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盈 《交通与运输》2011,27(1):32-32
虹桥交通枢纽是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自2010年3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效益。但随着虹桥枢纽交通功能的逐步开发,将对现有的道路交通资源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化解虹桥交通枢纽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当务之急。现发表一组文章,就此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下简称《枢纽布局规划》),明确上海未来将建成A、B、C、D四大类计145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其中,A类枢纽为"对外交通枢纽",主要解决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转换问题;B、C、D类枢纽服务于市内交通,以承担市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和内部的中转换乘为主要功能。本文以城市内部换乘枢纽为研究重点,针对枢纽交通功能的定位,对客运枢纽内交通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更新及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系统(以下简称“立交”)面临改造为轨道交通枢纽的新契机。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一般性规划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道路立交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主要规划内容。以深圳罗湖雅园枢纽为例,阐述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和主要内容。案例采用交通大数据精准分析城市道路立交交通特征,利用交通模型预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未来交通需求,进而提出合理的道路立交改造方案,以及枢纽布局、用地规划及枢纽核心区城市设计等一体化的枢纽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4.
8月10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了“城市综合交通科技沙龙”,邀请专家、学者畅谈交通需求管理。具体围绕4个议题:在城市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尤其土地趋紧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条件下,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应作为战略抉择之一;作为上海控制机动车拥有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使之更加完善?中心城停车泊位适度紧缺是控制机动车使用的措施之一,如何协调与增建停车设施、弥补停车缺口的关系?如何减少长距离、钟摆式、向心式等不必要的出行,缓和交通供需矛盾?专家、学者的建言摘要本期予以刊登。同时,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围绕上述议题踊跃来稿,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多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与集散是枢纽规划设计的重点。以高铁长沙西站为例,分析枢纽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规模,探索道路与轨道集疏运交通规划设计方法,为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优先确保的建设重点 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确定,期末基本形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为世博会服务。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集航空港、高速铁路、磁浮列车、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枢纽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上海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是建设上海“四个中心”的又一重大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厦门(新)站枢纽实际情况,运用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对厦门(新)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车流进行预测,并运用先进规划软件对枢纽各交通方式的换乘量进行预测,得到换乘量预测矩阵,不失为一种可借鉴推广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卫 《城市交通》2006,4(5):26-28
编者按:近年来,“交通枢纽 商业中心“的模式在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公共汽(电)车、长途汽车、火车、城市轨道交通、小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同时存在.对公共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公交枢纽“)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是提高各种交通方式运输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更是解决市民出行不便、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宁  贺瑞梅 《城市交通》2006,4(5):13-18
探讨了适合我国城市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重点提出了在社会、经济和详细交通调查基础上的交通需求与预测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布置和交通组织原则.最后以美国纽约怀特普莱恩斯(White Plams)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苑交通枢纽行人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英国Legion Studio 2006步行人流模拟软件为平台,以北京北苑交通枢纽方案设计为例,对北苑枢纽内部行人交通组织与空间换乘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仿真输出结果分别验证了现况天通苑北站及北苑枢纽设计方案中各项行人交通设施的不足点与合理之处,通过仿真模拟发现设计弊端,从而能够预先解决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际交通工程界的推广,微观人流仿真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将更好地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为交通衔接枢纽、交通分离枢纽和公共交通枢纽.枢纽为人们出行提供乘车、下车、换乘、候车、获取信息、乘客集散、乘客逗留等服务.在分析此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论文确定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优化布局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指标、定性指标隶属空间确定的方法及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即:向量统计法和矩阵统计法.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算例进行了验证.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虹桥枢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世界级特大综合交通枢纽. 在枢纽本体及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交通挑战,为此针对性开展的多轮交通影响评价与相关交通研究,有力促进了虹桥枢纽规划设计成果的不断完善. 本文详细介绍了虹桥枢纽在枢纽本体的规划、设计以及周边地区控详编制等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分析了虹桥枢纽交通影响评价结果得以成功落实的组织保障,系统研究了有关虹桥枢纽功能定位、枢纽本体轨道站点布局、枢纽本体进出场高架系统布局、枢纽内部换乘设施服务水平、枢纽本体上方商业开发、枢纽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规模等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成果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郭华  袁倩倩 《城市交通》2010,8(2):55-60
为了满足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确保实现枢纽的交通功能,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外部交通组织设计。以北京市北苑客运交通枢纽为例,通过研究其功能定位和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特征,利用现状和规划路网条件,将交通组织与枢纽建设规模、枢纽规划用地布局、建筑布局相融合,提出了"枢纽优先、公交优先"、"车、人分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一体化"的枢纽外部交通组织方案,以有效保障枢纽外部人、车出行的需求。最后总结了客运交通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大都市交通已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客运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欧、美、日诸多大都市为了提升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与效率,将客运枢纽设施的整合与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开发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城市景观、顺畅便捷、商业繁荣、环境宜人的交通建筑综合体,伦敦的滑铁卢(Waterloo)国际客运站、慕尼黑卢尔广场车站、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名古屋2005年世博会举办地等综合交通枢纽站都是成功的典范.相比之下,我国诸多大部市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客运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距京、沪、穗、渝等中心城市均在1 000公里左右,历来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区位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力求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家重要门户机场、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如何发挥航空的枢  相似文献   

16.
王桦 《交通与运输》2011,(2):137-140
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提出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定位和系统架构,描述了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了交通管理中心、道路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各组成部分的系统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2012,(4):99-100
主题:关爱城市·绿色出行2012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主要反映城市交通政策和交通改善措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可持续城市发展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被作为七个关键议题之一。缓解拥堵和改善与交通相关的环境、能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广州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的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务院确定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但与同类城市相比,近年来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上已显滞后.在分析广州建设枢纽城市紧迫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热点问题,按照“外强竞争、内提效能”的总体思路,提出广州建设枢纽城市的系统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0,8(5):F0002-F0002,I0001
随着城市范围扩大,不同运输距离、运输速度和运输特征的客运交通运输组织设施逐步分离,综合交通网络中不同功能、层级和不同方式、特征的客运交通子系统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也逐步回归到其优势运输范围内。子系统之间的交通转换需要通过“枢纽”来实现,因此,枢纽成为交通系统运行中“综合”的咽喉和衡量综合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也因此将交通枢纽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朱惠君(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高工):学会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就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关心的城市与交通热点、难点问题请专家建言献策,然后由学会整理成科技建言供市有关领导参考,效果很好,受到众多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今天,市科协领导也来听取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据我所知,专家们根据预通知中提出的议题都作了精心的准备,把自己对上海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的见解及智慧无私地奉献给上海城市与交通的建设事业,非常感谢大家.现在,请专家们对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策略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