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2008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铁道部原党组书记、部长,中国铁道学会原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刘建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不同工况下自振频率和模态阻尼比的变化规律,预制了长4.0 m、跨度3.8 m、横截面0.2 m×0.3 m的4片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分别配有3根直径为12,16,20和25mm的钢筋,完成养护之后进行室内试验.根据不同梁的承载能力情况,加载分为5~10级,各级静载在梁顶(3/4)L处持续0.5 h后卸载,进行模态试验.在梁顶(5/8)L处用12磅锤击打,在梁底均匀分布7个加速度传感器测试加速度响应,采样频率为2 000 Hz.用DASP2003软件分析测试数据,得到各阶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模态阻尼比.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自振频率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减小,规律非常明显,但模态阻尼比则没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青藏客车用车窗玻璃低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姝  程建峰 《铁道车辆》2008,46(2):4-7,41
青藏铁路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客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车窗而言,将面临窗内外的压差从高到低的不断循环变化导致的强度降低等问题的考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高原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自呼吸式中空玻璃的方案,在青藏客车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瑞士和其他国家正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地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要求继续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对各种有轨和其他交通工具进行试验评价.此外,还对无轨电车的使用条件及今后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铁路局塘沽站的生产实际,分析了港口站货运安全工作的特点,并从强化系统控制、推行先进工作法、严格管理考核和加强路港配合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车站货运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设计、制造等方面分析了整流机组的直流短路、元件爆炸等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铁路内燃机车不同工况下废气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内燃机车对北京内燃段、梨树沟隧道、怀柔北机务段水阻试验台等采样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的污染物排放与其运行状况有关,各采样点大气环境中的NOx与TSP浓度存在差异.同时根据颗粒物的富集原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以改善内燃机车周边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4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吴忠泽,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科技部原副部长马颂德,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试验汉堡地铁今后车辆采用的新技术,将最近交货的17台DT4车辆装备了最新一代控制和传动技术,用MIRAC的控制技术系统取代以前DT4车辆应用的MICAS-S系统,变流器由GTO技术改为IGBT技术.新设计可以改造以前结构系列的DT4车辆.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车轮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概述了马钢(股)公司在高质量车轮生产技术开发方面的进展及在高质量车轮产品开发上的一些实绩.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马钢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以高速动车组用车轮、重载车轮为代表的高质量铁路车轮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地铁车辆段振动噪声影响的特点及上盖开发振动噪声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综合控制的流程及方法,包括工程条件特点的需求梳理及分析、振动噪声控制标准选择及确认、振动噪声影响分析及预测、综合减振降噪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振动噪声控制措施效果实测及评估等,最后提出下阶段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车辆段不同功能区域振动噪声源强、振动噪声控制指标、不同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通信接口方面存在的接口方式多样、标准化程度低、开发调试任务重等问题,分析接口工作过程以及接口规范的重要性,提出通信接口规范标准化理念和必要性。根据子系统通信数据流的特点将接口数据类型分为基于点和基于过程的数据,并对各种类型子系统接口进行归类描述。结合目前已经运行的3种典型的综合监控和CCTV子系统通信接口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ML语言协议因具备自描述性、内容和形式分离、结构清晰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基于过程数据通信接口中优势明显,建议作为相关子系统接口标准化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车组整车和零部件等产品的不同特点,按照不同车型、不同产品、不同运用条件、不同故障后果和不同置信度要求等分类评估的原则,研究动车组产品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包括可靠度置信下限评估方法和故障率置信上限评估方法;以提高验证效率、效益为目标,从最少验证样本、最短验证时间、最低验证成本的原则出发,研究无故障状况下动车组可靠度和...  相似文献   

14.
岩溶隧道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渝怀线圆梁山隧道、宜万线马鹿箐隧道发生了重大工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岩溶隧道的施工安全,已受到铁道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溶隧道的安全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各环节,以期对今后岩溶隧道的安全修建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结合以往隧道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岩溶隧道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对岩溶隧道的安全要素进行剖析,研究各安全要素的主要内容。 研究结论:为规避岩溶隧道风险,设计、施工和管理各环节都应进行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设计阶段,应对岩溶隧道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依此进行相应的必要设计;施工阶段,应加强安全培训,将施工原则、施工方法、风险辨识、逃生系统有效地贯穿于施工过程中;对复杂的岩溶隧道应进行超前预测预报专项化管理,对岩溶的治理应进行程序化、制度化和专项费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轮轨的真实尺寸外形,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滑移过程中轮轨摩擦生热的二维弹性接触模型。该模型选取轮轨单元为热结构耦合单元,利用瞬态热分析求解器对摩擦热进行计算。该模型考虑轮轨间的热传导率和表面换热系数,通过仿真分析摩擦生热的基本现象,以及不同的速度、滑移率和摩擦系数对轮轨表面温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轮轨温度和等效应力主要表现在轮轨表面,且受限于轮轨深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和等效应力逐渐减小;但随着速度、滑移率和摩擦系数的增加,轮轨表面的温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研究工作的开始,能否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达到铁路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是关键所在。从铁路和城市互动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铁路贯穿的区域城市分布、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站点特点等,提出了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和新城区两种商业定位方法以及站点开发的3种方式,即:结合车站本体的综合开发,枢纽上盖综合开发,车站周边地块开发。通过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指出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应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在逐步探索中科学有序推进,对国内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的推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CrNb轨钢与PD3、BNbRE轨钢组织和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U74普通碳素轨的基础上,增加Si含量,调整C、Mn含量,加入合金元素Cr、Nb,设计出CrNb低合金钢轨钢。研究了该钢轨钢与PD3、BNbRE钢轨钢组织和性能差异。重点比较了3种轨钢的CCT曲线,加热温度与奥氏体晶粒及冲击韧性之间的关系,热处理前后的珠光体片间距,奥氏体晶粒度及其有关性能,并对Cr、V、Nb在轨钢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CrNb轨钢的强度与PD3、BNbRE轨钢基本相当,CrNb轨钢淬透性明显好于其他两种轨钢。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转向架的性能安全和经济运行,研制了新型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基于铁道车辆转向架的特点,介绍了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的测试原理、主要结构、功能等,进行了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的机械系统、液压及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铁道车辆转向架的三向刚度同时测定及几何结构尺寸参数测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甬江特大桥为国内首座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钻石形索塔高177.91 m。通过建立索塔与下横梁同、异步施工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同、异步施工对索塔受力状态及线形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同、异步施工的索塔受力及线形略有差异,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异步施工较同步在工期上有较大优势。根据对比分析及南岸索塔工期滞后的实际情况,甬江特大桥南北岸索塔分别采用了塔梁异步与塔梁同步的施工方法,最后实现工期的同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轨道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弹性支承块式轨道与隧道底板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考虑隧道底板变形方式、最大变形值、沉降槽宽度等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轨道结构的变形和内力、钢轨与道床板的脱空、道床与隧道底板的脱空。结果表明:由于支承块、道床板、隧道底板之间连接力弱,隧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可能引起支承块与道床板、道床板与隧道底板间的脱空;钢轨对道床板的约束作用不明显,道床板与隧道结构存在变形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道床板自身的刚度;隧道底板最大变形发生在道床板变形缝处时,相比于发生在道床板中部,钢轨与道床板更容易产生脱空;沉降槽宽度越大,轨道与隧道结构的差异变形越小,而轨道结构内力随沉降槽宽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实际工点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道床板与隧道底板脱空量为0.8 mm,与实测脱空量1.1 mm相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