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功能相似,由于缺乏协作互动,港口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行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内耗严重,抑制了长三角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效的整合措施将有力推动长三角港口群向世界级港口群迈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剖析长三角港口群的等级规模分布及演化规律,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为衡量港口规模的指标,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对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港口间差距不断缩小,港口等级规模分布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演变;江苏省港口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高位序港口集聚效应不明显,浙江省港口吞吐量分布则过于集中;长三角港口群规模分布总体上呈分散化发展趋势,未来需要加快推动内河港等小型港口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港口体系结构;长三角港口群的货物运输已形成比较稳定且分散的系统,而新兴集装箱港口不断涌现,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其等级体系仍在不断变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的规模分布集聚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三角港口群效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港口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竞争过程中,港口群的整体效益会受到影响,产生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基于长三角港口群的运作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港口群整体效率为研究角度,构建了港口群效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认为,当前情况下长三角港口群以及各港口的稳态效率均不会达到最优状态,需要关注调整;港口间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投资带动效应)以及腹地影响效应对于港口群整体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协同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港口效率整体提升,分析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体、双向、四联、五接"的发展思路,构建市场化联动、联盟化联动与一体化联动的模式,并采取以下措施推进长三角港口群"一中心三群"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长三角区域岸线资源统一规划;建立长三角港口设施协同投资机制;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内河码头布局;创新长三角港口运营合作新模式;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群;港航优势协同,共推海外港口布局。  相似文献   

5.
港口群是指一些地理位置相近、共有部分腹地,部分功能可以互相取代并且互为竞争对手的港口组成的群体。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由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港口组成,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张家港等十几个重要港口。江浙沪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沿江产业密集带,江海交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在此区域内的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海峡西岸港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珠三角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港口群。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港口的发展方向,在这股港口建设热潮中,集装箱港口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周甫宾 《珠江水运》2010,(12):39-39
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攀足轻重的地位。港口群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佳目标应该是:各港口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与高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港的比较优势;通过各港口相互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刘阳  周甫宾 《中国港口》2008,(8):27-29,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迅速成长,长三角港口群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五大港口群中集装箱发展最快的港口群,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37.96%。  相似文献   

9.
彭杨  刘伟  赵楠 《水运管理》2014,(4):18-21,35
以长三角港口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纽约―新泽西港和日本东京湾资源整合的成功经验,基于"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二种模型,对长三角港口群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资源整合的建议:权利统一,合理分工;权力下放,自主经营。同时,根据长三角各港口发展特点,提出具体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学预判长三角港口面临的最新政策机遇、需求特征和码头建设重点,对做好“十四五”水运规划中期调整、优化区域港口码头建设重点等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涉及长三角区域港口建设的关键政策机遇,科学预判区域港口分货类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和结构化特征,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港口码头建设重点。未来3年区域码头的重点建设路径是,推进中小码头和老旧码头升级改造,超前谋划码头后方储运设施建设,推动集装箱码头设施能力提升和后续岸线资源开发,有序推进重大件设备、商品汽车等专业化码头建设等。相关结论将为做好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调整、推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十五"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基于"十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大量外资的沉淀,"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将持续增长,长三角港口群仍处于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期和快速增长期。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港口开始步入发展模式转型期,正从单纯追求港口规模和吞吐量数量,向注重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转变;从注重单个港口自身发展,转向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因此,加快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高娟 《世界海运》2014,(2):31-34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和长江内河水运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长三角港口群的发展;国际化经营和绿色港口建设成为港口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经营管理手段;2014年,港口布局将调整,新技术将在港口转型升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来自国内外以及区域的港口竞争、产业链延伸、投资主体多元化、船舶大型化、邮船经济等也为港口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童孟达 《中国港口》2022,(10):29-33
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之际,总结长三角港口群近10年来发展的主要成就,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服务国家战略不松劲,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建设国际强港不停步,超越自我不自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三角港口群在中国港口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港口发展的领头羊,也是中国港口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14.
曹江义 《中国港口》2011,(5):52-53,63
<正>长三角港口群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它有大小30余个港口,不仅有国际知名大港——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而且还有一批区域性重要港口,譬如苏州港、嘉兴港、温州港等。本文将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切入点,探究一下长三角港口群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对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作一深入探讨,以期寻求他们之间合作共荣的发展路径。撰文  相似文献   

15.
一、长三角港口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十五"期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就显著,长三角地区港口在我国港口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迅速扩大,港口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港口之间的相互合作不断深入,港口功能结构逐步调整,增强了长三角地区港口整体国际竞争能力,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港口群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最佳目标应该是:各港口之间能够合理分工与高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港的比较优势;通过各  相似文献   

17.
2017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5.14亿t,同比增长8.14%。区域港口资源的整合,大大地推进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长三角经济发展需求出发,阐述了加快港口建设适应经济需求,是长三角每个港口共同面临的任务;长三角港口之间的竞争还在加强,正在从低级竞争形态向高级竞争形态转变。同时,长三角港口之间的合作动力正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集装箱箱港口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发展风险和压力,结合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双枢纽型国际航运中心并以上海港为中心建成高效有序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港口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企业主导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港口群应协调港口规划、通过多式联运和物流合作、培育运输市场机制、推进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集装箱港口群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港口一般可以分为海港和内河港,本文主要说海港。中国海港大范围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以天津港领衔的渤海湾港口群,以上海港领衔定的长三角港口群,以香港港领衔的珠三角港口群。另外,这三块区域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港口,如连云港、厦门港、防城港。总得来说,国际航运中心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