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交通领域的一项研究重点。在简单介绍信息融合系统的各种分级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将信息融合领域的六级功能模型应用于交通运输信息融合系统中,设计出交通领域信息融合六级功能模型各级的内容和功能,对于交通信息融合的模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信息特征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遍应用与系统整合,使得交通信息越来越复杂,交通状态更加难以把握,信息处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的工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剖析了ITS信息的特征—— 多源性、异构性和层次性;并指出交通状态作为最高层次的文通信息,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客观、抽象、确定、连续性以及主观、形象、模糊、离散性。②分析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在ITS信息处理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其信息处理的模式与流程。③设计出ITS信息处理系统的逻辑结构,实现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集成,体现出该系统的信息中心功能和平台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中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获得准确的车辆状态和身份估计,并将相关信息用于交通管理的决策.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思想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际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多源交通流信息融合是多源信息融合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其可以获得准确的交通状态和参数估计.简单介绍了多源交通流信息融合的原理和基本模型,并着重讲述了其关键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研究热点,它对于城市交通综合管理、交通预案应急联动以及数字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用本体技术和语义逻辑代数方法,
对多源异构的城市交通信息的统一表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通过城市交通本体建立静态和动态的城市交通信息的统一语义模型,并定义本体在语义层面上的融合规约和代数操作,以实现城市交通信息融合在语义上的完备性和一致性. 在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中增加语义融合功能,对降低交通信息集成的数据量,提升集成后交通信息的查询和分析效率及准确性都有较大帮助,在实践应用中也体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VTS中雷达信息与AIS信息的来源、种类与特点进行了比较,论证了两者信息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给出了信息的融合模型与方法,也提出信息融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对策结局偏好模糊认知信息的融合方法.用一种模糊集结算子来表示专家群体对其他局中人结局偏好的模糊认知,通过求解线性规划模型得到结局偏好群体模糊认知的水平截集;以与模糊数的截集相关的解模糊函数和Newton-Cotes积分公式,得到专家群体对其他局中人结局偏好清晰认知的关系矩阵;运用大多数一致性优胜者模糊集来确定其他局中人的结局偏好向量.给出的数值例子说明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率都取决于信息准确度.依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模型性质,研究表明,模型不动点存在但是不一定唯一,不动点状态与信息混合使用情况有关.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动点与随机用户均衡点不同,以恰当比例混合使用两类信息可提高交通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在钱学森院士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创建. 本文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创建的全过程,包括: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引入,系统工程学与交通运输学的融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定位和定性,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功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生产过程与服务,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创建的几个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 最后介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社会实践、应用和推广. 表达了对钱老所给予的关怀和指导的感悟与追思.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在钱学森院士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创建. 本文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创建的全过程,包括: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引入,系统工程学与交通运输学的融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定位和定性,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功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生产过程与服务,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创建的几个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 最后介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的社会实践、应用和推广. 表达了对钱老所给予的关怀和指导的感悟与追思.  相似文献   

11.
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研究热点,它对于城市交通综合管理、交通预案应急联动以及数字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用本体技术和语义逻辑代数方法,
对多源异构的城市交通信息的统一表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通过城市交通本体建立静态和动态的城市交通信息的统一语义模型,并定义本体在语义层面上的融合规约和代数操作,以实现城市交通信息融合在语义上的完备性和一致性. 在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中增加语义融合功能,对降低交通信息集成的数据量,提升集成后交通信息的查询和分析效率及准确性都有较大帮助,在实践应用中也体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将国内疫情及其防控分为疫情突发时期,遏制疫情流行时期,防疫精准化、动态化、常态化时期三个阶段,并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评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城市地面公共交通的信息化防控策略,分析公交防疫措施在智慧感知层、交换共享层、应用服务层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多元融合感知技术、加速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创新数据共享融通机制,持续深入推广大数据示范应用以及优化定制公交线路,丰富突发公共事件下交通行业应急策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heterogeneous multi-sensor data to serve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 real-time urban traffic state fusion model was proposed, named federated evidence fusion model. The model improves conventional D-S evidence theory in temporal domain, such that it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real-time processing and utilize traffic detection information more efficaciously. The model frame and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are given. In addition, a generalized reliability weight matrix of evidence is also presented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estimation. After that, a simulation test is presented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D-S evidence theory. Besid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oven by the use of the data of loop detectors and GPS probe vehicles collected from an urban link in Shanghai.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well embody and track traffic state at character level in real-tim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施工区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基本保证。通过对施工区基本交通分析技术入手,深入阐述了美国施工区交通管理的量化指标、管理程序,及公众信息、旅行者信息、事件管理、施工策略和需求管理等5大基本管理策略。对全面了解美国施工区交通组织和管理实践,提高我国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奥运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将在北京、青岛、香港分设赛场举办奥运会,届时这3个城市内以及城市问都将产生较大的出行交通量.同时,会有一些特殊车辆在奥运通道上行驶.针对奥运交通需求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GIS—T的奥运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它将奥运交通涉及的交通紧急事件管理、奥运交通组织、辅助决策支持、交通信息服务等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和处理,为不同层次的用户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的基础。根据被采集车辆是否与采集系统进行交互,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分为两大类:独立式采集技术和协作式采集技术。分析了各种采集技术的特点、适用场合和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车辆内部信息的直接获取、交换式信息采集、多种采集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息对路网交通的影响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在这类研究中,大多是假定向出行者发布流量或旅行速度等详细的信息数值.而在实际交通信息发布中,由于检测精度等限制,只能向用户提供分为若干个级别的定性信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交通信息影响下出行者日常出行决策行为以及对交通信息的感知行为进行了建模,随后使用仿真手段研究了交通信息分级条件下出行者的日常路径选择行为.结果发现,发布分级信息能使交通系统更快地达到随机均衡状态,代价是均衡状态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同时,与发布详细信息相比,发布分级信息时系统性能较少受到信息更新周期的影响,对交通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息系统. 它是在现有铁路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改造和完善,对于提升铁路管理、服务的水平和形象,保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数字铁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铁路总体框架和标准体系,并对其中铁路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对于建设数字铁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