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富贵 《时代汽车》2022,(7):144-146
雨刮位于汽车行人保护的头型保护区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压溃吸能结构,为满足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要求,本文介绍了汽车雨刮的压溃结构及其设计要点,并对其试验方法进行简要说明,为其他车型的优化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汽车行人保护性能开发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行人保护建模来说,风挡玻璃区域应按照实际情况对玻璃进行准确建模,然而对于风挡玻璃与雨刮器采用以往的接触设置,雨刮臂与玻璃产生穿透现象。因此为了解决穿透问题,准确模拟出其实际运动关系,对于雨刮臂与风挡玻璃之间的接触设置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设计阶段如何有效设计雨刮及周边零件,以提高雨刮系统防水性能;深入分析如何在布置阶段控制雨刮电机位置及优化雨刮周边环境来满足雨刮电机防水要求;深入研究通过改善雨刮电机密封圈结构、雨刮连杆水路设计、接插件密封结构等各种参数来提高雨刮电机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在造型设计阶段的行人保护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行人保护开发流程、造型阶段行人保护的设计要点以及设计过程中行人保护关键区域的设计,并以实例来阐述设计要点。此外,对欧盟最新的行人保护规则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通用某车型项目雨刮系统设计中应用六西格玛设计,通过能量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研究了汽车雨刮传动系统枢轴、雨刮臂扭转角度、雨刮臂刚度等控制因子与风挡制造偏差和使用环境等噪声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控制因子,提高系统设计稳健性,进而实现提高系统的固有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快背式车型尾部气流及后雨刮受力状态分析,介绍了减小后雨刮空气升力的结构优化方式。结合雨刮设计要求,通过风洞试验和整车高速试验完成后雨刮结构优化前后的对比验证,解决了高速时后雨刮起翘问题,并对快背式新车型后雨刮设计验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通用某车型项目雨刮系统设计中应用六西格玛设计,通过能量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研究了汽车雨刮传动系统枢轴、雨刮臂扭转角度、雨刮臂刚度等控制因子与风挡制造偏差和使用环境等噪声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控制因子,提高系统设计稳健性,进而实现提高系统的固有质量.  相似文献   

8.
雨刮是用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水和污物的重要装置,是保障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雨刮的使用期效变的尤为重要。如何保证雨刮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减少刮刷故障率,是雨刮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此问题,从雨刮电机、压紧力、机械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这些部件的结构,达到提升雨刮耐久性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CATIA三维数字模型"DMUKinematics"模块,分别对雨刮相关件进行约束,获得雨刮运动模型以及雨刮运动件的运动包络,用以验证雨刮运动件与周边件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肖超 《汽车电器》2024,(2):59-62
文章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商用汽车雨刮洗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通过分析雨刮洗涤系统设计要求,制定功能控制策略,进行雨刮和洗涤功能应用层逻辑模型的建模,并对其进行模型在环MIL测试验证,验证后的模型可通过自动生成代码,应用于硬件实现功能。该方法设计的雨刮洗涤控制系统具备雨刮和洗涤功能,实现多模式转换控制以及故障诊断,以可视化方式使逻辑错误能快速定位,减少手写代码和调试时间,适应于快节奏功能迭代开发。  相似文献   

11.
保险杠是汽车最前端部件,在碰撞发生时,与行人第一时间接触,因此在整车行人保护性能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从行人保护的角度对汽车保险杠的设计进行探究。着重阐述了,通过哪些途径以及何种结构优化方式,可以在保险杠设计过程中最大化满足行人保护性能的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行人保护法规及有利于行人保护的车身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人保护是目前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特别对我国这样一个交通密集。行人众多的国家。行人保护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中描述了行人保护的研究历史。将欧洲行人保护法规和Euro NCAP对行人保护的要求进行了对照。并从假人和车身结构两个方面介绍了行人保护的研究成果。并对车身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轻型汽车技术》2005,(2):22-25
无论在哪个市场,未来车辆的造型和总布置将越来越受制于行人保护的要求。行人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欧洲计划,目前已经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成为所有车辆制造商在改进被动安全、车辆总布置和造型方面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欧洲法规将从2005年起生效,而且2010年将进入更加严格的第二阶段。随着欧盟成员数量的增加,欧洲法规(包括行人保护)的影响力也在扩大。日本也计划在2005年实施法规。欧洲新车评估组织(EuroNCAP)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时就设定了单独的行人保护星级。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改装车赛车协会(IHRA)也在考虑行人保护标准,很可能导致巨大的美国市场实施行人保护措施。这些机构大多数建议不同的试验标准和撞击模拟器,进一步增加了行人保护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车辆设计师在全球市场中更加难以针对行人保护进行车辆设计和总布置。本文件对比了不同行人保护提案的目前状况及其对车辆设计的影响,并论述了为适应行人保护要求而有必要进行的车辆设计和总布置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两厢车和三厢车的动力学特征不同,空气流动通过车尾,会在车尾后部形成一个负压区,灰尘、雨水会被空气卷裹起来,有些就会贴在后车窗上,因此为了提高视线必须设计后雨刮。本文针对后雨刮停位原理、雨刮电路、信号控制3个方面,探讨车辆在不同挡位下,后雨刮间歇性卡滞的原因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欧洲、日本都制订并强制性实施了行人保护法规,为了便于汽车企业开展汽车行人保护方面设计,各国共同讨论和制订GTR法规.GTR法规的名称为<关于机动车碰撞时对行人及弱势道路使用者加强保护和减轻严重伤害的认证统一规定>.目前中国已经在GTR行人保护法规的基础上推出了<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征求意见稿,预计在三年之内将强制性实施.  相似文献   

16.
宏湖 《轿车情报》2004,(9):98-99
在交通碰撞事故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人,而行人又始终是高危的弱势群众之一。因此,应特别注重保护行人安全的设计,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尊重行人、保护行人、人车和谐相处的崭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文中通过试验对已有车型进行重点分析,寻找行人头部保护设计的指导性策略和方案,并在项目中进行运用。同时运用仿真和试验验证行人头部保护设计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刘丽 《长安科技》2006,(2):17-19,38
为使白车身零件的设计更合理,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相关各零部件的布置情况,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等因素。雨刮结构形式对车身零件的结构设计有很大影响,不同的雨刮结构要求不同的车身结构件和不同的安装方式。本文通过对两种雨刮结构的特点和运动比较.介绍车身件的协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行人保护系统产品提供:发动机罩提升,主动安全保险杠概念,行人安全气囊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联合研发的一个伟大的发明,正逐步进入行人保护系统的领域。目前研发主要针对重新设计的汽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碰撞车祸时行人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在各种车辆上广泛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有支架雨刮片,而随着博世“神翼”(Aerotwin)无支架雨刮片在1999年的诞生,为我们开辟了雨刮片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如今,博世又为这种产品专门设计了新的通用接口,从而让广大的修理企业在为车主进行雨刮更换修理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和推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