力。研究了橡胶粉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抗水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最后,总结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路工程实施中遇到的独特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