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7,(12)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受工程条件、设计及施工等因素影响,易发生洞口滑坡。以大营~神池高速公路温岭隧道滑坡为工程背景,分析探讨滑坡产生的原因,根据滑面位置,提出了综合的加固治理方案,保证了隧道洞口施工安全。通过PLAXIS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得出滑坡产生的总位移增量、治理前后塑性点特征以及安全系数,验证得到预期效果,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漳龙调整公路K67+955处滑坡是一发生在碎裂结构石英砂岩中的陡倾角滑坡,滑坡直接威胁到下部路桥施工安全,设计部门根据滑坡的地质条件,产生原因,经过仔细计算和多方案比选,最后决定以预应力锚索加固滑坡,以土针墙稳定坡顶山体,以锚索地梁结合锚喷保证碎裂破坡体的局部稳定性,方案实施过程中,经台风考验,证明加固方案是安全而且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其施工时如不注意安全问题,易引起质量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该文对路基排水、高填深堑路基施工、滑坡处治、软土处治等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永宁高速公路A13标K106+270~+570右侧滑坡进行深部位移的监测,迅速查明滑坡的滑面深度及滑坡规模,验证了地质勘查查明的滑坡体滑面的深度,为该滑坡治理提供设计依据,同时通过对滑坡变形的监测,为施工的安全起到预警作用,确保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楠 《隧道建设》2020,40(2):202-208
为解决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模糊性、灰色性和专家认知极端性造成安全等级难以确定的困难,提出基于IOWA算子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 1)耦合WBS-RBS 2个维度从渗流破坏、突涌破坏、机械伤人、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2)对专家初始决策数据重新排序,利用IOWA算子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并引入系数调整边界权值,得到指标最终权重; 3)运用灰色聚类提升评价过程透明化,聚类分析出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 4)以郑州地铁1号线紫荆山车站为例,认为紫荆山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高,渗流破坏、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是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指标,建议施工方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右侧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从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确定采用抗滑桩+锚固工程方案对该滑坡进行治理,并介绍了滑坡整治工程的施工顺序和主要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施工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和地质信息,验证边坡失稳机制及成因分析,为施工方案的完善与修改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保障施工安全。本文以某古滑坡路段高边坡加固中的施工监测为例,介绍了施工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产生深挖高填施工,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威胁公路建设的安全。文中通过对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第RCTJ-23合同段旺隆互通BKO+000~BKO+320右侧边坡实施深部位移监测,以及对深部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时掌握滑坡的滑动状态和滑坡的稳定状态,为滑坡治理施工提供预警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9)
路基沉降及滑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工程问题,它的出现不仅仅会严重地影响到施工建设的效率问题,更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鉴于混凝土具有坚固、韧性强等优质特点,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路基沉降及滑坡的防止是很有必要的。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分析,采用混凝土材料积极地应对这些问题,对于施工建设的生产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安全保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围绕着路基沉降及滑坡问题展开探讨,合理地分析混凝土材料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的作用,并分析此种方法在施工建设领域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系统介绍帕克西桥东导流堤施工中的边坡滑坡情况,以及施工中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六沾铁路丁家村巨型滑坡,1997年已进行过整治,基本稳定。由于修建地方公路时,形成临空面而又未防护,一到雨季边坡溜坍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通过六沾铁路丁家村巨型滑坡的整治设计,介绍巨型滑坡的分析、检算方法以及多排抗滑桩在巨型滑坡再次整治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践,有效地阻止了滑坡位移,效果良好,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滑坡岩土工程监测技术作为一种保证施工安全及检测治理效果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岩土工作者的重视.详细介绍了监测技术在某滑坡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有效保证了该滑坡治理过程的安全,也证明了该滑坡的治理设计措施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大河连拱隧道是大(理)保(山)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普通隧道.但由于进口端滑坡的发生给施工带来障碍,而成为治理滑坡与隧道施工同步进行的特殊隧道。本文叙述了正常段的施工工艺,同时重点对滑坡发生后隧道与滑坡合并施工处理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本工程的施工,给其它隧道的施工、滑坡处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滴水岩滑坡为例,对其环境地质条件、类型、性质,滑坡形成机制,以及在汶川大地震作用下滴水岩滑坡复活变形的机理进行分析。地震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使滑坡体内部发生局部的不利重新组合。为整治滑坡提出了综合措施,保证了工程安全。基于地震与滑坡关系的复杂性,建议针对铁路等国家基础设施酌情提高抗震设防等级。  相似文献   

15.
介绍西延线蒲草沟Ⅰ号滑坡整治措施及成功经验,以及大型复杂湍坡区选线应注意的事项,并对滑坡整治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李剑波 《路基工程》2020,(6):210-214
贵州铜仁某二级公路边坡在施工时出现滑移,通过现场勘测裂缝位置、形态,估计滑移面位置,并结合地质钻探确定地层厚度与类型。运用Geo-slope软件进行滑坡模拟,根据边坡现状反演地层参数,采取设置抗滑桩加固措施,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达到1.275,满足规范要求。施工期对主滑断面实施滑坡监测,测点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均不超过20 mm,表明该滑坡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三岔河滑坡的形成原因 ,抢险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方法 ,为同类型的滑坡治理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许青峰 《隧道建设》2007,27(1):65-69
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那马隧道设计全长2788m,地质松散破碎,而且穿过多处断层。施工中发现出口部分段落处于山体滑坡层上,地质情况相对复杂。由于工期紧迫,施工方案选定中采取增设斜井增加工作面的方法,而且针对各地质不良段,分别采用管棚预支护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突泥体及周边围岩、钢拱架加强支护等措施,成功安全穿越不良地质段。对此隧道施工方案以及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李柏春 《公路工程》2015,(2):226-230,243
对滑坡发生进行监测和早期预报,是减少和防止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以平溪特大桥滑坡为工程背景展开滑坡监测,拟掌握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的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验证和确定滑动面的位置,为修改设计、指导施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类似情况下,采用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降雨量观测、地表巡视可以较好掌握滑坡的变形信息,满足监测的要求。2监测前期、中期,滑坡始终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是因为下部抗滑桩尚未施工完毕,坡体应力不断重新分布调整的结果,之后逐步稳定,从而验证了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深汕高速公路K102处滑坡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汕高速公路K102路段地质复杂,岩土软弱,地下水丰富,施工以来地质病害不断,发生多处滑坡。对滑坡整治设计、施工、滑坡位移监测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对边坡整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