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快背式车型尾部气流及后雨刮受力状态分析,介绍了减小后雨刮空气升力的结构优化方式。结合雨刮设计要求,通过风洞试验和整车高速试验完成后雨刮结构优化前后的对比验证,解决了高速时后雨刮起翘问题,并对快背式新车型后雨刮设计验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通用某车型项目雨刮系统设计中应用六西格玛设计,通过能量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研究了汽车雨刮传动系统枢轴、雨刮臂扭转角度、雨刮臂刚度等控制因子与风挡制造偏差和使用环境等噪声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控制因子,提高系统设计稳健性,进而实现提高系统的固有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通用某车型项目雨刮系统设计中应用六西格玛设计,通过能量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研究了汽车雨刮传动系统枢轴、雨刮臂扭转角度、雨刮臂刚度等控制因子与风挡制造偏差和使用环境等噪声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控制因子,提高系统设计稳健性,进而实现提高系统的固有质量.  相似文献   

4.
汽车后窗雨刮电机的噪声可主要分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部分,本文对后窗雨刮电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的来源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成熟后窗雨刮电机平台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其中,较为有效的创新性措施概括如下:通过调整磁钢结构优化表磁曲线分布,来抑制电枢反应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手段,优化碳刷宽...  相似文献   

5.
前雨刮系统安装在发动机舱的车身钣金上,其噪声很容易通过车身传递到驾驶室,从而影响车内前排乘员的舒适性。本文对某车型的雨刮系统噪声抱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与齿轮箱轴承配合的电机转子轴表面粗糙度过大,是导致雨刮系统出现异常噪声的根本原因。降低转子轴表面粗糙度,可以抑制雨刮系统的噪声。通过对比降低转子轴粗糙度前后的噪声频谱,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设计阶段如何有效设计雨刮及周边零件,以提高雨刮系统防水性能;深入分析如何在布置阶段控制雨刮电机位置及优化雨刮周边环境来满足雨刮电机防水要求;深入研究通过改善雨刮电机密封圈结构、雨刮连杆水路设计、接插件密封结构等各种参数来提高雨刮电机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4款长城哈弗H2,搭载GW4G15B型发动机,VIN码为LGWFE4A49EF******,行驶里程为19300km,车主反映该车前雨刮开到自动档时,无法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接车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前雨刮开到自动档时,无法工作,操作点动档一次,前雨刮刮两下(正常情况下操作点动档一次,雨刮刮一次),同时发现将前雨刮开关开到AUTO位置后,前雨刮自检动作会执行两个刮水循环(正常车型为一个刮水循环)。另外还发现,前雨刮每次运行到风挡最低位置(初始位置)即将停止工作后,总是再会向上运行一小段距离(大约1cm)。连接专用诊断仪,系统内未存储任何故障码。  相似文献   

8.
以从4辆家用轿车采集的雨刮系统8个噪声样本为试验对象,由人耳主观分辩出能够描述雨刮系统运行状态的3种主要的感受噪声成分,即电机声、换向声和刮刷声,并分别采用成对比较法和参考语义细分法对雨刮系统噪声和这3种成分噪声的烦恼度进行了主观评价。通过各噪声成分频带范围的分析,对其进行了频率截取和滤波处理,并计算了处理后的客观评价参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3种成分噪声的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并最终建立了以3种成分噪声的烦恼度值来表征雨刮系统噪声品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预测雨刮系统噪声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雨刮是用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水和污物的重要装置,是保障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雨刮的使用期效变的尤为重要。如何保证雨刮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减少刮刷故障率,是雨刮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此问题,从雨刮电机、压紧力、机械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这些部件的结构,达到提升雨刮耐久性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雨刮回位模式通过额定时间内刮水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旋转圈数保证雨刮回位次数、根据旋转圈数估算的时间延迟保证雨刮回位位置。该种方式中刮水电机旋转圈数时间误差大,且电机旋转圈数受电机阻力、挡风玻璃摩擦力及车辆电源电压的影响较大,无法保证雨刮回位的次数和位置,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通过回位信号的沿触发保证雨刮回位次数和回位位置一致性的新型雨刮系统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两厢轿车后雨刮电机一般布置在车内,其运行噪声容易被客户感知。文章分析了电机运行噪声产生的机理,并通过优化碳刷的形状和电机的转速来改善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从而提高用户的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雨刮片是安装在风窗上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扫除风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等杂物,因此它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据调查,雨天行车而且是由于雨刮片问题引起的交通失事率要比平时高出许多倍。一方面,雨刮片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预计雨刮片每年都会刮刷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另一方面,雨刮片要面临高温暴晒、寒冬冰冷、沙尘、酸雨、腐蚀及  相似文献   

13.
在简单介绍了Beamforming声源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车外气动声源与车内噪声相关性分析的方法之后,在整车气动声学风洞中应用流场外声阵列与车内2个参考麦克风同时进行车内外噪声信号的同步测量,应用频域内声源识别的传统的Beamforming算法和改进的CLEAN-SC算法,识别出了车外的气动噪声源分布,并分析了车外声源与车内噪声的相关性,得出车外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相对贡献度。结果表明:频域内改进的CLEAN-SC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传统Beamforming算法在动态范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的局限性,且算法稳健,使该项技术在风洞内的应用更具实用性。对车内噪声而言,在较多的特征频段,车外后视镜作为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度最大。但在一些特征频段,前雨刮和门把手对车内噪声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汽车风窗刮水器刮片的开发流程,介绍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对雨刮片的认证过程和独立售后市场雨刮片的认证要求,探讨以整车认证体系为基础开发独立售后雨刮片对产品性能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雨刮臂摆动频次与导水槽及空调外循环进风口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部分车型在淋雨工况下,有水滴甚至水流沿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系统,导致空调出现异味,甚至有水渗漏进入乘客舱,出现严重的感知质量问题。采用 SPH 方法,考虑雨刮臂运动、车身姿态及气流效应工况下,借助 PreonLab 软件仿真,复现某车型淋雨场景下的水管理质量问题,通过在空调外循环进风口位置增加挡板,显著减少了溅入空调箱的雨水量,并在实车淋雨试验中得到验证。方法能在车辆开发阶段发现并整改车辆在淋雨场景下的流通路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可改变目前车辆淋雨场景水管理质量控制主要依托实车测试的现状,也可应用于车辆水管理的其他性能质量的控制,如涉水、雨污等。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5,(7)
<正>雨水里面常会有柏油之类的黏性物质,如果不及时清洗,日后难以清除,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漆面还有腐蚀作用,久而久之也会对车体造成伤害,因此在雨季里,最好能给爱车进行一次漆面维护。检查雨刮车主自己可以将雨刮开关置于各种速度位置处,注意一下雨刮在工作中是否有震动和异响,检查不同速度下雨刮是否保持一定速度,观察刮水的状态以及刮水支杆是否存在摆动不均匀或漏刮的现象。底盘保养行驶在雨中的汽车,润滑油等容易被雨水冲刷掉,导致底盘  相似文献   

17.
对声学风洞中车辆风噪声性能的试验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整车隔声、车辆表面设计,以及密封对车辆风噪声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洞试验过程中车辆风噪声性能的优化手段和方法.实例表明,风洞风噪声试验对于评价车辆风噪声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车辆风噪声机理和整车声学风洞试验实例,分析了玻璃隔声、整车密封、偏航对整车风噪声的影响,以及不同速度下的车辆风噪声频谱特征与整车道路风噪声之间的关联。试验表明,整车声学风洞试验对于整车风噪声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视镜是整车风噪的重要噪声源之一,其外形直接影响整车NVH性能。后视镜外形对风噪的影响按频率特性可大致分为两类,啸叫与宽频噪声。文章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这两类噪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通过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消除啸叫,对宽频噪声中高频段也有较明显的改善。此类优化方法的原则适用于后视镜外形早期开发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20.
车型:2020年凯迪拉克XT6。VIN:LSGNL83L7LAXxxxxx。行驶里程:150m。故障现象:车辆启动后雨刮自动工作,且雨刮无法停在挡风玻璃初始位置。每次车辆启动后故障出现,发生故障时雨刮开关在关闭位置,雨刮自动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雨刮位遂随机停止。故障诊断:接到客户报修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